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51195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试题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事项: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考号、座位号与本人是否一致。 2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

2、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64 Cl:35.5 Cr:52第I卷 ( 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狐刚子在“炼石胆取精华法”中作如下叙述:“以士擊(即砖坯)垒作两个方头炉,一炉中著铜盘,使定,即密泥之,一炉中以炭烧石胆(CuSO45H2O)使作烟,以物扇之,其精华尽入铜盘。炉中却火待冷”。狐刚子所取“精华”为( )H2O BSO2 C稀硫酸 DCuSO4溶液2

3、.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10 B用10mL量简量取0.50molL-1H2SO4溶液5.50mLC向铁钉上镀铜时,铁钉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D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个数为0.5NAB0.1molNa2O2与足量潮湿的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标准状况下,6.0gNO和2.24LO2混合,所得气体的分子数目为0.2NADpH=2的NaHSO4溶液中的SO42-的数目为0.01NA4海洋动物海鞘中含有种类丰富、结构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是海洋抗肿

4、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一种从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的流程如下:下列关于该流程中各步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步骤采用装置主要仪器A过滤装置漏斗B分液装置分液漏斗C蒸发装置坩埚D蒸馏装置蒸馏烧瓶镓(Ga)与铝同主族,曾被称为“类铝”,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为两性化合物。工业制备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Al、Ga均处于A族 B.Ga2O3可与盐酸反应生成GaCl3CGa(OH)3可与NaOH反应生成NaGaO2 D.碱性:Al(OH)3Ga(OH)36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K2FeO4具有强氧化性用作锌

5、-高铁碱性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B过氧乙酸(CH3COOOH)受热易分解水溶液用作生活中消毒液CNa2S2O3具有还原性纸浆漂白时的脱Cl2剂DKMnO4具有强氧化性KMnO4溶液处理过的硅藻土作果实的保鲜剂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0.5molL-1NaHSO4与0.5molL-1Ba(OH)2混合至溶液呈中性:Ba2+OH+SO42-+H+=BaSO4H2OB.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Ba2+SO2+H2O=BaSO3+2H+C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2Fe2+H2O2+2H+=2Fe3+2H2OD用两个铜电极电解食盐水:2Cl-+2H2O=2OH+

6、H2+C12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 图甲表示t1时刻增加反应物浓度后v(正)和v(逆)随时间的变化B 图乙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 HXYZBX、Y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W 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 的强DZ 分别与W、X 形成的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1)Na+(2)Ba2+(3)Cl-(4)Br-(5)SO32-(6)SO42-(7)Fe2+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步骤操作及现象(1)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大于7;(2)向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无

7、色;(3)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4)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1)(3)(5)B.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2)(4)(7)C. 可能含有的离子(1)(4)(6)D. 不能确定的离子是(3)(4)(6)14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mol HI充分分解,吸收1.25kJ热量B加入催化剂,Ea减小,H不变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HI分解率不变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HI分解率增大15

8、.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溶液的pH值随着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A102-+4H+=Al3+2H2OB.向c点溶液中滴加氨水,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A13+30H-=Al(OH)3C.cd段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 A13+3H2OD.向c点溶液中加入碳酸钠,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 A13+CO32-+3H2O =2Al(OH)3+CO216.T 时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分数与

9、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0.3 mol(Lmin)1B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 2Z(g)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17. 五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及产物略去),其中Q、M、N含有某种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Q为N2,则X可能为氢气 B.若Q为A1(OH)3,则Y可能为稀硫酸C.若Q为Fe,则Y可能为稀硝酸 D.若Q为NaHCO3,则X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18.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

10、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A向填有硫酸处理的K2Cr2O7硅胶导管中吹入乙醇蒸气管中固体逐渐由橙色变为绿色乙醇具有还原性B向盐酸酸化的Cu(NO3)2溶液中通少量SO2,然后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u2+氧化性大于H2SO4C打磨后的铝片放入Hg(N03)2溶液中片刻,用滤纸吸干后置空气中铝片发烫并逐渐长出白色针状固体汞与氧气反应放热,白色物质为HgOD向2支分别盛有相同浓度的K4Fe(CN)6和CuSO4溶液中分別滴入2滴H2S饱和溶液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产生黑色沉淀Ksp(FeS)Ksp(CuS)19研究金属桥墩腐蚀及防护是跨海建桥的重要课题。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11、用装置模拟研究时未见a上有气泡产生,说明铁棒没有被腐蚀B中桥墩与外加电源正极连接能确保桥墩不被腐蚀C中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桥墩D中海水均是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解质向27.2g 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 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 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第卷

12、( 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0分。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21.(10分).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予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变化: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少1个,B、C两种分子中的电子数均等于10。请回答下列问题:(1)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2)分析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发现B、C物质沸点反常,这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之间存在_。(3)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_。X、Y、Z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强酸W,C在适当条件下被W吸收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水溶液pH7,其原因是(写出离子方程式) 。(4)己知:Y2 (g) +2X2 (g) =2YX2 (g) H=+67.7 kJmol , Y2Z4 (g) +X2 (g) =Y2(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