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004(简约本)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854394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004(简约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美学-004(简约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美学-004(简约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美学-004(简约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美学-004(简约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004(简约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004(简约本)(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中国传统审美范畴,第一节 中与和 中与和,来自儒家哲学。 中,即中道,就是“正”。 论语孔子对于两个学生的评价: “师也过,商也不及。” “过犹不及”,推行中庸之道,合于仁之道。 “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具体表现举例: 颜色:中正的颜色是红色。“恶紫之夺朱也” 音乐:喜韶乐、武乐,恶郑声。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 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服装、车子:,诗歌: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在鲁国欣赏音乐的评价:勤而不怨 忧而不困 乐而不淫 哀而不愁

2、荀子: 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 事行失中谓之奸事。 诗声 ,中声之所止也。,周易 “天人合一” “阴阳相济” “执两用中” 不偏不倚,惟取中正。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礼记中庸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儒家的“中” “里仁为美” 由人而仁 外化为礼 内在情感与外在行为的尺度 重视善的美,重视内在的美,重视含蓄的美,重视中节的美,重视有序的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中国传统文化中说的“天”有多种涵义: 一指物质之天,即与地相对的天; 二指主宰之天,即皇天上帝,有

3、人格的天、地; 三指运命之天,指人生中无可奈何的“命运”; 四指自然之天,指自然的运行; 五指义理之天,即宇宙的最高原理。,第一节 中与和,二、和 和:寓杂多于统一的动态过程,协调,和谐。 由音乐要求音声和谐而提出的。 “和”不等于“同”。亦非混和、乌和。,陈望衡: “和”的含义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杂多的统一; 对立因素的统一; “化合”; 健康生命的形态,兴旺发达的形态,幸福美满的形态。 有序的和,有生命的和,有创造力的和。,第一节 中与和,守中用和。 “和”是“中”之体,“中”是“和”之魂。 荀子的乐论 音乐的“和”的社会功用 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则莫

4、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和以成文,所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第一节 中与和,秦汉之际的儒家经典礼记经解谈到“温柔敦厚”: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第一节 中与和,道家的“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说,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5、。,“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要求恢复到人的自然本性,像“婴儿”那样天真无邪,素朴无瑕。,第二节 气与韵,一、气 气 中国古代哲学的特有概念。 天地万物的本体是“气”。气分阴阳。 荀子: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第二节 气与韵,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生象而乱生焉;正声感人而正气应之,顺气成象而治生焉。 庄子人间世: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惟道积虚。虚者,心斋也。,第二节 气与

6、韵,淮南子原道训: 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 王充论衡: 阴气生为骨肉,阳气生为精神。,第二节 气与韵,魏晋的曹丕真正在美学意义上使用了“气”这一概念。 典论论文“文气”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第二节 气与韵,文气:包含风格,又大于风格,人的精神境界、生命力、创造力在艺术中的体现,是一种气度、品格。不可以传承。 钟嵘诗品序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才有庸俊,气有刚柔。,魏晋南北朝: 陶潜诗 顾恺之画 王羲之字,第二

7、节 气与韵,刘克庄 “韩退之尝云: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则物之浮者小大皆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此论最亲切。李、杜是甚气魄,岂但工于有韵者及古体乎?” 东坡“气高天下”,二、韵 韵,本指诗歌的声韵、音韵。 刘勰文心雕龙律声“异声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魏晋南北朝 “风韵”人的个性、情调。,南朝画家谢赫“气韵生动” 明代王世贞 人物以形模为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乃为合作。若形似无生气,神采至脱格,皆病也。,南北朝钟嵘诗品“理过其词,淡乎寡味。” 宋人范温“有余意即为韵。” 绘画,取之象外; 音乐,声外之音; 诗文,言外之意。 韵味

8、味外之旨,严羽沧浪诗话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艺术作品性是简淡,以求韵味。例如宋代诗文崇尚平淡、简约。 梅尧臣“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 欧阳修“古淡有真味” 苏轼“妙在笔墨之外”,清代王士祯“神韵” 不选李、杜诗入唐贤三昧集,雄浑有余,冲淡不足。 只欣赏“冲淡、自然、清奇”三品。,第三节 意 境,意境 中国美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体现中国艺术特质的核心范畴。 一、“意境”论的形成与本质,初唐 王昌龄 诗格 诗有三境:一曰物镜。欲为山水时,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极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镜于心,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

9、,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物境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 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 “坡暖冬生笋,松凉夏健人” 情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意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刘禹锡 境生于象外 司空图 知味外之旨 叶朗 境 自然或人生的图景。是元气流动的造化自然。,宗白华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意境:映现着创作主体全部生命感受的、人与自然浑然交融而产生的艺术生命空间。,二、王国维的“境界”论,人间词话第一次把“意境”作为中国美学核心范畴提出并做了专门的研究。 诗 词 境

