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古代诗歌五首》(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30133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5.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古代诗歌五首》(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古代诗歌五首》(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古代诗歌五首》(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古代诗歌五首》(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古代诗歌五首》(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古代诗歌五首》(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古代诗歌五首》(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岳 杜甫,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陈子昂(约公元659700)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进士,官至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他是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官至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有杜工部集。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杜甫与“诗仙”李白齐名 ,世称“李杜“。李

2、白的诗歌浪漫、飘逸、豪放,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歌沉郁凝重,是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登幽州台歌写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黄金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

3、诗篇。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向前看,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明君,想到,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远大,悲伤的样子,眼泪,1、“独怆然而涕下”写出了什么? 2、“独”有什么作用? 3、赏析第一句和第二句诗。 4、诗人的形象是什么?,(神态描写)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从时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铺垫。,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的诗人形象。,天地人三位一体,创造出辽阔幽远、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那些品行端正、富有治国才能

4、的知识分子处处遭受打击的现实,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独悲愤的心情。,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整体把握: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诗人“望”见了什么?,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