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防洪规划文本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61855110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77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城防洪规划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南京城防洪规划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南京城防洪规划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南京城防洪规划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南京城防洪规划文本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城防洪规划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城防洪规划文本(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城市防洪规划南京城市防洪规划文本文本 (20132030)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总则 1 第二章 防洪情势 3 第三章 规划目标与总体布局 .5 第四章 防洪工程规划 8 第一节 流域性防洪工程 . 8 第二节 主城防洪工程 9 第三节 东山副城防洪工程 . 9 第四节 仙林副城防洪工程 10 第五节 江北副城防洪工程 10 第六节 其他防洪规划意见 11 第五章 排涝工程规划 13 第一节 主城排涝工程 .13 第二节 东山副城排涝工程 13 第三节 仙林副城排涝工程 14 第四节 江北副城排涝工程 14 第五节 其他排涝规划意见 15 第六章 非工程和管理措施规划 . 17 第七章 规

2、划实施与保障措施 . 19 第八章 附则 20 1 第一章第一章 规划规划总则总则 第第 1 条条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城市防洪减灾体系, 保障南京城市防洪除涝安全及经济社会健康 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中华人民共和 国防洪法 ,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城市防洪建设的方针政策和部署,编制南 京城市防洪规划 。 第第 2 条条 规划作用规划作用 南京城市防洪规划提出了南京中心城区防洪减灾的规划目标、工程布局 和措施要求以及新城、新市镇、重要基础设施等规划意见,是本市城市防洪建设 和防洪管理的基本依据。规划范围内涉水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应符合本规 划的要求

3、。 第第 3 条条 规划指导思想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理念,综合考虑洪水防御、内涝防治、市政建设和 环境改善等需求,合理确定城市防洪标准,优化防洪工程布局,科学安排工程与 非工程措施,统筹推进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城市防洪减灾体系, 为南京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第第 4 条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2012 年。 规划水平年:近期 2020 年,远期 2030 年。 第第 5 条条 规划规划基本基本依据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 3、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国发201336 号) ; 4

4、、 加强城市防洪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水规计2011649 号) ; 5、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 (国函2012220 号) ; 6、水阳江、 青弋江、 漳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 (2001 年修订) (水规计 2004 313 号文) ; 2 7、 滁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2004 年修订) (水规计2006560 号文) ; 8、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 (发改地区2013814 号) ; 9、 江苏省防洪规划 (苏政复201121 号) ; 10、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 。 第第 6 条条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 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市域城镇等级体系相

5、对应。 中心城区:由主城和东山、仙林、江北三座副城组成,规划面积 834km2; 防洪规划考虑水系地形连续闭合需求,在城市规划基础上适当外延,规划范围总 面积 974km2。 新城(9 座) :龙潭、汤山、禄口、板桥、滨江、桥林、龙袍、永阳、淳溪。 新市镇(34 座) :竹镇、马集、冶山、程桥、葛塘、金牛湖、横梁、马鞍; 汤泉、永宁、星甸、石桥、乌江;江心洲、八卦洲、麒麟;谷里、横溪、湖熟、 淳化、秣陵;柘塘、和凤、石湫、洪蓝、白马、东屏、晶桥;漆桥、阳江、砖墙、 固城、东坝、桠溪;其中,麒麟新市镇纳入麒麟科技创新园。 重要基础设施和园区:禄口国际机场、马鞍国际机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 麒麟科

6、技创新园。 3 第第二二章章 防洪情防洪情势势 第第 7 条条 自然自然条件条件 南京地处长江、秦淮河、滁河及水阳江下游,是典型的“洪水走廊”;市域范 围内丘陵岗地、 平原圩区交错分布, 城市建成区及重要基础设施等大都滨江临河, 地势平坦,一般低于江河洪水位。本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年际及年 内变化大,汛期容易出现突发性、灾害性的暴雨。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使得南京城市常面临洪涝灾害频发的情势,决定了城市防洪排涝任务的艰巨性。 南京也是全国 31 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 第第 8 条条 历史洪涝灾害历史洪涝灾害 长江洪水和本地暴雨是南京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其中,本地暴雨遭遇 长

