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39086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试题题号卷面分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卷面书写:(2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脊梁 (j ) 枘凿(n) 恣睢(su) 味同嚼蜡 (jio)B亵渎(xi) 拮据(j) 诓骗(kung) 锲而不舍qiC. 抽噎(yn) 呵斥(h) 诘难(ji) 吹毛求疵(z)D发窘 (jing) 煞白(sh) 狡黠(xi) 豁然贯通(hu)2、下列加横线的词语中运

2、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B.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C.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D.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B.通过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使同学们增加了自我保护的意识。C.能否坚持开展文体活动,是能否提高初三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D.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试卷中问题的情景。4下列

3、文学常识或作品内容理解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政治形势,提出了“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战略方针,表现了诸葛亮的卓越的才能。B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发了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他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C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D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5仿照下列语句,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2分)初三是一首慷慨激昂的歌曲,拼搏奋进是它的主旋律;初三是一幅五颜六色的油画,自勉帮扶是它的

4、暖色调;_6.古诗文背诵:(8分)(1)酒困路长惟欲睡, 。(2)浊酒一杯家万里 , 。(3)过尽千帆皆不是, 。(4)马作的卢飞快,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苏轼,给他建功立业的诗句是: , ?(6)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诗中,描写诗人无限愁绪的诗句是: , 。7.名著阅读(6分)(1) (作者)写的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 的主题。 小说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所以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它翻译成英文时定名为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的开篇

5、词,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请说出小说里的一个主要故事 (不超过5个字)二、现代文阅读(22分)(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811题(12分)放下是最好的拥抱曾经的初中,我是她的班主任,而她和我,却对抗了两年,在她黑色封面的日记本里,我是第一个被她写进“死亡日记”的人。怎能忘记,刚刚进入初一的她,瘦瘦高高,脸上写满了朝气、快活与新奇,虽坐在不起眼的角落,却仍能引人注目。她的母亲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满是令人感动的期待,初一上学期就这样顺利地结束了。经过整整一个漫长的暑假,我再一次迎接到的却是一个穿着时尚、傲气十足与满脸不屑的她。因为交友的不慎,她开始厌烦学习,谈论一些不该谈论的话题,甚至在每日必穿的校

6、服上,也写满了偶像明星的名字和不堪入目的脏话。下课铃一响,她和几个不良同学就匆匆离开教室,找一个醒目的位置闲聊或打闹,女孩的那份矜持与文静,已经远离了她。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苦口婆心地把她留在办公室,试图用老师的真情打动她,她和我一样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但第二天仍是我行我素;我无奈地找家长谈,家长更是无可奈何。就这样,日子一天天地流逝着,每一节课,我都强迫自己投给她鼓励与期盼的目光,每每得到的却是抵触与不屑的冷漠。我也曾歇斯底里地想硬性拆散她们,最终得到的是她们的仇恨。初三上学期的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了她的黑色封面的日记本,那个时候正流行黑色死亡日记,我被赫然地写在了首页:被写进这本日记的人,都

7、将死去。那个不断阻止我交友的女人,是第一个被诅咒的对象,她将第一个纳入我的日记初见此页,我眼前一片昏黑,愤怒、委屈、辛酸,种种说不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撞击着我的心扉,整个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炸开来良久,我心灰意冷地合上这本令人恐怖的黑色日记,走出教室。以后的几天里,我什么都没说,只是精神恍惚,努力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一切事情。偶尔抬眼却似乎感觉到两道充满担忧与愧疚的目光。是她,她可能感觉到了什么,接下来的日子,她的穿着有了细微的变化,衣服的符号也在渐渐减少,看书的时候多了,三五成群的打闹少了,作业也开始规范起来她的变化令我欣喜若狂,“死亡日记”的事,也顷刻间在脑海中消失了。以后的日子里,我依然时时关注

