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苏科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55256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苏科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1、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答案写在表格中123456789101、徐州城区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高空抛物却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A弹性势能 B重力势能 C体积 D阻力2、滑雪运动员从山顶加速下滑的过程中,他的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C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3、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4、在探究动滑轮机械效率大小因素

2、实验中,多次改变物重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A减小摩擦 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5、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内陆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较大,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A.水的密度小,沙的密度大 B. 水的比热大,沙的比热小 C. 水吸收的太阳能少,沙吸收的太阳能多 D.水传热慢,沙传热快6、如图,汽油机处于工作过程中的某个冲程,对此冲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7、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刀在砂轮的高速

3、摩擦之下溅出火花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8、如图所示,电路元件及导线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S1、S2,则 AL1不能发光,L2能发光BL1能发光,L2不能发光CL1 L2都能发光 DL1 L2都不能发光9、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C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D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10、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多次实验表明: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以下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及分析错误的是A水比煤油的比热容

4、大B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是为了水和煤油受热均匀C实验中可以不使用温度计,让水和煤油都沸腾后再比较加热时间D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二、填空(每空一分,共20分)11、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于2013年8月在南京举行。2013年5月8日上午10点20分许,通过万古老的钻木取火方式,在几分钟内采火成功,这个过程中_能转化为_能,此过程是通过_方式改变内能的。1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15 N的物体匀速提高0.5m,拉力F为10N,则有用功为 J,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若增加所提物体的重力,滑轮组机械效率 (变大变小不变)(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13、农作物

5、的秸秆可以回收加工制成秸秆煤。完全燃烧0.5kg的秸秆煤可放出 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被质量为20kg,初温为200C的水吸收,可使水温升高到 700C,则水吸收了_J的热量,此时烧水效率为 已知q秸秆煤=2.1107J/kg,C水=4.2103J/(kg 0C)。14、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两次实验中,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时的场景如下图左所示,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来比较小球动能大小的,图中错误的操作是 。改正后进行实验,发现木块会从木板右侧滑出,则可以通过(选填“增大”或“减小”)木块的质量来加以改进。15、图右是玩弹弓的情景。经验表明,橡皮筋拉得

6、越长,同样的“子弹”射得越远,这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_有关;橡皮筋把“子弹”射出是 能变为 能。16、如图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8A,则通过L1的电流 A,通过L2的电流为 A。17、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 (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这种液体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 J三、解答题(18题4分,19、20每题6分,21、22、23每题8分,共40分)18、按要求作图(

7、每图2分)(1)如下图左所示,要用最省力的力提升重物,请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2)如下图右图,使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要求:两灯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导线不能交叉19、今年5月18日,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对可燃冰实现安全可控开采。1m3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150m3天然气,已知q天然气=21l07J/m3,c水=42l03J/(kg)。求:(1)1m3可燃冰释放出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是多少?(2)若上述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将多少kg的水从20加热至95? 20、工人用图示装置在10s内将质量为45kg的货物匀速提升2m,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120W。(g取10N

8、/kg)求:(1)有用功;(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1学习了机械效率知识后,全班同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A.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B.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跟斜面的长度有关; D.跟物体的重力有关。小刚同学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下表反映了他的探究过程。 实验次数斜面倾角斜面粗糙程度物重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S/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30粗糙10.50.710.50.730稍光滑10.50.610.58345粗糙10.70.910.978(1)请你替小刚在上

9、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小数位参照表中相关数据)。(2)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_(填写字母)。(3)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大”或“小”)。(4)若要验证猜想D,应控制斜面的长、斜面的倾斜程度和_不改变。22、如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 _ _ _;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_ _。(2)在两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个玻璃片,

10、发现装_(沙子/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高,原因是_ _ _。 玻璃片水玻璃片沙子23、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风寒温度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走在街上,穿着的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这时突然起了一阵大风,顿时感觉周身寒冷,这就是风寒效应风寒效应会影响人们对冷的感觉,导致人体感觉的温度与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别原来,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通过皮肤红外辐射、接触传导热量、冷热空气对流和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当无风时,在人体皮肤和周围空气之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当刮风时,稳定的空气保温层不断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

11、、越多,人也就感觉越寒冷科学家提出用风寒温度描述刮风时人体皮肤感觉的温度并通过大量实验找出了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下表是在气温为5时,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风速(km/h)010203040风寒温度()531-1-3(1)风会使人感觉更寒冷的原因主要是加强了下列哪种散热方式(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汗液蒸发(2)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散失热量4.2105J,如果人体没有产生相应的热量,则体温将下降_人体的比热容取4.2103 J/(kg)(3)利用表格给出的数据作出风寒温度风速图像(4)当气温为5,风速为35km/h时,地面的水会结冰吗?答:_ _.参考答案:1、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2、)答案写在表格中12345678910BCCDBACBCC二、填空(每空一分,共20分)11. 机械 内 做功 12. 7.5 75% 变大13. 1.05 2.6 40%14. 距离 木块没有放在相同的位置 增大15. 弹性形变 弹性变 动16. 0.8 0.8 17. 甲 2.1J 4.2J 三、解答题(18题4分,19、20每题6分,21、22、23每题8分,共40分)18. 19. (1)1的可燃冰可以释放130的天然气 =V9=1502.1J/=3.15J 答:放出来热量约为20.21. (2) B (3) 大 (4) 粗糙程度22. (1)沙子的比热容比水小 受热均匀 (2)水 水蒸气 液化 放热23. (1)C (2) 2 (4) 不会认识不够深刻全面,没能做到内心外行,表率化人。对照党章和焦裕禄等先进模范典型,感觉自己对党性锻炼标准不高、要求不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