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七律 长征教案 苏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47602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七律 长征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七律 长征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七律 长征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七律 长征教案 苏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全诗大意,并背诵全诗。 2、 掌握全诗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3、 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4、学习本诗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关于长征你知道哪些? 交流已有的资料,如长征经过了哪些省,行程多少里等。 (2)教师补充讲述长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

2、泽东写的七律 长征。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度读全诗,正音正形。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意。 (3)教师指导朗诵,介绍四字学习法译、读、悟、诵 译:指疏通诗歌大意; 读:反复诵读、揣摩品味; 悟:理解诗歌内涵; 诵: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再现作者的情感。 三、研读课文 1.这首诗的诗眼在哪里?这首诗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明确:“不怕”革命英雄主义;“更喜”革命乐观主义。 2.“红军不怕远征难”,远征究竟“难”在何处?作者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几幅“征难图”? 明确:五幅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3.首联与颔联、颈联在结构上是怎样的关系?首联与尾联在结构上又

3、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总分关系,颔联承“千山”,颈联承“万水” (总起与总收,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的统一) 4红军于1935年1月攻占遵义,1935年5月抢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1935年6月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颔联腾五岭、跨乌蒙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写的,为什么颈联上下句不按时间顺序写呢?颔联和颈联各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明确:颔联.:夸张。颈联:纪实。 5。1935年8月21日,以毛泽东为首的右路军出发过草地,以张国焘为首的左路军却南下,另立中央,以贺龙、关向应为首的二方面军还没有开始长征,这是历史事实,但作者为什么要在诗中说成是“三军过后”呢? 明确:“三军”一词的运用,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四、拓展阅读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壮歌。毛泽东不但写下了长征来加以赞颂,而且在长征途中写下了许多诗。请读下面两首诗,让我们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用投影仪打出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娄山关) 板书设计 万水:金沙江、大渡河远征难 只等闲 (总括)千山:五岭、乌蒙、岷山 认识不够深刻全面,没能做到内心外行,表率化人。对照党章和焦裕禄等先进模范典型,感觉自己对党性锻炼标准不高、要求不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