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形象讲含解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27452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形象讲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形象讲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形象讲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形象讲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形象讲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形象讲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形象讲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形象讲目标1.了解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语言与形象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2.熟练掌握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语言与形象类试题答题技巧。讲考点考点一: 鉴赏语言【高考典例】1、【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早上五盘岭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

2、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该题考查诗歌的炼字,即赏析某字的妙处。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3、解答该题,首先读懂该句诗写的内容,细细揣摩该字用来表现的对象是什么,该字能表现其什么特点,有什么效果。答题步骤:第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意境;第三、点出该字有无修辞,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四、点明效果。如“斗”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答案】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

4、趣。【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因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字或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考生对全诗的整体把握程度。对于这类题目,考生要从该字或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及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两方面结合考虑。本题要抓住诗歌内容来分析。2、【2017年高考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

5、公鉴裁精。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答案】BE【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注意易错点:意象错误+情感错误+手法错误。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

6、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答案】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2分)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2分)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2分)【解析】“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再表述其作用、效果: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也显示出来考生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借此强化作者的喜悦之情。【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答题重点:诗句翻译+情感主旨。【考点精解】考纲要求能够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既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

7、,也是一个主要的鉴赏方法。说它是一个重要内容,是因为高考就这方面本身会直接设置试题,说它是一个重要方法,更是因为通过鉴赏语言能够帮助我们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歌形象和意境!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命题规律】高考鉴赏诗歌语言大致可分为鉴赏字、句、风格,也就是通常说的“炼字”“炼句”“语言风格”。其中“炼字”“鉴赏诗句”是高考的热点,语言风格类试题,渗透在鉴赏诗歌意境、赏析诗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等考点之中,呈现一种综合性的命题趋势。鉴赏语言类试题可单独设题,也

8、可将该考点与鉴赏诗歌的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2018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技巧点拨】1熟悉高考,把握规律。历年高考炼字类题目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炼字类试题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考查频率,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2多读勤练,拓宽知识面。中国古典诗歌量多面广,而学生在整个高中学习阶段所接触到的诗歌数量却是有限的,因此在要平时复习中多读勤练,一方面增加对古典诗歌知识的储备,一方面增强应试能力。3用好课本,提升能力。高考诗歌鉴赏命题取材于课外的材料,不直接取材

9、于课内,但其解题的依据、方法,乃至于技巧都存在于课内,所以课本古诗词中的复习也很重要,一方面,通过对课内诗词的复习,总结炼字类题目答题规律;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文化的积累,是对文明的吸纳,惟有“得法于课内”才能“得益于课外”。4掌握鉴炼字类题目解答方法:(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2)了解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对某字进行赏析。或请谈谈某字的表达效果。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

10、为什么?(3)掌握解题思路:将所炼之字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联系全诗的感情或主旨分析。掌握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该词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5掌握鉴赏析诗句类题目解答方法:(1)关注诗句在诗歌的位置,分析结构上的作用:首句多为渲染氛围,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中间多为承上启下的作用;尾句以热情议论句作结多为点明主旨情感,若以景作结,则是为了收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2)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比

11、如,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3)掌握一般答题步骤:简析句意,明确手法。联系全诗,分析作用、效果(意境、情感)。分析表达的主旨、情感。6掌握鉴语言风格类题目解答方法:(1)了解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2)掌握解题思路这种题型要求品味整首诗歌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

12、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3)掌握答题步骤与要领: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或结合全诗分析;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积累古典诗歌语言风格鉴赏常用词语: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等等。【跟踪训练】1、【18届河南省商丘市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凝香斋曾巩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13、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注】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潮畔。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香炉:香炉峰。(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A. 该诗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句展开。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不知”只因“景最幽”,俯仰其间,心神愉悦。B. 颔联写曾巩任职齐州,身闲无事,手持酒杯,临风赏月;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他不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C. 任所济南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颈联上句湖光,下句泉水。纯静的湖水白云驻足,让人心灵清醒明澈;泉底砂石如玉,清寒

14、的泉流冲激,悦耳清幽。D. 炼字精警,颇具匠心。“醒”“鸣”“清”“漱”四个动词使意境灵动。诗句声形色兼备,景情理俱在,让人顿生赏湖景、观流泉的雅兴。E. 尾联归结全诗。置身如此令人向往的境界,潜心书史,其清幽意境与高雅情趣让诗人疑是在庐山香炉峰的景物绝佳处。愉悦之情,如超脱世外,暗含辞官归田之念。【答案】 BE【解析】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主要考查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B项“他不关心政务、醉心自然风物”属误读,“身无事”是因齐州大治。E项暗含辞官归田之念属臆测,于文无据。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

15、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2)后人多认为此诗诗眼为首联中的“幽”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诗眼“幽”,总揽西斋景物特征。其一,大明湖畔的西斋,地处幽僻之处,实为清幽境界。悠游庭斋,临风玩月,乐而忘身乃一地方诸侯。身为齐州知州,政通人和,丰收有望,才有闲情探幽揽胜;其二,湖水清幽,白云驻足,好鸟幽鸣,泉清见石,寒流激荡,好不让人留恋喜爱。可谓幽景寄幽情;其三,悠游之余,潜心书史,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更是显得情趣高雅、心境清幽。全诗无不紧扣诗眼“幽”展开意境。 2、【18届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高三12月联考】阅读下面的一首汉诗,完成下列小题。秋风辞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注:刘彻即汉武帝,公元113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闻南征将士喜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