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高中化学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过关检测鲁科版必修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26804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春高中化学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过关检测鲁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春高中化学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过关检测鲁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春高中化学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过关检测鲁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春高中化学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过关检测鲁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春高中化学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过关检测鲁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春高中化学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过关检测鲁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春高中化学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过关检测鲁科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第3章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只能以共价键形成碳链,不能形成碳环D.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可存在碳碳单键,也可以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答案:D解析:2.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全部被苯基取代,所得物质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对该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其分子

2、式为C25H20B.分子内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该物质光照下可和氯气发生反应D.该物质在Fe粉催化下可和液溴发生反应答案:C解析:该物质只在苯环上有氢原子,具有苯的性质,不具有甲烷的性质,但具有甲烷的空间结构。Fe粉能催化该物质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3.导学号52140109某有机物的结构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能与NaOH溶液反应B.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C.能发生酯化反应D.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D解析: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OOH和CH2OH,能发生酯化反应,能与NaOH溶液反应;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水解反应。4.下列物质中,能与

3、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还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的是()A.乙醇B.苯C.乙酸D.乙酸乙酯答案:C解析:乙醇、乙酸中均含有OH,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苯和乙酸乙酯均不能与钠反应;与Na2CO3反应放出CO2的有机物应含有COOH,只有乙酸符合这一条件,故选C。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答案:C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所

4、以完全燃烧产物为CO2和H2O,A正确;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均为C12H22O11,二者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B正确;CH3COOH分子在水溶液中,COOH电离出H+,CH3不电离,C错误;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浓硝酸、液溴等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6.(2017课标全国,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

5、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答案:A解析:A项,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生成物溶于四氯化碳溶液呈无色,A项正确;B项,乙醇和水分子中都含有OH,可与金属钠反应,但乙醇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性小于水分子中氢的活性,B项错误;C项,水垢的成分是CaCO3和Mg(OH)2,乙酸能除去水垢,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C项错误;D项,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溶于水具有酸性,D项错误。7.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D解析:乙醇与乙酸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A项操作错误;酒精是非电解质,B项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

6、,收集乙酸乙酯的大试管必须是敞开的,不能用橡胶塞密封,否则乙酸乙酯不易收集,且加热造成装置内气压增大易出现事故,C项错误;D项装置正确。8.下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A.蒸馏过滤分液B.分液蒸馏蒸馏C.蒸馏分液分液D.分液蒸馏结晶、过滤答案:B解析:乙酸乙酯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乙酸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易溶于水,乙醇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所以操作是分液;A是乙酸钠和乙醇,乙醇易挥发,所以操作是蒸馏;B是乙酸钠溶液,加入硫酸生成了乙酸和硫酸钠,乙酸易挥发,所以操作是蒸馏,所以答案:是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

7、小题,共52分)9.(12分)现有下列5种有机物:A.苯B.乙烯C.乙烷D.乙醇E.乙酸。(1)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的有。(2)能与Na反应的有。(3)分子在同一平面上的有。(4)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5)常温下能与溴水反应的有。答案:(1)A、B(2)D、E(3)A、B(4)E(5)B解析:(1)与H2加成需有不饱和碳原子,注意乙酸中的不与H2加成。(2)OH上的H原子可与钠反应。(3)乙烯6个原子共面,苯12个原子共面。(4)与NaOH反应的只有CH3COOH。(5)常温下与Br2加成的只有乙烯。10.(14分)乙烯是重要化工原料,其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请回答:

8、(1)在一定条件下,乙烷和乙烯都能制备氯乙烷(C2H5Cl)。用乙烷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的类型是。用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的类型是。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第种方法更好。其原因是。(2)此外,乙烯大量用来生产环氧乙烷,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工艺一CH2CH2+Cl2+Ca(OH)2+CaCl2+H2O工艺二2CH2CH2+O22根据绿色化学的原则,理想的生产工艺是原子经济性好的反应,工艺一的原子利用率100%(填“”,下同);工艺二的原子利用率100%,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工艺更环保,更经济。答案:(1)CH3CH3+Cl2CH3CH2Cl+HCl取代反应CH2CH2+H

9、ClCH3CH2Cl加成反应第种方法得到的产物较为纯净,而第种方法会发生多种副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的混合物(2)=二解析:(1)乙烷的取代反应为多步反应同时进行,不易控制反应进程,难以得到较纯净的氯乙烷;乙烯的加成反应得到的物质较纯净。故第种方法更好。(2)由两个工艺的化学方程式可看出工艺一中有副产物CaCl2和H2O生成,因此原子利用率低于100%,而工艺二中无副产物生成,原子利用率为100%,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工艺二更环保更经济。11.导学号52140110(14分)如图是1831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测定烃类有机化合物组成的装置。瓷管内有烃类样品,经加热分解或汽化后用纯氧气流经过灼热的CuO

10、,在这里烃类物质转化为CO2和H2O,经两个吸收管吸收。已知经过实验测定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上述信息、如图所示装置及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瓷管吸收管吸收管瓷管样品+瓷管吸收前吸收后吸收前吸收后50 g53.9 g100 g102.7 g98 g111.2 g(1)烃类样品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用的氧化剂是。(2)装置中CuO的作用是,吸收管中装的吸收剂是,吸收管中装的吸收剂是。(3)为减少误差,使测定结果更精确,可在吸收管后再连接U形吸收管,内装吸收剂为,其作用是。(4)通过计算确定该烃类物质的最简式是,若该烃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9,写出其结构简式。答案:(1)O2、CuO(2)使碳元素完全转

11、化为CO2无水CaCl2碱石灰(3)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防止实验出现过大的误差(4)CH解析:(1)瓷管内的样品先被O2氧化,没有氧化完全的样品经过灼热的CuO再进一步氧化。(2)应先吸收H2O,再吸收CO2。因此先用酸性干燥剂或中性干燥剂吸收H2O,再用碱性物质如碱石灰吸收CO2。(3)如吸收管直接与空气相通,空气中的H2O及CO2也可被吸收管吸收,造成实验误差,因此可再加一个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4)样品的质量为53.9 g-50 g=3.9 g,样品中含H的物质的量为n(H)=102.7 g-100 g18 gmol-12=0.3 mol,含C的物质的量为n(C)=111.

12、2 g-98 g44 gmol-1=0.3 mol,且C和H的质量总和恰好等于烃的质量,因此此烃的最简式为CH,分子式可设为(CH)m,13m=392得m=6,分子式为C6H6,可为苯。12.(12分)用石油裂化和裂解过程得到的乙烯、丙烯来合成丙烯酸乙酯的路线如下:根据以上材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验证汽油是混合物的方法是(填编号)。A.测量密度B.测沸点C.将汽油点燃D.闻气味(2)A的结构简式为。(3)丙烯醛(CH2CHCHO)发生加聚反应形成的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4)合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学反应类型是。答案:(1)B(2)CH3CH2OH(3)(4)酯化反应解析:(1)混合物的特征物理性质是无固定的熔、沸点,因此答案应为B项。(2)结合葡萄糖的有关知识,C应为CH2CHCOOH,再结合丙烯酸乙酯的名称和形成,A应为乙醇,合成丙烯酸乙酯的反应类型应是酯化反应。认识不够深刻全面,没能做到内心外行,表率化人。对照党章和焦裕禄等先进模范典型,感觉自己对党性锻炼标准不高、要求不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