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40209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7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考题型九“探究类”主观题课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ntents Page,目录页,1.题型概述,3.解题技巧,2.典型例题,高考题型专题讲座 高考题型九 “探究类”主观题,4.题型专练,1.题型概述,该类试题是历年高考中的重要题型,一般以生活案例为背景,围绕一定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刻思考,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设问以组合型为主,考查知识面广,设问中经常有对上述做法的看法、提出建议、如何参与等带有主题指向、行为指向的关键词出现。答案有很强的开放性,答案一般不唯一,很容易得分,但不容易得满分; 另外,答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答题不需要空洞的语言,在提出建议、设计方案、评析观点时要具体可行。,题型概述,2.典

2、型例题,2015新课标卷,39(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

3、,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1)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 (2)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典型例题,阅 卷 现 场,典型例题,考生答卷1,阅卷点评:考点指向审题错误,把“哲学认识论”知识答成了“文化生活”知识。,考生答卷2,阅卷点评:答案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语言空洞,缺乏具体可行性。,考生答卷3,阅卷点评:答案不具有开放性,两点建议雷同,只能得到一个要点的分数。,满分答案 (1)认识是

4、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 (2)在保持原有村落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传承,使其转化为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典型例题,3.解题技巧,解题技巧,1解答探究类主观题常见角度及注意事项 (1)观点评析类设问:作答时要注意针对他人观点认真分析,找准其错误点,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2)提出建议措施类设问:作答时注意行为主体(如党、政府、社会、生产经营者、

5、消费者,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要求),同时注意思维的拓展性,不可太狭隘。 (3)设计活动方案类设问:作答时注意把握好主题;尽量联系所学知识,不可脱离所学理论;所制定的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2失分警示 (1)首先要明确命题立意。命题立意有两个方面的指向,一是命题所指向的考点,二是考查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 (2)探究题一般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因此回答时要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自身实际。 (3)探究题的答案具有开放性,在作答时要注意全面具体。 (4)探究题一般具有建议性,但与所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作答时要紧密联系教材内容,根据探究的内容组织答案。,4.题型专练,题型专练,【训练1】某校高三(2)班

6、学生在政治课上围绕“农民工”问题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们都踊跃发言。 同学甲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极大地拉动了城市消费市场,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因此,国家应该鼓励。 同学乙说: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会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带来压力,对城市的就业带来冲击。因此,国家应该限制。 同学丙说:目前,城市的一些部门、单位对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实施歧视政策,拖欠农民工工资,向农民工乱收费,农民工子女入学难,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农民不宜进城务工就业。 (1)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对三位同学的发言进行分析。 (2)就“农民工”

7、课题中的某一问题,确定一个子课题,写出子课题的名称,并简述选定该子课题的理由和研究方法。,答案 (1)矛盾具有普遍性,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一方面对城镇化、工业化和拉动市场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会给城市带来压力、冲击等问题。同学甲和同学乙都只看到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问题的一个方面,是片面的。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农民进城务工就业虽然出现一些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而要趋利避害。同学丙的观点不能正确对待矛盾,不能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 (2)确定的子课题有:农民工和城镇化、工业化的关系;农民工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思考;如

8、何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等。理由:可结合所学的教材知识来说明确定该子课题的必要性;要联系实际情况加以分析说明。方法:可采用实地调查、网上查阅、文献查阅、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题型专练,【训练2】某校高三(2)班同学商定以“气候变化引关注,低碳生活成时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解读生活 同学们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宣布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以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

9、大贡献。 勇于实践 同学们普遍认为,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注意节能环保,低碳生活。 (1)请你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2)请你至少列举三个以上的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基本要求或具体措施,并说明其哲学依据。,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需要。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发展低碳经济,培养企业经营者与广大消费者的节能环保意识,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人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发展低碳经济是尊重自然规律、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之举。 (2)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重视培养节能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重视使用节能环保的灯具: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