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介绍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853995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介绍(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介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陈向明,内容要点,一、重要概念定义 研究、定量研究、质性研究、行动研究等 二、质性研究方法介绍 1、特点和作用 2、举例说明 3、实施要求总结,1、重要概念定义,请思考并回答 什么是“研究”?,“研究”的定义,广义:对有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 狭义: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技术,对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以经验事实为依据,并将其上升为一般理论(?),如何找到自己的研究问题,了解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 阅读文献,了解学术界的研究传统和新近发展 发掘自己个人的兴趣、经历和立场 参加相关学术活动 咨询指导教师 与同学和社会人士广泛交谈,问

2、题:通常涵盖了大量具体环境和私人困扰;应根据更宏观的历史与社会结构来定位问题;应坚持自己模糊的形象和构想;应具有“问题意识”,提出“真实的问题” 方法:应问是否有利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不应受方法和技巧的制约,不要迷信技术 理论:理论表达的是概念及其关系,重视概念的概括程度以及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达了一种视角、一种解释,方法和理论不是独立的:方法是针对一定问题的方法;理论是针对一定现象的理论;它们好比是你所生活的国家的语言你会说它,这并不值得夸耀,但是你不会说,那么这是件憾事,还会带来很多不便 方法和理论都是工具,其主要目的是澄清观念,简化程序;解放而非限制想象力,要掌握方法和理论,就要变成

3、自觉的思想家,了解自己研究中所运用的假设和隐含意义 如果为方法和理论所控制,则无法进行研究,不能洞察世事 每个社会科学家都必须是他自己的方法论家和理论家,必须是一名学术巧匠,学科类型与研究取向,自然科学:自然事实 社会科学:社会事实 人文科学:心灵事实,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类型,定量研究,一种运用调查、实验、测量、统计等量化的手段来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从而判断教育现象的性质,发现内在规律,检验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问题举例,1、“后进生”的家庭背景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 2、“后进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质性研究的定义,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

4、,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性研究问题举例,1、什么是“后进生”?“后进生”是如何成为“后进生”的? 2、教师、“好学生”、“后进生”是如何看待“后进生”现象的? 3、教师在课堂上是如何对待“后进生”的?其行为对“后进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两种不同的世界观,量的研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质性研究: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复杂科学,如下研究问题适合用什么方法? 1、教师的性别与其职业选择是什么关系? 2、这些教师是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的? 3、教师的学

5、历与工资之间是什么关系? 4、对这些教师而言,“教师职业”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行动研究”的定义,性质: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研究取向 研究主体:行动者即研究者,可与外来研究者合作;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 研究的目的:发现问题,采取对策,提高反思能力,改进工作 检验研究效果的标准:行动者的意识和能力是否有提高,问题是否解决,生存环境是否有改善,确认问题,总结评估,实践认识论,人的行为世界是由有思想的人自己建构的 “真实”在人的行动中最易于显现 在人际互动中更能了解人行为的意图、愿望、动机和利益考量 缄默知识: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能说的多,行动研究举例,研究者:“后进生”本人、其他同学、教师、家长、校

6、长、地区教育行政领导等 研究的问题: 1、“后进生”的现状如何? 2、“后进生”是如何成为“后进生”的? 3、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帮助“后进生”? 4、措施的效果如何?,学术研究 行动研究 描述和解释教育 改进教育 置身教育之外 置身教育之中 关于教育 为了教育 研究者自己做 行动者自己做,2、质性研究介绍,质性研究的主要兴趣 惯常社会行动(及其形态) 行动者的主观经验 影响行动和经验的条件(外在,内在) 行动者与结构的互动关系:结构二重性,质性研究的特点,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一般不使用实验方法;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悬置”前设 2、对现象进行整体、深入、动态的探究 3、注重从原始资料产生结

7、论,通过与现有理论对话,对社会规则、规范和意义形成解释性理解 4、主要用文字、图表表达研究结果 5、重视伦理道德问题,关注研究关系,重视反思,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效度,举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研究,研究问题: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何意义? 研究的背景: 1、教师的知识结构:本体性知识(学科内容);条件性知识(学科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实践性知识 2、教师自己的知识不受重视,教师缺乏应有的专业地位和专业信心 3、为什么教师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不会教书?,研究的内容,1)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2)以什么状态和形式呈现?在典型情境中如何表现?教师

8、如何思考和表达? 3)不同学段,不同学科(言语类、数理类、活动类),不同职业发展阶段(新手、有经验、专家)、不同性别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有什么不同? 4)是如何形成的?个人生活史、反思和实践共同体对其获得和发展有什么影响? 5)如何发现、提升并逐步完善?如何通过其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重新定义“专业”和“知识”?,重要概念定义,“实践”、 “知识” “实践性知识” :有能力的知识(相对于熟悉的知识、命题性知识);问题解决的知识;知道如何做的知识 “理论性知识”:被编码、固化在书本和语言概念中;普遍性、确定性、可明确表达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实际使用的、主要表现在行动中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有个

9、体的和集体的类型之分 “专业”、 “教师专业发展” “实践共同体”,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思路,合作探究,生成理解(产生新知识) 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逐步聚焦,提升分析维度 从教师的本土概念出发,贴近教师的体验,提升原生态 从教师写的案例和叙事入手 观察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 从教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入手 课题组成员写自己的教育叙事,初步分析结果,1)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要素分析 2)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机制 3)概念分析:激情,课眼,贯通力,感知力,默契,欣赏力,创造性;意象、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利用;班是班主任的影子 4)生活空间分析:三维;洋葱圈;布氏的生态环境;生活史,叙事;时间安排 5)

