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39667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云南省昆明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分)1.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 李世民死后,其才人武则天被李治纳入宫中,封为昭仪,最终成为皇后。其实整个唐代妇女改嫁非常普遍,包括皇家公主、达

2、官贵妇、皆无禁忌。这反映了唐代()A. 儒家正统地位动摇B. 纲常伦理败坏C. 自由开放时代风貌D. 市民阶层兴起3. 明朝科举曾采取分卷录取制度,明仁宗规定“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到明宣宗、英宗时,又分为南卷、北卷、中卷,各区分卷录取,占比为55%、35%、10%。这反映出A. 遴选优秀人才利国利民B. 地域文化的独特性C.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D. 科举选才公正公平4. 明朝曾依据传统礼制做出严格规定:玉器为皇室专用,公侯及一品至五品官可用金银。这些规定在明朝晚期苏松一带被置若罔闻,富贵人家用金,用玉已成平常之事。这一转变直接反映了()A. 社会风尚发生较大转变B. 尊富尚利

3、意识蔚然成风C. 盆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 经济结构出现转型趋势5. 汉代地方封君可收取封地租税;魏晋以后历代分封多为“虚封”,只赐爵位,不予封地。明清时期,封君只发俸银和禄米,与官员无异。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A. 分封制的消亡B. 宗法制的瓦解C. 君主专制的膨胀D. 中央集权的加强6. 819年,唐朝刑部侍郎韩愈冒死上奏谏迎佛骨表,反对朝廷推助佛教在中原的传播。险被唐宪宗处死,宰相极力劝谏,才免了韩愈死罪,贬他到南方潮州做刺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佛教一度成为唐朝统治思想B. 韩愈视复兴儒家文化为己任C. 此抗争恢复了儒家主导地位D. 唐朝时儒家地位一直不稳固7. 著名哲学家稽文甫先生

4、认为“(王)阳明实可算是道学界的马丁路德”,是因为 他们都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他们都主张“良知”和“知行合一”他们都使正统思想出现世俗化的倾向他们都将人从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A. B. C. D. 8. 宋代书画家大量订制各种精致的纸张和专门的笺札,社会上私人出资刻书的也很多,这种现象A. 加速艺术品的商业化B. 有利于印刷业的发展C. 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D. 推动重商观念的兴起9. 14世纪,在意大利形成了研究罗马法的“评论法学派”该学派的宗旨是致力于罗马法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司法实践的结合,以改造落后的封建地方习惯法,使罗马法的研究与适用有了新的发展罗马法在西欧的复兴()A. 直接服务于当时封建君

5、主专制统治B. 满足了财产和契约关系变化的需要C. 促成当时法律与商品经济发展适应D. 反映价格革命后落后封建势力衰败10. 欧洲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认识以18世纪中叶为分水岭,之前他们笔下的中国是一个非神性宗教权威的理性世界;之后他们眼中的中国是一个愚昧、专制、停滞的民族。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西方人对中国的认知日益清晰B. 西方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崛起C. 中西方实力发生了根本性逆转D. 明清中国闭关锁国的不断强化11. 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6、A. 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 人文主义广发传播C. 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 新教理论初步形成12. 1651年英国制定并颁布了航海条例,1849年英国议会宣布废除航海条例。这一条例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是英国A. 以商立国的需要B. 工业革命的完成C. 垄断组织的建立D. 综合实力的衰落13. 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写到:“尽管1832年改革是相当保守的,但这次改革毕竟是向着贵族寡头借以垄断国家政治大权堡垒旧的议会选举制度打响了第一炮。”这是因为改革A. 改变了贵族把持英国政治的局面B. 防止了英国走向垄断帝国C. 使议会重回国家政治的权力中心D. 使议会席位分配趋于合理14. 1913年,俄国大工业和

7、铁路系统的产业工人达350万,它大多集中在500人以上的企业中,占无产阶级总数的54%,而同时期美国、英国、法国的占比分别为33%、27%、11%。据此可知俄国A. 垄断资本发展程度较高B. 无产阶级集中程度较高C. 城市化程度超过美英法D. 工人的总量超过美英法15.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论相继创立。这些学说问世的共同意义是A. 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B. 挑战了封建神学创始论C. 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 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体系16. 欧也妮葛朗台以吝啬鬼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和剥削活动为主线,以欧也妮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为中心事件,层层剖析了葛朗台的罪恶发家史和泯灭人