8、着她的言行,每一节课仍投以鼓励和期盼的目光。初三下学期,有同学和我探讨问题或议论某些话题的时候,我开始瞥见她站在旁边的身影,她偶尔也参与进来。我时不时还会收到一两封不署名却充满关爱的信,从小而娟秀的字迹中,我断定是她写的,但我仍然像当初的日记一样,秘而不谈。指尖的日子宛如跳跃的精灵,等不及我挽住它的臂膀,初三毕业的日子如期降临了。她也终于在自己最后的努力下,如愿考进了一中。毕业那天,我在学生满含热泪的拥抱中结束了三年师生相伴的日子。那一刻,我又触碰到了那热切而又愧疚的目光,看到了想走上前又犹豫不决的身影,我仍是含着泪水对她笑着鼓励她,但她最终并没有挤到我的面前,只是远远的站着, 。分别将近两年

9、,我一直没有她的消息。偶然在菜市场,听到熟悉的叫声:“刘老师!”我急忙回头,是她的妈妈,这位妈妈热切地抓着我的手,眼眶盈着泪花,“刘老师,太感谢你这三年对孩子的不放弃。孩子知道,她曾经的不懂事,尤其是你曾保守的那个秘密。毕业时,她特别想与你拥抱,直到现在,就因为那份愧疚,她不敢”听着这发自肺腑的诉说,我的心灵重重地一颤,每个孩子都在经历着成长,成长不应该伴着永远抹不去的伤痕。放下吧,孩子,放下是对老师最好的拥抱。(作者:刘淑贵有删改)8.阅读第-段,理清“她”对“我”从“对抗”到“接纳”的心路历程,用概括的词语填写下表。(4分)“我”的行为(1)硬性拆散她们保守秘密无声鼓励与期盼(2)“她”的

10、情感抵触、不屑仇恨诅咒(3)(4)愧疚、感谢9.结合上下文,研读第段画横线句子加点的词语,你认为“她”“担忧”什么?为什么“愧疚”? (2分)偶尔抬眼却似乎感觉到两道充满担忧与愧疚的目光。 10.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指尖的日子宛如跳跃的精灵,等不及我挽住它的臂膀,初三毕业的日子如期降临了。 11.文章标题“放下是最好的拥抱”好在哪里?文章结尾处“每个孩子都在经历着成长,成长不应该伴着永远抹不去的伤痕。放下吧,孩子,放下是对老师最好的拥抱”有着深刻的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并结合实际说说感悟(3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15题。(共10分)智慧人生 品味舍得曹南

11、才有一句电视广告词:“智慧人生,品味舍得”。我常想,为何把“舍得”提到“智慧人生”那么高?其实把这个词拆开为“舍”与“得”两个方面,“舍”与“得”的辩证统一,有舍有得,舍中有得,先舍后得,小舍大得,就是智慧的体现。得到和获取,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常常事与愿违,不是想得即得。当条件不具备时,或机会未相遇时,能否有所舍弃、有所退让,是能否向“得”转化的关键。条件不具不如舍。博大精深的易经有一个“屯”卦。“屯”的意思是聚集、储存。此卦告诫人们,人生与事业初起,就如草芽初长,被磐石压住,“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困难重重,条件不备,动则遇险。这就“不如舍”,不宜贸然前往,先要聚存和囤积。历史上这类

12、事屡见不鲜,最为人熟知的是项羽刘邦的楚汉相争。按约定,谁先入关谁为王。刘邦先行占领了咸阳,但因羽毛未丰,自忖无法与项羽抗衡,便主动舍弃,让出关中。连“王”都能舍弃,可见刘邦是何等睿智。如不这样,历史会否重写又有谁知?大得不得取小得。有段子说:师父问,烧壶开水,火烧未半柴不够了怎么办?弟子或说去找、去借、去买,众说纷纭。师父说,“何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呀。”这说明,当目标定得太高,超乎能力和条件,实在难以为继,灵活处理、适度调整一下,同样可以达到“得”的效果。先予后取获大得。“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就是付出、贡献、投入。没有舍而得是不实际的。不舍得下种施肥喂饲灌食,何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不舍得辛勤劳作、出力流汗,何能成就事业?乐善好施、周济穷人更是一种高尚的舍得,散掉千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