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10讲,动机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852743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第10讲,动机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第10讲,动机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第10讲,动机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第10讲,动机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普通心理学第10讲,动机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第10讲,动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第10讲,动机(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讲 动机05-09 人行为的原因 动机的涵义、动机和需要、动机与工作效率、动机的相关理论、人类动机的种类、意志行动及其在动机中的地位,一、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动机motive的含义 “动机是起动和指导行为的因素,以及决定行为的强度和持久性的东西” “为实现一个特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着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的角度: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1、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内在动力) 2、动机的隐蔽性,人们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

2、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 如,周末学生清晨就去了图书馆 3、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 外部的诱因内部的需要目标。如,学校与儿童 只有目标成为个体的需要才可能成为动机 4、动机要求活动,活动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 生理活动 心理活动(认知行为,计划、组织、监督、决策、评估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激发有机体产生某种活动。(发动行为) 如,为了获得优异成绩而努力学习,为了获得他人的赞扬而努力学习,为了报答父母和老师而努力学习等等。 2、引导功能动机是针对一定目标(或诱因)的,是受目标引导的。 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活动指向书

3、本、课堂等; 如,在娱乐动机支配下,活动指向的目标则是娱乐设施。 如,在成就动机支配下,活动指向有挑战性的任务。 3、维持和调整功能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 不达目的势不罢休,二、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need的含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生理的不平衡:血液中的水分缺乏,有喝水的需要。血糖成分下降,有饥饿求食的需要。 心理的不平衡:失去亲人,产生爱的需要。社会秩序不好,产生安全的需要。 需要的过程: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平衡 1、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即追求某种客体。如,水;望子成龙。,2、人的需要和动物的区别? 社会性;满足手段不同;受意识的调节控制。 3、动机与需

4、要区别:(个体行为动力的源泉) 需要是有机体因缺乏而产生的主观状态,这种主观状态是一种无目标状态。 需要一旦受到目标引导就成了动机。,(二)需要的种类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得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你的需要?,(二)需要的种类 1、从起源上划分 自然需要(生物学需要):由内部生理不平衡状态起的,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配偶 社会需要:劳动、交往、成就、赞许、求知 人的自然需要受社会需要调节 2、按指向的对象 物质需要:如,日常生活必

5、需品,住房,交通 精神需要 :如,文艺作品、欣赏美、阅读报刊、看电影 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密切联系,(三)需要的结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 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有五个等级:,(三)需要的结构 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食物、水分、空气。,安全的需要safety need稳定的职业、参加保险、受保护、有秩序、免除恐惧和焦虑、婴儿无力应对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时安全需要强烈 归属和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团体并获得某种地位。,尊重的需要esteem need自尊和受到

6、别人的尊重。得到满足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在生活中更有能力、更有创造性。反之,缺乏自尊会导致自卑,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处理面临的问题。,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 actualization need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不同的人,自我实现的形式是不同的。如,带孩子的妇女和开卡车的妇女;富士康流水线上的男人和大学教授; 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 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如,落水时需要空气,而不需要爱和尊重。 在高级需(生长需要)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缺失需要)。,三、动机与行为效率 (一)动机与行为 1、同一

7、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 如,学习动机,有的是为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的是为父母;有的是为报效祖国。 2、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同一种或相似的动机。 如,为了休息,有人睡觉,有人散步,有人看电影。 2、在同一个人身上,行为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占主导地位的是主导动机;有些处于从属地位,是从属动机。 如,学习的主导动机是实现个人价值,从属动机是报答父母。 3、个体的动机往往不是受单一动机的驱使,而是他的动机体系所推动的。 4、动机与行为效果。如,为了帮父母做家务,打破了玻璃。 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moral dilemma),(二)动机与工作效率 动机太强,

8、事情反而做不好,中等动机强度解决问题最佳水平。 耶克斯道森定理操作水平和动机水平呈倒U型。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四、动机的理论 (一)本能理论instinc theory 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固定下来,不学而会的固定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如蜘蛛织网。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原动力是本能决定的,人最基本的两种本能是生的本能和死亡本能。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行为由生来固有的自我实现的潜能决定。 3、欧洲的习性学家,从本能行