8、性的拜金主义,下面的作品与这部文学作品风格相似的是A. B. C. D. 17. 太平天国运动留给历史的余响是长久的。在戊戌维新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这是用反清来促成革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A. 搅乱了社会政治制度B. 促进了政治变革进程C. 改变了封建生产关系D. 实现了资本主义理想18.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文明以挽救中国。在此,他揭示了A. 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中国主力军B. 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精神的核心C. 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D. 民族主义与

9、爱国主义完全融合19. 311945年,国民政府对日军费支出约30多亿美元,其中近一半是靠苏、美、英援助和华侨捐款,而美国1944年的军费开支就有874亿美元,其中六成靠公民购买国债解决。这说明A. 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日政策B. 美国更加重视太平洋战场C. 抗战胜利依赖于外来援助D. 中国社会的经济水平落后20. 如图是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的封面,标题是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文字内容:(为了抗日)付出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这表明A. 国民政府努力争取国际势力的支持B. 中国战场的抗战取得阶段性的胜利C. 美国舆论正面关注中国政府的抗战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联合抗击日本21. 1937年,八

10、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 )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台儿庄战役D. 枣宜会战22. 表1显示了18651905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数据(部分),该表反映了() 表1年代进口(万两)出口(万两)平衡(万两)1865年55715410-1611875年97809890+1101895年1716914329-28401905年4471022788-21922A.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程度不断

11、加深B. 列强不断增加工业品倾销并减少原料输入C. 中国外贸始终处于入超造成货币大量外流D.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深刻影响中外贸易23. 近代中国出现这样的婚姻程序:“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此现象说明A. 婚礼由繁琐走向了简约B. 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C. 婚姻实现了社会性变革D. 主婚权发生了重大变动24. 许金城民国野史记载:“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辫子。”据此可见()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 革新与传统思想并存C. 西式生活方式影响广泛D. 汉族的传统思想复兴

12、25. 1895年,由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一书在上海出版后,几千册一售而空,三年间卖了两万到三万本,一时成为“谈新学者,皆不得不备之书”,以致于盗版书更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翻译者采用了本土化的译书策略B. 清政府对教育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C. 该书内容适应了当时国人的需要D. 外国传教势力在中国获得迅速发展26. 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A. 二月革命时期B. 国内战争时期C. 农业集体化时期D. 德军入侵时期27. 所有制、经济管理等方面全面推

13、行社会主义化,在苏俄内战结束后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为此,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总结了经验教训,苏俄政府迅速调整政策A. 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B. 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允许资本主义的存在C. 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 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御法西斯德国的侵略28. 据美国人萨顿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19301945年)一书介绍,斯大林曾说,“在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其余的,也大多是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技术援助下建立的。”这表明当时苏联A. 放弃了意识形态的纷争B. 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C. 利用了有利的国际环境D

14、. 首创了国际合作机制29. 1981年上台的美国总统里根采纳了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减少政府开支,实行减税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供应其主要目的是()A.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B. 解决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C. 迎接“新经济”到来D. 促进产业结构更加高级化30.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说:“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利益。”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这一变化A. 说明美国放弃了“领导世界”

15、的意图B. 反映了美国经济衰退、霸主地位丧失C. 反映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较大改变D. 源于石油危机引起的美国经济“滞胀”31. 1991年,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解体B. 俄罗斯加强与欧盟的关系C. 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D. 阿拉木图宣言签署32.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材料表明,欧元的诞生与流通()A. 标志着欧共体建立B. 终结了美元的主导地位C. 加剧了冷战的结束D. 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33. 2014年以前,半官方的民间组织一度是海峡两岸最重要的沟通桥梁。据此推断,台湾方面的半官方代表团,可能曾出席()A.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B.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庆功会C. 中美建交公报签字仪式D. 香港回归交接仪式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