7、江洪水易产生较大洪涝灾害。据统计,南京历史上平均每 8 年发生一次洪灾。 1954 年长江中下游发生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洪水,下关最高潮位 10.22m(吴淞 高程, 下同) , 南京沿江两岸受灾严重; 1991 年秦淮河和滁河流域发生较大洪水, 并与长江洪水遭遇,秦淮河东山站水位 10.74m,滁河晓桥站水位 12.63m、六合 站 10.47m,均为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值,秦淮河和滁河下游地区受灾严重。此 外,秦淮河 1969 年、滁河 2008 年也发生大洪水,由于未与长江洪水遭遇,洪涝 灾害主要发生在中上游区域。 第第 9 条条 现状防洪现状防洪排涝排涝能力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 在流域性河

8、道防洪治理的基础上,南京市逐步开展了城市防 洪工程建设,尤其是 1991 年以来,进一步加强了城市防洪和排涝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工程管理和洪涝调度管理,防洪减灾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初步适应了城市发 展要求。 流域防洪:长江河势总体相对稳定,堤防基本达到“长流规”标准;秦淮河干 流段基本达到 50 年一遇, 下游城区段堤防达到 50100 年一遇挡洪标准; 滁河干 流段基本达到 1020 年一遇,六合城区堤段基本达到 2050 年一遇挡洪标准。 城市防洪:主城区防洪标准基本达到 100 年一遇;江宁、浦口城区约 50 年 一遇,六合城区、仙林地区、溧水城区、高淳城区及南京化学工业园达 2050 年

9、一遇。 4 城市排涝:主城区排涝标准基本达到 1020 年一遇;江宁城区基本达到 10 年一遇;浦口、六合城区及仙林地区约 510 年一遇。主城、东山、仙林、江北 副城排涝模数分别达 3.16 m3/skm2、3.06m3/s.km2、2.25m3/skm2、1.32m3/skm2。 第第 10 条条 薄弱环节与薄弱环节与存在存在问题问题 1、流域性防洪工程尚未全部实施。长江局部岸段河势不稳,部分堤防仍需 进一步加固提升;秦淮河、滁河下游河道行洪能力不足问题仍较突出,干支流堤 防加固及河道拓浚等工程未实施到位。 2、现有城市防洪工程布局不尽合理,与发展需求差距较大。现有城市防洪 工程主要集中在

10、老城区,且以堤防为主,城市建成区及规划范围已显著扩大,新 扩大区域的防洪工程基础薄弱,迫切需要完善工程布局,建立健全与发展相适应 的防洪工程体系。 3、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偏低。按国家现行规范,南京主城和副城防洪标准应 分别达到 200 年、100 一遇,城区排涝要达到 20 年一遇,远高于现有标准。随 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生洪涝灾害将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为保证城 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建立高标准的防洪减灾体系。 4、防洪排涝设施功能单一,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现有设施单纯以 “防、挡、排”为主,缺乏综合效益,与城市人居环境改善要求不相适应。同时堤 防、闸泵仍存在着渗漏、失稳等安全

11、隐患。 5、防洪非工程及管理措施相对薄弱。防洪排涝“条块分割、多龙管水”,管 理效率较低;管理基础设施不健全,信息化现代化程度不高;依法管理缺乏强有 力措施;工程分级建设与管理、资金投入、防洪影响补偿等尚未形成良性运行机 制;洪水风险管理尚未起步。 5 第三章第三章 规划规划目标目标与与总体布局总体布局 第第 11 条条 规划规划目标目标 在进一步完善长江、秦淮河、滁河流域防洪体系及城市防洪布局的基础上, 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优化防洪排涝调度管理,构建与南京经济社会发展 相适应的“安全保障可靠、生态景观良好、运行调度高效”的现代化城市防洪减灾 体系,全面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确保人民生命

