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提高06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848064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话提高06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普通话提高06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普通话提高06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普通话提高06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普通话提高06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话提高0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话提高06(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节 音变训练,一、定义,语流:人们朗读、说话时,连续发出一连串能表达一定意义的音节。 音变:在语流中,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往往会互相影响,从而产生一些读音充化,这种现象叫音变。,二、普通话中的主要音变现象,轻声,是整个音节弱化的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它是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 读轻声词语要体现前一个音节的重和长,轻声音节的轻且短才能体现出来。轻声词语使汉语更加有节奏,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轻声的作用,区别词义 区别词义和词性,轻声词语分类,有规律可循的轻声词语 没有规律而日常习惯读轻声的词。,1、助词。 2、名词和代词后缀 “子、头、们、巴、么”。 3、名词、代词后表示方位的语素或

2、词: “上、下、里、边、面”。 4、动词、形容词后的趋向动词: “去、来、起来、下去”等。 5、重叠式名词或动词以及夹在词语中间的“一”、“不”。 6、量词“个”。,助词,1) 结构助词“的、地、得”。 我的 红的花 高兴地 悄悄地 跑得快 写得好 2) 时态助词“着、了、过”。 坐着 躺着 走了 笑了 说过 上过当 3) 语气助词“啊、吗、呢、哇、啦”等。 多吗 来吧 走哇 没呢 快去呀,1、轻声和非轻声具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词语,例如: 编辑 大方 大意 东西 本事 地方 对头 人家 实在 精神 利害 千斤 兄弟 买卖 大意,2、必读轻声的词语,例如: 秧歌 粮食 风筝 庄稼 豆腐 出息 扁

3、担 消息 时候 交情 事情 钥匙 相声 困难 和尚 和气,练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变调,上声的变调 “一”的变调 “不”的变调,上声的变调,普通话上声是降升调,调值214。上声只有在单独念或词句末尾时才读原调。

4、 由“曲调”(降升调)变为“直调”(降调或升调)。 训练要领 上声变调的一般规则是“前变后不变”。即在语流中,上声作“前字”时变调,作“后字”(句末或较大停顿处)时不变调。,1、上声的变调有两种:,(1)上声在非上声前(即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由降升调变低降调(或称“半上”,只降不升),调值由214变211。如: 上十阴 北京 火车 普通 广州 上十阳 海防 导游 朗读 免除 上十去 武汉 广大 考试 省力 上十轻 耳朵 尾巴 奶奶 姐姐 (2)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由降升调变升调(阳平),调值由214变35。如: 整体 铁塔 感慨 手表 减少 品种 海岛 粉笔 理想 管理,2、上声

5、变调的复杂化包括,(1)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字根据词语的结构变调: 当词语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上声变阳平。如:展览馆 手写体 蒙古语 当词语结构是“单双格”时,前一个上声变降调(半上,调值21),第二个上声变阳平,如:纸老虎 小拇指 孔乙己 (2)一串上声相连,先根据语意或气息自然分节,再按照以上训练要领变读。 A 你把美好理想给领导讲讲。 B 请你给我打点儿洗脸水。,“一”、“不”的变调训练,念本调的条件是:单独念或在词句末尾; 以及“一”表日期或序数时念本调,“不”在非去声前念本调。 1在去声前,“一”、“不”均变阳平。如“一切”、“不定”。 2在非去声前,“一”变读去声,“不”仍读

6、去声(本调)。 如“一首”、“不巧” 3“一”、“不”夹在词语中间变读轻声。 如“试一试”、“干不干”。,练习, 词语分类训练 a读原调:统一 第一 偏不 不欢而散 b. 变阳平(在去声前):一定 一致 不对 不干 c读去声(非去声前):一封 一条 不难 不好 d变轻声(词语中间):读一读 说一说 好不好 去不去 语句训练: 星期天一大早,我就看了一本书。 你要不来,我也不去。信不信由你。 成语训练: 一心一意 一丝一毫 不伦不类 不即不离,“啊”的音变,语气词“啊”用在句末或句中停顿处时,往往受前面音节的影响而产生连读音变。 “啊”音变的发音取决于“啊”之前音节的末尾音素。,音变规则,(一)

