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30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47907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30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30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30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30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30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30(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2017学年(上)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一书写(2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书写时努力保持卷面的整洁。二积累和运用(25分)1. 读下面一段话,然后注音或填字(4分)一个富有情趣和生命力饱满的人,既渴望在广mo 无垠的草原上策马驰骋 ,也喜欢在芳草qi qi 的林间漫步,ku 谷忘反。j 后初晴,观yun 飞戾天,横k 上蔽;夕日欲tu ,听细风疏叶,孤鸿声断,永远对自然充满了好奇和亲近之心。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春天的长乐,是一个美丽

2、的季节。B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心头回响。 C倡议和领导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是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 D能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重庆三面临江,一面靠山,既有水的柔情,又有山的险峻,显现出别具匠心的风格。B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C有的学生无视学校的金科玉律,迷恋网上游戏聊天,实在令人担忧。 D三年时光匆匆离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4. 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1

3、)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2)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3)攀条折其荣,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4) ,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5) 云漂浮不定,幻化成形,是诗人的歌咏对象。李白在渡荆门送别用“ , ”描述云霞多变恍若海市蜃楼;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写道:“ , ”,描述了湖水白云相连的景象。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相与步于中庭( ) (2)盖竹柏影也( )(3)晓雾将歇( ) (4)鸢飞戾天者( )6名著阅读 (5分)(1)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本书是 这个人是 ,这本书又译为 昆虫物语 或 昆

4、虫学札记 ,被誉为“ ”。(2)毛虫的毒素在哪里? 答: (3)萤火虫的攻击武器是什么? 答: 三现代文阅读( 43分)(一)月光饼 ( 14分)琦君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央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儿的掰开嚼。家里亲友们送来的月光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是“嫦娥奔

5、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等的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彩画纸抽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了一大叠。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看,还把它钉成一本,留作纪念。 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度过中秋节,她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饼,我要她五张,她不肯,两个人就吵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长了不少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叠画纸撕成片片地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

6、,也就哇的一声哭起来。母亲走来狠狠地训我一顿,又捧了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抬眼望着母亲问道:“表嫂,你说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抚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你越长大,雀斑就越隐下去了。”母亲又说又笑:“你多拜拜月亮菩萨,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使你长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上的芝麻,和我两个人呆愣愣地对望了好一会儿,她忽然掰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吧!我跟你要好。”我看看地上撕碎了的画纸与踩烂的饼屑,感激万分地接过饼,跟表姑手牵手悄悄地去后院里,恭恭敬敬地向天上的月亮拜三拜,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了都有一张观音面。

7、 表姑长大以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为恩爱,她生的两个女儿,都出落得玫瑰花儿似的,我们见面时谈起幼年抢吃月光饼和拜月亮的事情,她笑笑说:“月亮菩萨还是听我的祷告的。我自己脸上的雀斑虽然是越来越多,而她却保佑我有一一对美丽的女孩子。” 台湾是产糖的地方,各种馅儿的月饼,做的比大陆上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 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注释】琦君:本名潘希珍,现代散文作家,1917年生于浙江省永嘉县,1949年去台湾。作品风格温柔敦厚、清新自然。著有烟愁、三更有梦书当枕、橘子红了等。 观音面:在这里指

8、端庄美丽的容貌。 腻口:因太甜或油腻不想多吃。 7.选文开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月光饼的外形、用料、滋味等方面内容,事隔多年作者为什么还能记忆犹新?(2分) 8.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9.结合上下文,分析划线句子中“又心疼又后悔”的原因。(2分) 10.作者在台湾生活多年,可她仍感觉台湾的各种月饼“做的比大陆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从全文看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3分) 11.文中记叙了中秋节作者与表姑争吵、和好的经历,这让你在为人处事方面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结合生活实际,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2分) 12琦君写吃月光饼

9、,为我们展示了浙江的风土人情,使我们对江南的端午习俗有所了解。在中国这块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沃土上,还有很多民俗,请你举出一例并写出这种民俗所蕴含的意义。(2分) (二)为生活设定目标 ( 9分) 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那一年,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十七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

10、。“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这是一个简洁的寓言故事,但我们从中却能看到一些生活的本质。研究表明,芸芸众生中,真正的天才与白痴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的智力都相差不多。然而,这些人在走过漫长的人生之路后,有的功盖天下,有的却碌碌无为。 这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群人,为何他们的成就却有天壤之别呢?卡耐基的一份调查或许能够说明问题。 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

11、过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发现,只有3的人能够明确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10年后,他对上述对象再一次进行调查。虽然调查样本总量的5找不到了,但95的人还在。调查结果令他吃惊:属于原来的97的范围内的人,除了年龄增长10岁以外,在生活、工作、个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还是那么普通与平庸;而原来与众不同3,却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他们10年前提出的目标,都不同程度地得以实现,并正在按原定的人生目标走下去。 卡耐基的结论同样令我们震惊。原来,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

12、于有无人生的目标!就像那匹老马与驴子,当老马始终如一地向西天前进的时候,驴子只是围着磨盘打转。尽管驴子一生所跨出的步子与老马相差无几,可因为缺乏目标,它的一生始终走不出那个狭隘的天地。生活的道理同样如此。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平庸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 也许我们曾不满于自己的平庸;也许我们曾抱怨过生活的无聊;然而当我们在心中为自己设下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向前迈进时,我们的生活也就掀开了新的一页。13文章开头引用寓言故事有什么作用? (2分) 14用文章中的原句填空。卡耐基的调查表明,3的人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相当的成功,是因为 ;97的人在生活、工作、个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是因为 。(2分)1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生活的道理同样如此”中“此”指代什么? (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