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天河区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119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53171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天河区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119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天河区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119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天河区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119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天河区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119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天河区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119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天河区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119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天河区2018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检测试题119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031.(11分)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小;用呈色反应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实验步骤】(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在下表各列的一个适当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并

2、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1234蒸馏水1.41.41.4PH7.5的缓冲液0.20.20.2纤维素悬浮液0.30.30.3微生物A提取液0.1微生物B提取液微生物C提取液0.1总体积2.02.02.02.0(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小时。(4)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试剂,摇匀后,进行 处理。(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实验结果】微生物A提取物微生物B提取物微生物C提取物颜色深浅程度【分析讨论】(1)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号试管。(2)实验组试管均呈现的颜色是 ,但深浅不同。 ( )(3)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

3、性不同。若不考虑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的差异,其可能原因是 。(4)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 。(5)从解决能源问题的角度,开发这种纤维素酶的意义在于 。答案:【实验步骤】(2)如下表(4)班氏 加热(加热至沸腾)【分析讨论】(1)4 (2)红黄色 (3)不同酶的氨基酸序列不同(不同酶的空间结构不同) (4)微生物B (5)葡萄糖可用作制取酒精的原料;用纤维素代替化石燃料(言之有理即给分) 2.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B只添加了双缩脲试

4、剂A,未添加双缩脲试剂B C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 D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答案】A【解析】蛋白质遇重金属会发生变性而凝集,如果蛋白质浓度过高,就会凝集成团而粘附在试管壁上3. I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修改或用于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2012年1月15日, 。(1)若向A、

5、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不变色的试管是_,不变色的原因是_。(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 【答案】(22分)(1)A和C(2分) C(2分) 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4分) E(2分) 酶失活(2分)()剩余的淀粉遇碘变

6、蓝(分)()在20和100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实验组,其它实验条件保持一致。以反应液和上述试剂(或答碘液或答斑氏试剂或答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指标确定最适温度。(8分) 4.(21分)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处理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甘薯还原糖含量(mg/g)22.123.325.837.640.547.454.768.945.328.6(1)由表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

7、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_。(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_。(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实验原理:_; _。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二苯胺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第四步:_.实验结果:_(4) 铃薯不含还原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_的作用,食用马铃

8、薯后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后发生的代谢变化是_。 【答案】(21分)(1)还原糖的产生是酶作用的结果,酶具有最适温度 (2)不含淀粉酶(3)实验原理: 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实验步骤:第二步:等量淀粉溶液第三步:等量斐林试剂第四步:沸水浴加热煮沸12min 实验结果:A管砖红色,B管蓝色(4)唾液淀粉酶代谢变化是:氧化分解为CO2、H2O及释放能量;合成糖元(肝糖元、肌糖元);转变成非糖物质(脂肪、某些非必需氨基酸)5(10分)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请回答:

9、(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 ,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 和 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 和 溶液。(2)用 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 。【答案】(10分)(1)双缩脲试剂 稀蛋清 淀粉酶 葡萄糖 淀粉(每空1分,共5分)(2)斐林试剂(1分)(3)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是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的溶液是淀粉酶溶液。(4分)6(5分)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

10、与结果如下: 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ABCDE来源猪血马肝蛙表皮棉花霉菌水溶性+-+-+灰分+-+-染色反应甲基绿溶液-+-斐林试剂-苏丹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注: +:有(溶解); -: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 ; B、 ; C、 ; D、 ; E、 。【答案】(5分) A、血红蛋白;B、脂肪; C、染色质(体); D、纤维素(半纤维素); E、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立意:考查考生对细胞分子组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推理与归纳以及读表获取信息等能力。 认识不够深刻全面,没能做到内心外行,表率化人。对照党章和焦裕禄等先进模范典型,感觉自己对党性锻炼标准不高、要求不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