7、“啊”之前音节的末尾音素是舌面元音a、o、e、i、时,“啊”音变为ya( 呀)。如: 画呀 真多呀 写呀 注意呀 争取呀 (二)其他“啊”音变都是将“啊”之前音节的末尾音素作为“啊”的韵头或声母,连读成音。如: uwa 读哇 / 好瘦哇 / 手真巧哇 Nna 看哪 / 好人哪 / 小心哪 ngnga 大声唱啊 / 行不行啊 / 冲啊 -i(前)za 几次啊 / 真自私啊 / 今天星期四啊。 -i(后)ra 是啊 / 什么事啊 / 谁值日啊?,儿化,儿化,是指一个音节带上卷舌动作,韵母发生音变,成为卷舌韵母(儿化韵)。 要点: (1) “儿”指卷舌动作, (2) “化”是说卷舌动作应柔软地融化在

8、前一个音节上, (3)儿化韵听觉上是一个音节。 如:脸蛋儿、有点儿、味儿、倍儿棒,基本规则,(一)便于卷舌,是指韵母的末尾音素是舌位较低或较后的元音(a、o、e、u)。儿化时原韵母不变,直接卷舌。如: 小花儿、豆芽儿、打杂儿、酒窝儿、大伙儿、 高个儿、打嗝儿、皮球儿、裤兜儿、白兔儿 (二)不便于卷舌,是指韵母的末尾音素是前、高元音(i、)、舌尖元音(一i)或鼻韵尾(n、ng),末尾音素的舌位与卷舌动作发生冲突。儿化时,原韵母变化再卷舌。,1、丢掉韵尾i、n、ng,主要元音卷舌。后鼻韵母丢掉韵尾ng后,主要元音同时鼻化。如: ai-ar: 小孩儿、鞋带儿、一块儿、盖儿; ei-er: 京味儿、倍

9、儿棒、椅子背儿 ; an-ar: 门槛儿、腰板儿、心眼儿 差点儿、好玩儿、人缘儿 en-er: 嗓门儿、大婶儿、 un-ur: 没准儿、三轮儿、打盹儿、冰棍儿 ang-ar:帮忙儿、鼻梁儿、好样儿 eng-er:麻绳儿、板凳儿、门缝儿,2、主要元音是i、,加er(in、n 、ing先去韵尾再加er)。如: i、 : 玩意儿、米粒儿、差不离儿 金鱼儿、小曲儿、闺女儿 in、n:皮筋儿、脚印儿、毛驴儿、小曲儿 ing : 电影儿、打鸣儿、火星儿 3、舌尖元音一i(前、后)换成er,如: 前 i :瓜子儿、棋子儿、小字儿、没词儿、 后 i :有事儿、果汁儿、年三十儿、树枝儿,儿化的作用,区别词义 确

10、定词性 区分同音词 表示细小、轻微 表示喜爱、亲切,练习,刀把儿、号码儿、戏法儿、在哪儿、找茬儿、打杂儿 名牌儿、鞋带儿、壶盖儿、小孩儿、加塞儿、快板儿 老伴儿、脸盘儿、脸蛋儿、收摊儿、栅栏儿、门槛儿 刀背儿、摸黑儿、老本儿、花盆儿、嗓门儿、把门儿 哥们儿、纳闷儿、后跟儿、别针儿、一阵儿、走神儿 大婶儿、杏仁儿、刀刃儿、高跟儿鞋、小人儿书 瓜子儿、没词儿、挑刺儿、墨汁儿、锯齿儿、记事儿 针鼻儿、垫底儿、肚脐儿、玩意儿、有劲儿、送信儿 脚印儿、毛驴儿、小曲儿、痰盂儿、合群儿,具体语境中儿化训练:,花园儿里种着茶花儿,花盆儿里养着菊花儿,花瓶儿里还插着梅花儿。 下了班儿,上对门儿小饭馆儿,买一斤锅贴儿,带上点儿爆肚儿、蒜瓣儿,再弄二两白干儿,到你家慢慢儿喝。,绕口令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