9、为揭示动物行为。 印刻:小鸭在孵出后1316小时,小鸡在孵出后524小时,“印刻期”(亦可称为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 人学习游泳必须在10岁左右开始; 学习外语要从10岁前起步; 学弹钢琴的最佳期为5岁; 拉小提琴的最佳期为3岁。 ,(二)驱力理论drive theory 个体的生理需要(如食物、性、逃避痛苦的需要)引起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驱力减少理论需要产生驱力,需要得到满足,驱力减少。 无法解释: 什么力量激发了过量的强制性进食行为? 为什么一个人可以能宵达旦地工作? 为什么政治家在监狱里可以绝食数日?,(三)唤醒理论arous

10、al theory 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 1、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刺激水平和偏好之间的关系是一条倒U字形曲线; 如,人进入感觉剥夺状态后,会变得烦躁和渴望刺激。 如,人在安静的办公室待了一天,回家后喜欢听点爵士音乐,热闹一下。 如,管理300个孩子的老师回家后总想安静一会儿。 2、简化原理,重复进行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低。 如,吉祥三宝,月亮之上 3、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 有经验的个体偏好复杂的刺激,如懂音乐的人喜欢欣赏复杂的音乐。,(四)诱因理论inducement theory 针对驱力理论的缺陷(驱力理论仅仅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

11、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提出了诱因理论。 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他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 如,美食激发人进食的欲望; 如,漂亮的衣服激起购买欲望;“就缺那一个包?” 如,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人的成就需要。 有吸引力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个体回避的刺激物称为消极诱因。,(五)认知理论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信息加工)具有动机功能。 1、期待价值理论。把达到目标的期待expectancy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如,平时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 如,看见闪电期待雷声。 2、动机归因attributi

12、on理论。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中寻求行为内在的动力因素。 内部原因:能力、努力、兴趣、态度。 外部原因:任务难度、运气、外部的奖励与惩罚。,3、自我功效论self-efficacy。 班杜拉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认知变量(期待、注意和评价)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效果期待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种行为的推测和判断,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行为动机 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一项活动,属于高自我效能感;否则就是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成就动机的一个重要维度。 自我效能感建立在四种信息源基础之上:一是自己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二是替代性的经验;三是言语说服;四是

13、情绪唤醒。 4、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5、成就目标理论achievement goal theory。,五、动机的种类 (一)根据动机的性质 生理性动机:以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如,饥饿、渴、吸烟、性、疼痛、睡眠、排泄。 社会性动机: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1、成就动机 (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大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取得完满优异的成绩,以超过他人。 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希望自己搭的积木又高又稳,超过别的孩子; 一个小学生希望自己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能名列前茅; 一位青年工人希望自己在

14、技术革新中作出贡献,能得到工厂的奖励; 一位作家希望创作出反映时代重大主题的作品,受到社会的好评。,高成就动机者的主要特征:,成就动机对个体的活动有重要的作用 在两个人的智商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在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一般都要高一些。 在学校里,成就动机高的学生成绩可能较好,名次较高; 在事业上,成就动机高的职工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成就动机的高低还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 成就动机低的人,愿意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 成就动机高的人,爱毛遂自荐,喜欢担任富于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敢于自己作出决策。 成就动机是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 家庭的特点与生活方式对

15、个体成就动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父母允许孩子独立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决定做什么事情并给予奖励,将有利于孩子的成就动机的发展; 人的成就动机和权力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 推动人们去争取一定的社会、政治地位,在团体中受到尊重,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等,,2、权力动机(power motive) 人们具有某种影响和支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动力。在权力动机的支配下,人们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并有成为某一群体的领导者的愿望。 高权力动机者经常表现为对社会事业有浓厚的兴趣,在讨论问题时总是试图以自己的观点、看法去说服别人,在群体中希望处于领导地位,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比较健谈,好争论。 个人化的权力动机(

16、personalized power motive)寻求权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或利益,如,表现自己,个人威望,提高自己的地位来影响他人。 社会化的权力动机(socialized power motive)寻求权力的目的是为了他人。在行为上表现为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以个人的知识、观念去影响他人。王进喜,战士,公益人士,3、交往动机(affiliation motive)与他人建立关系 人在交往中为自己的行为吸取信息进行定向,以自己所做的同人们期待他做的进行核对,从而调节自己的需要、观念和行为,使自己在符合群体要求的情况下得到发展; 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动机 表现为:每个人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喜欢与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当这种动机促使人们满足了交往的需要时,人们会感到安全、有依靠,增加了生活和活动的勇气;相反,人们会因孤独、寂寞而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