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上海外贸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850658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148 大小:6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上海外贸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货币银行学-上海外贸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货币银行学-上海外贸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货币银行学-上海外贸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货币银行学-上海外贸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上海外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上海外贸(1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货币银行学,傅连康 13041618875,2,货币银行学,第一章 货币供求理论,3,第一节 货币的供给,一、货币的概念与统计 1.货币的概念 1.1.实物货币 1.2.金属货币 1.3.信用货币 2.货币的统计 2.1.M0:现金、流通货币 2.2.M1:M0+活期存款 2.3.M2:M1+定期存款,4,第一节 货币的供给,二、信用货币的创造过程 1.商业银行 1.1.原始货币 1.2.法定准备金 1.3.信用货币扩张,5,第一节 货币的供给,2.中央银行,6,第一节 货币的供给,3.货币供应模型 2.1.基础货币B:C+R 2.2.货币供应量M:C+D 2.3.信用扩张m :M/B,

2、7,第一节 货币的供给,三、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1.内生性-经济体系决定 2.外生性-中央银行独立决定,8,第二节 货币的需求,一、货币数量理论 1.费雪的货币交易说 1.1.费雪方程式:MV=PY 1.2.收入 货币需求 2.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 1.1.剑桥方程式:Md=kPY 1.2.收入、利率 货币需求,9,第二节 货币的需求,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1.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 1.1.三大动机 1.2.凯恩斯方程式:M=L1(Y)+L2(r) 2.凯恩斯理论的发展 2.1.鲍莫尔方程式:C*=(2TF/i) 2.2.托宾模型:资产组合 2.2.1.安全资产 2.2.2.风险

3、资产,10,第二节 货币的需求,三、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1.货币需求函数 2.单一规则 四、货币需求函数实证分析,11,第三节 货币供求均衡(IS-LM模型),一、简单的货币供求均衡:Ms=Md 1.内生变量条件 1.1.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 1.2.货币供给:与利率正相关 2.外生变量条件 2.1.货币需求:决定利率 2.2.货币供给:固定 二、总供求均衡条件下的货币均衡:IS-LM模型 1.基本思想 2.均衡变化,12,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基础货币 2.货币层次 3.流动性偏好 4.倒逼机制,13,复习题,二、简述题 1.简要说明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2.简要比较费雪方

4、程式与剑桥方程。 3.简要说明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14,复习题,三、论述 1.试论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2.试述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供应与扩张过程。 3.试述IS-LM 模型的经济与政策涵义。,15,货币银行学,第二章 利率理论,16,第一节 利率及利率体系,一、利率理论的发展 1.货币利息理论 1.1.约翰洛克 1.2.凯恩斯 2.实际利息理论,17,第一节 利率及利率体系,二、利率体系 1.基准利率-再贴现率 2.金融市场利率 2.1.货币市场利率 2.2.资本市场利率 2.3.投资收益率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3.1.名义利率 3.1.1.纯粹利率 3.1

5、.2.通货膨胀溢价 3.1.3.风险溢价 3.2.实际利率 4.利率与回报(收益)率 4.1.投资收益率-资产收益 4.2.投机收益率-价格波动,18,第一节 利率及利率体系,三、利率的作用与结构 1.利率的作用 1.1.利率的作用 1.1.1.产生利润 1.1.2.产生租金 1.1.3.提前消费 1.2.利率的宏观作用 1.2.1.积累资金 1.2.2.调整信用规模 1.2.3.调节经济结构 1.2.4.抑制通货膨胀 1.2.5.平衡国际收支 1.3.利率的微观作用 1.3.1.计算资金成本 1.3.2.计算投资效益 1.3.3.计算租金,19,第一节 利率及利率体系,2.利率的结构 2.1

6、.利率的期限结构 2.1.1.预期理论 2.1.2.市场分割理论 2.1.3.偏好理论 2.2.利率的一般结构 2.2.1.税收差别 2.2.2.风险差别 2.2.3.品种差别,20,第二节 利率理论,一、 马克思利率理论 1.货币资本-生产资本 2.生产资本增值 3.货币资本回收 二、西方利率理论 1.古典利率理论 1.1.货币需求-投资-与利率成反比 1.2.货币供给-储蓄-与利率成正比,21,第二节 利率理论,2.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2.1.供给 2.1.1.总储蓄S 2.1.2.银行新创造货币量M 2.2.需求 2.2.1.总投资I 2.2.2.休闲货币H 2.3.均衡:I+H=S+M

7、3.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3.1.货币需求:Md=M(Y,i) 3.2.货币供给:Ms= KY+L(i) 3.3.均衡:Md=Ms 3.4.流动性陷阱: 利率下降-货币需求无限大,22,第三节 利率水平的决定,一、IS-LM模型 二、因素分析 1.投资收益率-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 2.货币供求 3.通货膨胀 4.再贴现率 5.国民生产总值 6.财政政策,23,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与利率市场化改革,一、利率的作用 1.消费与储蓄 2.投资 3.通货膨胀 4.金融机构 5.对外经济活动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 1.改革过程 2.改革条件 2.1.经济稳定 2.2.金融机制 2.3.资金商品化 2.4.金融市

