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15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38617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15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15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15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15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15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15(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4分)1(3分)选出对加横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田圃 (p) 喧嚷 (xun) 襁褓 (qing) 强聒(gu)不舍B亵渎( xi ) 静谧 (m) 琴弦 (xun) 润如油膏(go)C颤动 (chn) 笑靥 (y) 慰藉 (ji) 弥足珍贵(m)D鞭笞 (ch) 可汗 (hn) 喑(y)哑 恪(k)尽职守2(3分)选出书写全对的一项 ()A禁锢 断章取义 重蹈履辙 恼羞成怒B暇想 红妆

2、素裹 痛心急首 媚上欺下C睿智 舐犊之情 分外娇娆 敬业乐群D佝偻 熠熠生辉 心无旁骛 轻歌曼舞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么多树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B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忍俊不禁。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的卖弄清脆的喉咙。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了。4(3分)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1)西安将迎来 (荣获 荣膺 荣誉)“国家卫生城市”后国家考核组的第一次复审,复审形式以暗访为主。在多项考核指标中,西安市民乱扔纸屑、乱闯红灯以及背街小巷、城市村乱

3、摆摊点、乱停车等不文明现象最易丢分。(2)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 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 (五彩缤纷 多姿多彩 绚烂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着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 固若金汤。5(3分)下面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在文学家的笔下,祖国的山水就是一座艺术的殿堂B月光下,整个西湖静谧、安详,好像半睡半醒着C老师的话好像一股暖流,溶解了他心中的冰疙瘩D书是最好的老师,随时随地能解答我的疑惑6(3分)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与早期作品相比,相形见绌的逊色了许多。B在利益的驱使下,现在依然还有许多不法分子不择手段的

4、仿造伪劣产品。C透明化的售票手段不仅能提高售票效率,也能体现售票公平。D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中国闽商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7(12分)默写填空。(1)千呼万唤始出来, 。(2)别有幽愁暗恨生, 。(3)昆山玉碎凤凰叫, 。(4)戎马关山北, 。(5) ,平铺湘水流。(6) ,端居耻圣明。(7)于是宾客无不 ,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8) ,佳木秀而繁阴,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9)临溪而渔,_;酿泉为酒,_。8(4分)班级开展“走进名著”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也踊跃参加。A“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B“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1

5、)我选择_句,简述一个故事情节:_ _ _ _。 (2)写出以上两部名著中任意两个与“三”有关的故事名称。二、现代文阅读(30分)9(15分)一个走运的人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

6、的店里,就被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 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

7、,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

8、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

9、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摘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1)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4分)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第四件事:“我”

10、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2)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3)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加横线词语和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我 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4)“香樟树下”也可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你喜欢哪个标题?请说明理由。(3分)10(15分)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语文的学习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办法之一就是背书。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

11、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了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据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间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

12、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词、句“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

13、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以后再遇到写鸟时,就很少以一“飞”字搪塞了。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再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象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是就更恨当初记得少。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瘐信的“落霞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泽东诗词中也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学家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在不断帝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都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的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作者:梁衡)(1)第段指出语文学习可分三步,请用简洁语句加以概括。每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