12、财产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行。 2020 年近期目标:实施长江、秦淮河、滁河等流域性河道骨干工程,加强城 市防洪排涝薄弱及关键环节工程建设,并配套完善非工程及管理措施,基本形成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城市防洪减灾体系。 2030 年远期目标:进一步完善骨干工程及节点工程建设,系统开展支流河 道治理,全面提升和巩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完善非工程及管理措施。全面 形成高标准现代化城市防洪减灾体系。 第第 12 条条 规划标准规划标准 1、防洪标准防洪标准 主城:200 年一遇,山洪防治标准 50 年一遇。 副城:100 年一遇,山洪防治标准 20 年一遇。 新城:50100 年一遇,山洪防治标准

13、 20 年一遇。 新市镇:2050 年一遇,山洪防治标准 10 年一遇。 重要基础设施和园区: 100 年一遇,山洪防治标准 20 年一遇。 2、排涝标准排涝标准 排涝河道及泵站:20 年一遇,特别重要地区(CBD、机场、大型变电站、 立交桥、隧道等)50 年一遇或以上。 排水管网:建成区 13 年一遇,新建地区、重要地区 35 年一遇,特别重要 地区 10 年一遇或以上。 3、流域性河道防洪标准流域性河道防洪标准 长江:达到整体防御 1954 年型洪水的标准,即“长流规”标准,对应下关站 防洪设计水位 10.60m,考虑台风影响为 11.10m。 秦淮河:流域整体 50 年一遇,主城区 20

14、0 年一遇,东山副城 100 年一遇; 6 秦淮东河实施后,东山站 100、200 年一遇洪水位分别为 11.35m,11.60m。 滁河:流域整体 20 年一遇,江北副城 100 年一遇;八百河撇洪道实施后, 六合站 50、100 年一遇洪水位分别为 10.50m、10.80m。 4、堤防堤防标准标准 堤防级别:中心城区内长江、秦淮河、秦淮新河、规划秦淮东河、滁河及马 汊河堤防级别为 1 级,支流河道堤防级别为 2 级,其它河道堤防级别按规范规定 确定。 堤顶超高:长江堤防堤顶超高不小于 2.0m,秦淮河、秦淮新河、滁河干流 及马汊河堤防堤顶超高不小于 1.5m,其它河道堤防按照规范要求计算

15、选取。 第第 13 条条 总体布局总体布局 按照构建城市防洪减灾体系的总要求, 根据南京自然地理条件及水系洪涝特 征,统筹协调流域与城市、防洪与排涝、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之间关系,进行城市 防洪排涝总体布局。 1、流域流域防洪体系的补充和完善防洪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长江:按流域规划要求,整治南京河段新济洲和八卦洲汊道,系统加固已实 施的护岸工程,保持现有河势的稳定;结合沿江开发和城市建设,对江堤进行分 类改造和加固,进一步提升防洪能力。 秦淮河:通过新开秦淮东河、干流河道疏浚、秦淮新河扩卡清淤等措施,在 解决流域规划 50 年一遇洪水出路的基础上,控制干流 100200 年一遇水位不至 大幅度抬高,

16、提升南京主城和东山副城防洪能力。 滁河:按流域规划要求,实施马汊河、岳子河、划子口河分洪道扩挖拓浚以 及八百河撇洪道工程,并进行城区段干流河道清淤、堤防加固,提高江北副城六 合城区防洪标准。 2、中心城区中心城区防洪防洪排涝排涝工程工程布局布局 在流域防洪体系基础上,以长江、秦淮河、滁河等骨干河道为界,将中心城 区划分为 10 个防洪圈分区设防;防洪圈内部,根据地形进一步划分为 18 个排涝 分区分片治涝。 长江以南 6 个防洪圈 10 个排涝分区。主城以秦淮河为界划分为老城、新城 2 个防洪圈,以此为基础划分为城北、城南、河西、宁南 4 个排涝分区;东山副 7 城以秦淮河为界划分为东山、秣陵 2 个防洪圈,以此为基础划分东山、科学园、 百家湖、九龙湖 4 个排涝分区;仙林副城以九乡河为界划分为仙林东部、仙林西 部 2 个防洪圈,以此为基础划分为仙林西部、仙林东部 2 个排涝分区。 长江以北 4 个防洪圈 8 个排涝分区。江北副城以滁河、马汊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