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28158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考试形式:闭卷 试卷总分:5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题号一二合分120212223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计20分。)1、2017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举办518国际博物馆日暨“书香传递、文化共享”图书捐赠活动。据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18日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呼吁市民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

2、人群应该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2、盐阜先民们在古老的盐阜平原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在东台溱东开庄遗址就发现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遗迹,并出土了石斧、玉凿、陶鼎、陶豆、陶罐、陶盘以及众多的器物标本。这一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约相当于( )A、元谋人时期 B、北京人时期 C、河姆渡时期 D、尧舜禹时期3、概括历史主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请你为下列图片确定一个适当的主题( )A生产工具的变革 B生活工具的变迁 C人类社会的变迁 D我国的农耕文化4、2017年4月4日举行的轩辕黄帝公祭典礼,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始祖黄帝的崇敬与感恩之情。下列人物中与黄帝一起被尊奉

3、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A炎帝 B尧 C舜 D禹5、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古代的哪一古代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6、学史可以知兴替,从夏商两代的覆亡教训中,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A.要重视教育 B.要重视发展经济C.要勤政爱民 D.要通过改革增强国力7、12月3日,来自江苏农行的技术能手王东云登上央视一套“挑战不可能”舞台,挑战听音点钞项目,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古已有之,它体现了工匠对极致和品质的不懈追求。右图两件体现这种精神的器物应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4、 C.周朝 D.秦朝8、元旦,同桌去南京历史博物馆参观,其中有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了他。此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这种文字是(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9、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它们最早出现于( ) A原始社会 B战国后期 C春秋晚期 D史前时期10、学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A. 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B. 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C. 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D. 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11、9月28日,东台

5、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中小学养成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精神。为此,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行为规范来约束同学们的言行。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领域中,与学校做法较为接近的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C兵家D法家12、“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下列思想与“国之命在人心”内涵基本一致的是(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13、近日,“2017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年会暨董子学院年会”在衡水学院举行。董仲舒因出谋划策而受到汉武的重用,他最主要的谋划是( )A.提出“罢黜百家

6、,独尊儒术”的主张 B.提出“移民实边”的策略C.提出主动出击匈奴的策略 D.提出“罪已诏”的主张14、初三文言文陈涉世家一文中,陈涉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秦末农民大起义浪潮冲击下,强大的秦朝很快走向灭亡。下列与这场起义爆发原因无关的是( )A.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B.徭役沉重 C.赋税沉重 D.刑法严酷15、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A. 派张骞出使西域B. 设置“十三州部”C. 颁布“推恩令”D. 反击匈奴16、右图是小王国庆期间在成都某地旅游时拍到的照片,其中的文字是:“继禹大业谋

7、福为民,父作子述普利群生”。他到的景点应是()A.都江堰 B.淮河 C.灵渠 D.黄河17、诗人胡曾在流沙一诗中这样写道:“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下列政权不属于诗中“七雄”之列的是()A.秦 B.楚 C.齐 D.晋18、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19、三国时,第一个称黄帝的是()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20、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以下哪一著名战役与上述故事有关?( )A城濮之战 B巨鹿之战C官渡

8、之战 D赤壁之战二、非选择题(本题3小题,第21题9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1分,共计30分。)21、历史能够教给我们许多知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丰富的畅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夏姓同学说:“我很幸运,我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同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被谁所灭? (2)齐姓同学说:“我太自豪了,齐家人成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这位霸主是谁? (3)李姓同学说:“太棒了,李冰父子修建了一座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此水利工程是什么?当时发挥了什么重大作用。 (4)孔姓同学说:“我们孔圣人太了不起了,竟然走上了世界。”“孔圣人创立了什么学派?他

9、的言行被记录在哪一著作中? 22、改革和统一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1)据材料一回答:“商君”是谁?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商君的做法和“始皇”“并天下”有何关系? 【材料二】 (2)据材料二回答: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在政治上创立了什么制度?为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他又采取哪两项措施?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

10、传(3)材料一、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 23、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摘自人教版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目前,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已由成立之初的36个国家级商协会会员发展到75个国家的91个国家级商协会成员。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成立两周年系列活动日前在京举行。在合作发展大会上,与会中外嘉宾探讨了商协会组织如何

11、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项目合作,实现协同发展。摘自12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1)材料一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条道路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初一历史试卷答案一、BCDAA CBACA DCAAC ADBBD二、21、(1)汤2分(2)齐桓公2分(3)都江堰1分;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2分(4)儒家;论语2分

12、22、(1)商鞅1分;措施: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1分;奖励耕战1分。改革使秦国成为最富强的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2分(2)郡县制1分,统一货币1分、统一文字1分。(3)材料一持否定态度,材料三持肯定态度。2分23、(1)张骞出使西域2分。西域都护1分。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2分。(2)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打通了“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2分(3)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价值是: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围绕其中任意一点展开表述即可。本题若仅从中国或沿线国家一方的角度回答最多只给一半的分。4分认识不够深刻全面,没能做到内心外行,表率化人。对照党章和焦裕禄等先进模范典型,感觉自己对党性锻炼标准不高、要求不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