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7_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25457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7_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秋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7_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秋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7_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秋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7_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秋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7_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7_119世纪中叶的俄国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基础巩固118世纪早期,沙皇彼得一世颁布法令,允许工场主和商人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他做出这一规定,最有可能是为了适应俄国()A.农奴制度发展的需要B.工场手工业发展的需要C.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D.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解析工场主购买农奴,就是为了获得在工场做工的劳动力。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B2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力作,它反映出当时的俄国()A.水上交通运输发达B.沙皇重视发展国内交通C.工业革命还

2、未展开D.交通运输水平十分落后解析19世纪的英、法等国已广泛使用汽船,俄国仍靠纤夫拉帆船,这说明俄国的交通运输十分落后。答案D3观察下图,起义者的目的是()十二月党人起义A.要求沙皇废除农奴制B.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C.要求沙皇加强农奴制D.要求沙皇推行全面的改革解析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武装起义,试图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但遭到了残酷镇压。答案B419世纪,俄国地主们说:“买打谷机要花钱,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但农民的劳动却不用花一分钱。”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农奴制在19世纪的俄国依然盛行B.19世纪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阻碍C.在农奴制下农奴主占有农奴的劳动成果D.

3、19世纪俄国农奴使用的劳动工具非常简单解析俄国的地主们宁愿使用农奴劳动,也不愿购买机器,这表明农奴制阻碍俄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俄国技术的革新。故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B5某班同学在对克里米亚战争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具有明显缺陷的是()A.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局部性的国际战争B.英法阻止俄国的扩张有一定的正义性C.俄国在战争中失败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D.战争失败使俄国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解析从克里米亚战争的交战双方来看,无论英法还是俄国,都是为了扩张权益,它们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答案B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由于战争,国内劳动力、生产工具和耕畜大为减少。征集新兵使

4、国民经济丧失劳动力10%以上。因征用和瘟疫,耕畜减少13%。商业进出口锐减。在出口的农产品中,谷物减到1/13,亚麻减到1/8农业和工业的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地主对农民的残暴压迫和勒索有增无已。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2)根据材料,分析“战争”给俄国造成的影响。参考答案(1)克里米亚战争。(2)社会经济遭受沉重打击;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

5、勤远略。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材料二战争的失败,使俄国人又一次体会到自己同欧洲强国之间的差距。知识界、工商界甚至包括一些身居要职的官员,都纷纷起来指责影响工业化进程的封建农奴制度。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下,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这样,在俄罗斯施行了近五个世纪的农奴制被废除了。继农奴制改革之后,沙皇政府又先后进行了地方机构、市政府、司法、军事等一系列资产阶级的改革。1867年之后,俄国从农奴制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据大国崛起解说词等整理(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俄两国改革的相同点。(2)根据材

6、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和农奴制改革在变革政治体制上有何差异。试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思想、经济原因。参考答案(1)相同点:原因:对外战争失败;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内忧外患);方式:都是封建统治者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目的:摆脱危机,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内容:都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影响:都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答出三点即可)(2)差异:洋务运动改革仅局限于“器物”层面;而俄国的改革则深入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层面(上层建筑层面)。原因:思想: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封建观念根深蒂固;俄国地处欧洲,人们受启蒙思想影响,有一定的民主思想基础。经济: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已开始进行工业革命,资

7、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则产生于洋务运动兴起之后。能力提升117世纪,俄国确立了农奴制度。19世纪中期,农奴制依然在俄国盛行。下列对农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农奴没有人身自由B.农奴有一定的生活资料C.农奴要依附于领主生存D.农奴没有任何生产资料解析农奴虽然没有人身自由,但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他们除了耕种领主的土地之外,还有自己的份地需要耕种。因此,D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符合题意。答案D2在“十二月党人”被沙皇流放时,他们的妻子毅然接受沙皇提出的苛刻条件,跟随丈夫远赴西伯利亚,这些妻子们因此受到歌颂,下图就是相关的作品之一。导致“十二月党人”被流放的直接原因是()十

8、二月党人的妻子A.对俄国的社会现实不满B.提出向西方学习的要求C.举行起义要求推翻专制D.同情俄国农奴们的处境解析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试图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度,结果遭到残酷镇压。此后,他们大多被沙皇政府流放。答案C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们从法国取道海路回到俄国。皇家禁卫军第一师在奥拉宁鲍姆登陆,听副主教杰尔查文吟咏感恩赞美诗。祈祷时,警察冷酷无情地殴打着试图接近排列成行的军队的人们。这给我们留下了回到祖国时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印象。最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卫兵队的伴随下出现了,他骑在一匹漂亮的栗色马上,手执一把出鞘的剑,他准备在皇后面前放下这把剑。我们都高兴

9、地看着他。然而,就在那时,一个农民几乎是在他的马底下穿过了街。皇帝催马前进,握着出鞘的剑冲向那个正在奔跑的农民。警察也用棍棒攻击那个农民。我们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背过脸去,替我们敬爱的沙皇感到羞愧。那是我对他的第一次失望;不自觉地,我想起了一只猫,它转变为一个美人,不过,却不能看见一只老鼠而不扑向它。单世联论文化观念与文化生产材料二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

10、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有用的一课。D.M.华莱士俄国(1)材料一中,“从法国取道海路回到俄国”的人为什么会产生“不快的印象”和“替沙皇感到羞愧”?为改变这种状况他们采取了什么重大行动?(2)材料二中,“我们与文明的这场斗争”指的是什么?什么历史事件验证了材料二的预测?(3)材料二中,“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有用的一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目的?参考答案(1)原因:参加对拿破仑战争的军人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刻印象,吸收了当时法国的自由主义思想和激进思想,并深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对沙皇的专制统治产生不满。行动:1825年发动了旨在推翻沙皇专制和废除农奴制度的“十二月党人起义”。(2)斗争: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将与工业发达的西欧国家发生冲突。事件:克里米亚战争。(3)希望遭受打击的俄国统治者认识到:只有废除农奴制度,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才是俄国的出路。认识不够深刻全面,没能做到内心外行,表率化人。对照党章和焦裕禄等先进模范典型,感觉自己对党性锻炼标准不高、要求不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