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工进展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846860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化工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现代化工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现代化工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现代化工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现代化工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化工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化工进展(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能源化学 化工一班 成员 :杨永玲 1103224110 曹亚飞 1103224026 卢静文 1103224055,没尽可能,2010年10月12日,目录,1、能源 能源是指人类用来获取能量的自然资源。 2、能源的分类 (1)按来源不同可把能源分为三类 来自地球以外天体的能量(如太阳能); 地球的本身蕴藏的能量资源(如地热能); 地球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如潮 汐能);,能源及其分类,(2)按形成条件不同,可把能源分成两类 一次能源,指天然存在的、可直接利用的(如原油、天然气); 二次能源,在一次能源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如电力、汽油); (3)按能否反复利用,可把能源分为两类 再生能

2、源(如太阳能); 非再生能源(石油,天然气);,(4)按开发使用的程度不同,可把能源分为两类 常规能源,指已被广泛利用的能源; 新能源,指未被广泛利用、正在研究开发、有待推广的能源。,能源资源有限性与能源消费无限性矛盾突出,能源消费不断增加,来源:BP能源统计,能源资源有限,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问题成为最关注的问题,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造成的观点已获共识 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 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达到了目前的380ppm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

3、CS)和六氟化硫(SF6),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包括能源转换效率和终端消费效率 能源转换效率包括开采、加工、转换、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效率,如发电效率、输电效率 终端消费效率包括各种电机、电器、建筑和交通等的用能效率 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可再生能源主要指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具有取之不尽、清洁环保、可永续利用的特点。 目前大部分可再生能源技术不够成熟,开发利用成本高,需要采取措施支持其发展。 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欧盟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达到20%

4、,到2050年达到50%。 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30%,太阳能光伏发电年均增长40%以上。,中国能源消费情况,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 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 其中,原煤消费量32亿吨,石油消费量4.1亿吨,天然气消费量1200亿立方米,电力装机达到9.6亿千瓦,全社会用电量4.19万亿千瓦时,中国的能源问题,人口多,人均能源资源量低 化石能源仍居于主导地位 煤炭比例多年始终保持在70%左右 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双重问题 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70.3%,18%,7.8%,3.9%,(一)水力发电技术(续),

5、经济可开发容量4亿千瓦,按100年重得计算,水能资源占常规能源剩余可采储量的40。 2007年,全国已建水电装机容量1.72亿千瓦 我国水电设计、施工和设备制造技术均已达到国际水平,水电建设积极有序发展,到2010年底,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已达到3000多万千瓦,实际吊装容量超过4000万千瓦。,风力发电发展面临的问题,风电装机多年翻番增长,到2010年底,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已达到3000多万千瓦,实际吊装容量超过4000万千瓦。 海上风电建设起步,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已经投运。,(三)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市场开始起步,到2010年底,太阳

6、能光伏发电容量80万千瓦。 太阳能热水器面积达到1.68亿平方米,(三)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生物质能多元化发展,到2010年底,生物质发电装机约500万千瓦,沼气年利用量约140亿立方米,成型燃料约3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利用量180万吨,生物柴油利用量约50万吨。,新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技术和经济性仍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在现有技术水平和产业基础之上,除了水电、太阳能热水器外,大多数可再生能源产业还处于规模化发展的成长阶段,尽管技术进步明显,产业实力有所提升,但总的开发利用成本仍然较高,加上资源分散、规模小、生产不连续等特点,可再生能

7、源在现有市场条件下缺乏竞争力,必须依靠政策扶持等非市场手段才能支撑其进一步发展。,二是,市场机制和管理体系不适应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需要。可再生能源需要逐步融入到传统能源体系当中,当前的电价机制、电力管理体制等,还存在不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因素。如电价形成机制缺乏市场因素,电网输配电价格与销售电价的一体化,不利于鼓励电网消纳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影响了电网消纳风电的积极性;电力调度运行机制不利于城市太阳能分布式发电的顺利并网等。,新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三是,尚未建立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体系。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主要是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才出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

8、了现在的产业能力。但我国缺乏国家级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机构,从事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解决产业发展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的能力薄弱,影响了行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的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够完善,相关的人才总量和结构还不能满足行业创新发展的需要,不利于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长期塑造与培养。,新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到2015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9亿千。到2020达到3.5亿千瓦。,水电规划目标,2010年10月12日,风电规划目标,2010年10月12日,太阳能发电规划目标,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010年 80万kW,2015年 1000万kW,2020年 2000万kW,2009年 2

9、6万kW,到2015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00万千瓦,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300亿立方米,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5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100万吨,生物质能年替代化石燃料合计超过4000万吨标准煤。,生物质能利用目标,(一)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考核制度 全面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在制定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有关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考核和信息披露制度,促进相关部门、各级政府和市场参与者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开展有关政策制定、利益协调、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等相关工作,切实落实法律中有关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的要求。,需要采取的措施,(二

10、)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 制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配额制度,规定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网总发电量中的比重,要求达到一定规模的发电企业承担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综合考虑各地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电力消费结构等因素,对各省(区、市)提出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指标要求,建立配额平衡和交易制度,实现电力系统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优先收购和充分消纳。,需要采取的措施,(三)完善可再生能源价格和税收政策 按照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经济合理的原则,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热力、燃气、燃料的价格和税收政策。进一步理顺水电电价,制定有利于移民致富、生态保护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电电价机制。电网企业要加强区域间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输送和协调消纳。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等给予税收优惠支持。,需要采取的措施,(四)健全可再生能源产业管理体系 国家采取综合措施,培育规模化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市场。系统研究移民安置存在的问题,完善移民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移民安置规划有效实施。对风电、太阳能发电等设备实行严格的检测和认证制度,建立可再生能源设备生产、项目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的资质管理制度,建立风电、太阳能发电预测预报制度,建立适应新能源电力发展的新型电力运行机制。,需要采取的措施,Click to edit company slogan .,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