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7_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实验__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1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54730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7_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实验__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1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7_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实验__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1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7_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实验__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1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7_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实验__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1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7_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实验__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1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7_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实验__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1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实验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1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1)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_。(2)若该种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_、_。这时,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3)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了进化?_。原因是_。(4)由此可知,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进化的原材料由_提供,是否发生进化决定于_,进化的实质是_。2 果蝇的自然群体中,第染色体的变化很多,现在把第染色体有变化的

2、纯合子列在下面表中,试分析说明下列问题:果蝇的第染色体的各种类型在不同温度中的生活力。第染色体的各种类型25.5 21 16.5 标准型100100100A9998100B958987C92109109(1)从表中可以看到,在不同温度中,第染色体的不同类型的生活力_。(2)在25.5 中,_的生活力最好。在21 中,_的生活力最好。在16.5 中,_的生活力最好。(3)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3 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1)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_和_。(2)若该植物自交,F1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_和_,这时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和_。(

3、3)依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是否发生了进化?_。(4)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进化的原材料是由_提供的,进化的实质是_。4 棉铃虫对棉花、玉米、大豆、花生和蔬菜等作物有严重危害。Bt棉花体内合成的一种蛋白质晶体能杀死棉铃虫幼虫。研究人员发现:单独种植Bt棉花和将Bt棉花与多种其他作物混合中皆能降低棉铃虫的数量,但随着种植年份的增加,混合种植区域棉铃虫群的抗性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单独种植Bt棉花区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植Bt棉花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B棉铃虫与上述多种作物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C Bt棉花和混合种植的作物之间存在着竞争和互助关系D混合种植将导致棉铃虫抗性基因的突变频率显

4、著降低5 人类中有一种致死性疾病,隐性纯合的儿童lO岁以前可导致全部死亡,而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为正常。已知在一个隔离的群体一代中,该基因a在成人中的频率为0.01。如果群体中随机婚配和没有突变发生的情况下,在下一代的新生儿中杂合体(Aa)的频率会是()A0.0198 B0.0099 C0.198 D0.00016 普氏野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据兰州晨报报道,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精心挑选出了两个家族的25匹普氏野马被放归到保护区中。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野马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B野外的普氏野马有助

5、于保护恢复力稳定性的增强C野外的普氏野马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其某些基因的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D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生殖隔离7 人工养殖了一群鸡,下列措施不会造成该鸡群基因库发生变化的是( )A淘汰鸡群中体质较弱的个体B从外地引进新的品种加入鸡群C将该鸡群置于条件与原来不同的环境中饲养D让该鸡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繁殖后代8 下列说法不支持共同进化观点的是( )A有长着细长花丝的兰花,就必然有同样长着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昆虫B通过捕食关系猎豹跑得越来越快,斑马的逃生动作越来越敏捷C随着最早光合放氧生物蓝藻的出现,地球上有了氧气,这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和进化提供了前提D不同物

6、种的进化是互不干涉、彼此孤立的9 下列因素中,一般不能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是( )A自然选择B.新个体迁入C.基因突变D.随机交配10 某大型封闭种群中基因型为AA个体占30%,A占60%(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则( )A自交三代后种群中A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随机交配三代后种群A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自交三代后种群中AA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D随机交配三代后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不发生改变参考答案:1 答案: (1)55%、45%(2)42.5%32.5%55%、45%(3)没有发生进化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4)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基因频率的改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以及基因频

7、率的算法。由题知Aa基因型的个体占50%,假设该群体由100个个体,则A基因的总数30250110,100个个体含有A、a基因的总数1002200,所以A的基因频率110/20055%,则a基因频率45%。若该植物自交,自交后代产生基因型比例为:AA30%1/450%42.5%;aa20%1/450%32.5%;Aa1/250%25%。同法可求出: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100%55%,a45%。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前后代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说明生物没有发生进化。可见,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选择材料,生物进化的实质实际上就是基因频率的变化过程。2 答案: 1)不同(2)标准

8、型CC(3)少数有利的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突变的有利与否,随所处的环境而异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浓度中,第染色体的不同类型的生活力不同。在25.5 中标准型的生活力比变异类型 A、B和C都来得好,但在21 和16.5 中,变异类型C的生活力就比标准型好。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概括成以下两点:(1)有极少数的突变是有利的,可以作为进化的原始材料。(2)突变的有利与否,随所处的环境而异。3 答案: (1)55%45%(2)42.5%32.5%55%45%(3)没有进化,基因频率没有改变(4)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解析: 4 答案: D

9、解析: 混合种植时不导致抗性基因的突变率发生改变,只是改变了选择的条件。5 答案: A解析: 成人中基因a频率为001,则成人中A基因频率为0.99,则后代中按雌雄配子组合方式计算,含A和a基因的配子有2种组合,即20.990.01-0.0198。6 答案: C解析: 基因突变是在某些诱变因素的诱发下发生的,不能判断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放归普氏野马,增加了物种的种类,保护区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在自然选择的情况下,不适应环境的普氏野马被淘汰,导致某些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根据题干信息不能判断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之间发生了生殖隔离。7 答案: D解析: 基因库包括种群内所

10、有个体的全部基因。所以只要有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种群进行定向选择,使部分个体被淘汰,或加入新品种都会导致基因库发生变化。8 答案: D解析: 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9 答案: D解析: 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基因突变等都是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而同一群个体间的自由交配不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D正确。10 答案: C解析: 由于此种群是大型封闭种群(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所以种群基因频率无论是自交还是随机交配,种群的基因频率都不会改变,A、B错误;自交若干代,纯合子不分离,杂合子后代则同时形成等量AA,aa,如此A基因频率不变,但AA比例不断增加,C正确;随机交配达到遗传平衡,每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D错误。认识不够深刻全面,没能做到内心外行,表率化人。对照党章和焦裕禄等先进模范典型,感觉自己对党性锻炼标准不高、要求不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