10、界: 境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首先,将意境的有无、深浅作为衡量文学品格的最高标准。 词以境界为最上。 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其次,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第三,创作主体的情感之“真”。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第四,境界有大小之分。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风鸣马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第五,隔与

11、不隔。针对情与景而发。,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评元杂剧 “元剧之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敝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王国维的境界论,沿袭了传统诗论的感性化点评特征,古典美学的总结性著作,最具创造性精品之一。,第八章 艺术与审美,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一、什么是艺术? 艺术观两种: 一是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 一是艺术是对心灵的表现,摹仿: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文艺复兴 艺术是镜子 达芬奇 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经常把所反映事物的色彩摄进来,面前摆着多少事物,就摄取多少形象。,

12、19世纪 法国自然主义 现实主义 车尔尼雪夫斯基 美是生活 我国 现实主义传统,表现说: 柏拉图 迷狂说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浪漫主义 20世纪以来,表现派 黑格尔 康德 艺术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克罗齐 艺术即直觉,即表现 知识:逻辑的,直觉的 艺术就是以直觉为特征的心灵的综合活动。意象、情感。 科林伍德 艺术直觉的非理性 巫术(有预期目的的,为激发某种情感而产生的艺术); 艺术,贝尔 艺术即“有意味的形式” 苏珊朗格 艺术是运载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思想。 关于艺术: 1、每一种艺术都具有自己的独特的感性形式。,2、我们欣赏艺术时与艺术作品的关系是审美的关系。 艺术是一种诉诸人类感观的审

13、美形式,它运载人类的情感,表现人类的生活,慰藉人类的心灵,提升人类的精神,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和休养地。,二、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 1、初起,艺术与技艺、与实用的不可分。 “艺”通过教育与训练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2、艺术的独立门类: 诗歌、小说、音乐、舞蹈、绘画等。 (纯艺术),3、18世纪 ,欧洲才有了 优美艺术 与实用艺术的区别。 4、艺术与实用、审美与功利仍然并存。 5、现代艺术的各种奇异形态 行为艺术、人体彩绘等。 谭盾的音乐。,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 艺术 雅俗共赏 表现与沟通 人类共同的器官情感与心理 审美个体:审美活动 真诚、质朴,第二节 艺术接受,一、当代西方艺术中的美学问题 审美实

14、现 艺术品 具有潜在审美价值的形式 审美主体即艺术接受的重要性。 接受美学,20世纪的布拉格语言学派、现代解释学派: 德国哲学家 狄尔泰 解释 理解 人文学科 艺术是人类理解生命的器官,审美主体对艺术的体验,就是人对自身生命和价值的认识。,布拉格语言学派: 莫卡罗夫斯基 作为社会事实的审美功能、规范和价值 索绪尔 结构主义语言学 艺术 能指(符号) 所指(内容与意义),禅宗 “迷人从文字中求,悟人向心而觉” 楞严经的指月之喻 艺术 所指 能指 审美活动才能实现其审美价值,20世纪现象学派: 英伽登 艺术作品不是自足的客体,而是一种存在许多“未确定点”的“多层次结构” 需要欣赏者的创作活动,具体

15、化,即按照它的有效特性去重建作品。 多样化,海德格尔 前结构 指审美接受主体因其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文化和语言环境中,这些特定的历史、文化语言,就构成了理解的一种“先行”掌握,成为对审美对象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前提。 伽达默尔 一部艺术作品不断被理解和阐释的历史。,20世纪 60年代 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派) 创作者-作品-接收者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影响很大。,二、艺术的形态与审美,1、诗歌 最早的文学样式,形式美: 音乐性(音节 音律) 回环往复的吟咏 格式 意象: 情感 情景交融 理趣 意境 经得住咀嚼,2、小说,讲故事 叙事文体 红楼梦 语言既糅合满汉文明,又熟悉贵贱两端。 庚辰本第五十回“鸦没雀静” 第四十回刘老老说酒令时声明:“我们庄户人家不过是现成的本色“,众人拍手赞之“还说你的本色“吧。,情节与人物 生动、独特 例如孙悟空 牛魔王赶上孙大圣,只见他肩膊上掮着那柄芭蕉扇,怡颜悦色而行。,叙述方式: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莫言红高粱,博尔赫斯 阿根廷小径分叉的花园,3、戏剧,戏剧 人类以人自身为媒介演绎人自身的故事的形式 动作(台词 形体) 完整 舞台空间艺术 ( 木偶戏 皮影戏 ),剧本 演员 导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