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考试(10月)试题 苏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39091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考试(10月)试题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考试(10月)试题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考试(10月)试题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考试(10月)试题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考试(10月)试题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考试(10月)试题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考试(10月)试题 苏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考试(10月)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_,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2)月黑雁飞高,_ (卢纶塞下曲)(3)_,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4)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6)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7)古诗词中许多诗句寓情于景,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借自然现象抒发积

2、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李商隐在无题中,“ , ”,借自然规律象征至死不渝的爱情。2. 请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字。(4分)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xn 鼓舞啊。那是一双双关切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的前行;那是一块块清x 的路标;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那是迷茫中的一zhn 灯,那是陶醉时的一l 清风,那是求索中的一份勉励,那是落寞时的一语问询 (-选自提醒,是一种特别的爱)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油菜地里“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去拍照留影,让人无可奈何。B在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参会人员对习总书

3、记鞭辟入里的分析深受启发,不禁都鼓起掌来。C国庆长假,盐城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赏风景,品小吃,其乐无穷。D2014年1月,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在回忆录中猛烈批评奥巴马总统对阿富汗战争的态度,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B、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C、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的话不仅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而且会水土不服。D、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5. 依次填入下列

4、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一个学问家常常要评判和 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样才能产生更新更完善的学说。这次政府工作会议就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为民办实事等重要工作作了 。把英语对话融入唱歌之中,这种 的教学方法颇受同学们的欢迎。 A. 修改 布置 新颖 B. 修正 部署 新颖 C. 修正 布置 新鲜 D. 修改 部署 新鲜6名著阅读。(6分)(1)在小人国,格列佛是如何帮助利立浦特国打败不来夫斯库国的?(2分) (2)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与大师进行精神对话。请你谈谈格列佛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给你的人生启示。(4分) 7专题及综合性学习(9分)()探究练习 请

5、用平时积累的知识来解说下列诗词中的物候现象 (3分)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某初中组织学生参与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现在请你也参与到下列相关活动中来。(6分)阅读思考。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此外,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

6、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请根据的讲话,概括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备条件。(每条不超过10个字)(3分) 活动设计。希望中学举办了“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演讲活动。小明同学在台上正准备作题为“我的梦因追求而精彩”的演讲时,竟一时紧张而忘了演讲词,如果你是主持人,会说什么为他解围?(3分) 二、阅读与理解(55分)(一)阅读夏 日 田 园 杂 兴,完成89题。(6分)夏 日 田 园 杂 兴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8此诗写出了农村怎样的自然风光?(3分) 9诗的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二)阅读下面选段,完成1014题。(1

7、6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

8、附近。甫:刚。洵(xn):确实。浣:洗衣。 10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黄发垂髫 ( ) 甫行数里 ( )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阡陌交通 ( ) 悉如外人 ( )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 自恨不如远甚也( )1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分)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1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4分) (三)阅读读书养气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518题。(12分) 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

9、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吸取气,汲取一种激荡于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

10、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苏欧柳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而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

11、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气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了。正因为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一开始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透,其人性便会改变,其笔下之文,便多有豪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脚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须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15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 ;本文的论证结构是 。(3分)16从全文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读书养气”的道理。(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