8、场 2.5.人民币自由兑换,24,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1.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2.基准利率 3.利率与回报率 4.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25,复习思考题,二、简述题 1.简要说明西方利率理论中流动性偏好理论与可贷资金理论及古典利率理论的异同。,26,复习思考题,三、论述题 1.试论利率水平的决定因素。 2.利率会对一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其制约条件有哪些? 3.结合我国利率体制的变革过程谈谈你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看法。,27,货币银行学,第三章 通货膨胀理论,28,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类型,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1.表现形式 2.成因 3.短期 4.长期 5.综合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9、1.需求型 2.供给型 3.结构型 4.混合型,29,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一、需求拉上型 1.短期分析 1.1.Msmb-D上升 1.2.DS-P上升 1.3.P上升-S上升 1.4.S上升-Mb上升 2.长期分析 2.1.增长极限内(非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2.2.增长极限(充分就业) -物价上升,30,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二、供给拉上型 1.短期分析 1.1.Msmb-D上升 1.2.DS-P上升 1.3.P上升-S下降 1.4.S下降-Y下降 2.长期分析-总需求上升 实际是供求混合型 三、供求混合型 1.螺旋式-P.513 图3.4. 2.直线式-P.514 图3.5

10、.,31,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分析,一、短期效应 1.资源闲置 1.1.s上升,S不变 1.2.D上升 1.3.Y上升 2.资源不闲置 2.1.S不变 2.2.D上升,P上升 2.3.Y不变,32,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分析,二、动态效应分析 2.1. S上升 2.2. D上升,P上升 2.3. Y上升 三、通货膨胀预期效应分析 1. 货币工资上升 2. 过度购买行为 3. 经济泡沫,33,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3.结构型通货膨胀 4.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34,复习思考题,二、简述题 1.简述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形成过程。 2.简述

11、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35,复习思考题,三、论述题 1.“螺旋式”混合型通货膨胀有哪几个基本要点?请描述其动态形成过程。 2.试论通货化膨胀的经济效应。,36,货币银行学,第四章 金融体系,37,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一、金融机构体系结构 1.银行机构 1.1.中央银行 1.1.1政府的银行 -行政管理 -行业监督 -货币政策 1.1.2.发行的银行 -发行保证与公信力 -发行量与通货膨胀 -货币发行与财政收入 1.1.3.银行的银行 -国有银行改革 -公开市场活动 -准备金制度 -利率市场化,38,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1.2.商业银行 1.2.1.全国性银行(四大行) -国有商业

12、银行改革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不良资产与投资机制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金融创新 1.2.2.新型银行(股份制、外资、民营) -股份制与银行权益融资 -委托-代理关系与利益分配 -金融风险与银行存款保证 -外资银行与WTO市场准入 1.2.3.地区性银行(城市合作、农村合作) -两元金融市场 -区域金融市场与中小金融机构 -合作经济与信用风险 -规模经济与经营管理,39,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1.3.政策性银行 1.3.1.开发银行 -三农问题 -地区开发 -基本建设 1.3.2.对外贸易银行 -超保护主义 -出口信贷 -融资租赁 -福费廷 (Forfaiting),40,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

13、系,2.保险机构 2.1.保险公司 2.1.1.生命保险 -收入与支出的周期差异 -社会保障与保险 -保险基金管理 2.1.2.非生命保险 -财产保险与资产损失 -事故保险与投资风险 2.2.保险代理公司 2.3.再保险公司,41,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3.证券机构 3.1.证券交易所 3.1.1.交易中心与电子化 3.1.2.中央结算中心与无纸化 3.1.3.中小企业板 3.1.4.创业板 3.1.5.权益市场 3.2.投资银行 3.2.1.承销业务与股份制 3.2.2.债券发行与企业项目投资 3.2.3.投资机制与资源配置 3.2.3.金融分析与投资银行竞争力,42,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

14、3.3.证券经纪公司 3.3.1.经纪业务 3.3.2.委托理财业务 3.3.3.自营业务 3.3.4.代理业务 3.4.基金公司 3.4.1.封闭式基金 3.4.2.开放式基金 3.4.3.产业基金 3.4.4.对冲基金 3.4.5.其他基金,43,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4.其他金融机构 4.1.信托公司 4.1.1.合同型 4.1.2.凭证型 4.1.3.基金型 4.2.租赁公司 4.2.1.经营租赁 4.2.2.融资租赁 4.2.3.杠杆租赁,44,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4.3.消费信贷组织 4.3.1.商品消费信贷 4.3.2.借记卡 4.3.3.贷记卡 4.3.4.其他代币工具 4.

15、3.5.电子结算系统 4.4.信用合作组织 4.4.1.生产互助基金 4.4.2.消费互助基金,45,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二、金融体系功能 1.充当信用中介 1.1.资金盈余者 1.2.资金短缺者 1.3.信用中介与信用体系 1.4.利率发现机制,46,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2.创造金融工具 2.1.储蓄工具支付和结算工具 2.2.支付和结算工具 2.3.信用工具 2.4.资本工具 2.5.衍生工具,47,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3.组织货币流通 3.1.货币供应量 3.2.信用创造 3.3.金融创新 3.4.实物交换,48,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4.充当支付中介 4.1.现金支付 4.2.转

16、账支付 4.3.票据支付 4.4.信用支付,49,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5.货币转化资本 5.1.直接投资 5.2.股票投资 5.3.债券投资 5.4.信贷投资,50,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三、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1.中央银行体制 2.商业银行体制 3.非银行机构违规经营 4.金融监管力度 5.金融市场体系 6.涉外金融风险,51,第二节 融资方式与融资结构,一、融资方式 1.直接融资 1.1.直接融资方式-供需双方直接信用关系 1.1.1.股票 1.1.2.债券(国库券、企业债券) 1.2.优点 1.2.1.不受期限限制 1.2.2.证券市场运作 1.2.3.加速资本积累,52,第二节 融资方式与融资结构,2.间接融资-供需双方由金融机构中介产生间接信用关系 2.1.间接融资方式 2.1.1.银行存款单 2.1.2.人寿保险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