10、教师的语言:多种声音,复调,权威话语与内部说服性话语,调适、斗争和成为;暗辩;反思的语言;课堂语言的对话功能,6)教师的学习:经验学习;新手教师的定位;实习教师的课堂管理;提问的策略;批评和表扬 7)实践共同体(三要素:相互的承诺、共同的事业、共享的知识库;三种归属形态:直接投入、想象、联盟;学习与身份、意义、共同体的关系;参与和物化,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参与和非参与;中介和人工制品)师徒制,教研共同体,学校文化,家校合作 8)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反思:身份,参与,意义,冲突,质性研究的实施要求,选择研究对象 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目的性抽样:选取能够最大限度回答研究问题的样本(人、事、场所、实物等

11、) “代表性”不等于“典型性” 资料的饱和,抽样的标准,性别 年龄、年级 职业、专业 社会地位 经济地位 家庭背景、婚姻状态 学业表现、工作业绩 。,抽样的原则,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选择抽样标准;研究的问题决定了研究对象的类型,需要限定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边界 由于样本比较小,必须放弃一些不重要的标准,而选择最重要的标准,即与研究问题最相关的标准,并对其重要性进行说明,数量多不应作为抽样的标准(如:女生玩网络游戏的比较少,因此选择男性) 质量高也不应该作为抽样的标准(如:选择该校是因为办得好,有特色) 需要说明为什么不选择某些标准,特别是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职业、专业,典型

12、个案抽样(如一名普通的校长) 极端案例抽样(如:课业负担重的学校) 最大差异抽样(如:人际交往顺利和不顺利的人) 同质抽样(如:单亲家庭的学生),抽样的方式,漏斗式抽样 滚雪球抽样 机遇式抽样,定期定点穿行 目的性随机抽样 综合抽样 方便抽样(下策),收集资料的方法,访谈 开放半开放 正式与非正式 直接与间接 个别与集体 设计访谈提纲 研究问题访谈问题现场实际使用的问题 前设与生成(探究背后的认识论、前见和盲点;做被访者),访谈注意事项,如何既让对方自由畅谈,同时能将对方的思路定位在自己的研究框架内? 如何真正了解和理解对方? 真诚 + 关注 + 敏锐 智力上的挑战不等于态度上的挑衅 如何做到

13、“聪明的(智慧的)无知”?,观 察,开放半开放 参与式与非参与式 设计观察提纲 设计观察表,常用观察表举例,分类更加细致的观察表,实物分析,文本、历史记录、传记、文化物品 实物分析的作用 确定需要收集的实物 设计实物收集清单 对实物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人种志:设计问题单,资料单,探究方向;场地、场景、场域、社会系统 投射技术:看图说话,讲故事;情境想象;常规的破坏(理解来自误解);看录像后评论;写词语并排序 参与式方法(第二型知识):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画地图,问题树,因果分析图,分析资料的路径,先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或两者同时进行? 先回到研究问题和分析框架、前人的理论还是先沉浸在原始资料

14、中? 如何在原始资料、个人知识和前人研究之间互动? 诠释学的循环: 从默会(直觉而未分化)朝向显明化(轮廓分明与分化)返回整体(重建默会理论,解释性理解),分析资料的思路,类属法:化约的思路 本土概念分析 归类描述 意象、隐喻:原则和规则,认知风格 扎根理论中的三级编码: 1)开放式:确定分析主题 2)集中式:在主题之间建立联系 3)整合式:提升出最重要主题,情境法,还原(重构)的思路 核心故事线,关键人物,事件,关系等 叙事分析、生活史、个案研究 生活空间的三个维度: 1)地点(个人所处的位置) 2)时间(过去、现在、未来连续性原则) 3)空间(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交互性原则),话语分析,社会现

15、实的语言建构 言语行为 话轮,对话分析 语言人类学 权威话语和内部说服性话语 复调,暗辩 多重声音,质性研究的有效性宣称 (Carspecken),客观的: 多元进路,“这个世界” 主观的:独享进路,“他/她的世界” 规范/评价的:协商共识,“我们的世界”,语用学视域分析,目的:重建行动者的默会理论 1)共时横轴: 水平层面的视域分析:重建客观、主观、规范、评价的有效性宣称 垂直层面的视域分析:重建前景、背景的有效性宣称 2)历时纵轴:过去、现在、未来(前理解结构),按摩的例子,行动:“这个地方疼与腰椎间盘膨出是什么关系?”(以言行事;并暗含对按摩师专长的尊重) 前景:“这个地方疼”客观宣称

16、稍后前景:“我希望你按摩这个部分”主观宣称 背景:“直接叫按摩师按某个部位是不礼貌的”规范/评价宣称 更后面的背景:“大学教师不应该有不礼貌的行为”认同宣称 共时横轴、历时纵轴互动,意义场:一个有意义的行动所包含的各种可能宣称 采取立场:意义依赖于默会地采取对方的立场,并了解对方的规则和规范 意义重建: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程序;意义的形成与存在有共享进路与独享进路、默会与外显、整体与分化之分;研究者和读者需要采取行动者和其他在场者的立场,才能获得意义的整体印象(理解是瞬间的、整体的,虽然分析是分解的),角色分析:戈夫曼 身体化的意义(表现主义) 身份认同:being, doing, becoming 社会建构主义的分析:如研究目的决定分析思路描述、批判还是改进?研究的视角为分析投上一束光:文化的、经济的、性别的、生态的、系统的;不使用学术界已有的词语,如饥饿耻感、性耻感;伤之痛还是性之耻? 资料的转化:描述(发生了什么)、分析(如何发生的)、解释(有什么意义),反思的态度,不断从他人的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