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39798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省玉溪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南省玉溪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云南省玉溪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云南省玉溪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云南省玉溪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且日益迅速的进步。”这段话阐明了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哲学的发展是纯自然的过程 科学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A. B. C. D.2、对社会生活中所说的“真正的哲学”,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是

2、社会变革的先导 真正的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A. B. C. D.3、“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是在强调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认识是实践的唯一来源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4、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 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 D.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庄子说

3、:“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观点看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即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 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 否认了事物质的规定性,把事物看成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观点A. B. C. D.6、下列说法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诗句中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A.对症下药,因地制宜 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C.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7、孔子提出“畏天命”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8、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

4、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这句话说明A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人们每一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B在一定时代,人们不可能获得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C人们认识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客观条件 D客观条件会妨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9、之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认识工具10、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

5、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段话表明A. 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B.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C认识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1.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12、下列对意识的本质认识正确的是A.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C.意识是本来就有的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3、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在农作物方面利用人工诱变创造了许多新品种。我国已培育出水稻、小麦、棉花、大豆、油菜等作物的新品种共1000个。目前,人们已造出了“基因鱼”“基因猪”等新

6、型物种,将来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出更多的物种。这说明A.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行事B.自然界的物种是由人的意识创造出来的C.自然界的属性和规律是可以被人利用和改变的D.人类根据自然物的属性与规律可以创造出新物种14、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全国掀起学习载人航天精神的热潮,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表明A.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精神是万能的C.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精神可以变物质15、地震引发巨大灾难。但目前,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A.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认识

7、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地震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并无规律可循D.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16.在与艾滋病毒的斗争中,人们已研制出了一些能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我们深信人类一定能最终彻底战胜艾滋病。这体现了A.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和改造规律B.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不断地增强C.认识总是会自然地向前发展的D.科技的发展使人们无所不能17.正是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动物栖息地被破坏以及人类对动 物的大量食用等一系列行为,揭开了进化病毒传播的潘多拉盒子,动物开始成为病毒的携带者和传播者。这启示我们A.改造自然必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B.人类在自然

8、界面前无能为力C.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自然界的客观性 D.利用、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18.自从20世纪80年代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1纳米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新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目前它已广泛应用于光学、医学、半导体、信息通讯等领域,一个新的时代一一纳米时代已经到来。这说明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扩展 科学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新的物质手段科学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促进作用A. B. C. D.19.“从整个物质世界来看,一切都处于运动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9、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所谓运动是绝对的,是指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是运动的D.静止也是一种运动,因此,静止也是永恒的、无条件的20. 国家制定“十三五”规划,主要目的是对下一个五年的发展提出指导思想和重大原则,明确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以统一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同心同德为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奋斗。这表明 A人们的认识能力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B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C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21.近日天文学家发现,太阳表面出现大黑子,直径10万千米。此次黑子的出现,是太阳活

10、动剧烈的标志,可能随时出现耀斑爆发,放射大量的强力射线,同时放射大量的带电粒子。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新事物在力量上强于旧事物 D.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22.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理论和实践应当相结合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读书和实践是知识的来源A. B. C. D.23.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涵的哲理是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

11、一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4.“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寓意是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B.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25.“人的精神不是自我的肆意膨胀,而是人对社会、对自然的合乎理性的诉求。”这句话说明 精神不是万能的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到社会规律、自然规律的制约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A. B. C. D.26.最新研究显示,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达到73. 8,早已超过市场经济临界水平(60),毫无疑问属于发展中的市场经济

12、国家。“十三五”规划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制定的。材料突出体现的唯物主义原理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D.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27.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一概念。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正确认识只有在同错误认识的不断斗争中才能获得 B.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C.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改造世界离不开认识世界28.“刻舟求剑”中的楚国人承认物质,否认运动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承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否认物质

13、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属于形而上学唯物论的观点A. B. C. D.29、物质、运动、规律三者间的联系是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D.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规律是客观的30、下列不符合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防微杜渐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3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 量变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 恶与善本身是不同质的事物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A. B. C. D.32、下列反映矛盾双方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