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4课件鲁教版必修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22777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4课件鲁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4课件鲁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4课件鲁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4课件鲁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4课件鲁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4课件鲁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4课件鲁教版必修3(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活动 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一、了解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一般过程 1.背景:区域出现人口盲目增长、资源供需失调、环境恶化、 区域发展差异加大等问题。 2.实质和目标 (1)实质:从区域角度,协调好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2)目标: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好的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3.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内容和步骤,思考讨论区域开发与整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提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二、活动实例以我国西部开发与整治为例 1.确定研究的地域范围,以开展开发和整治的各项活动。 2.确定研究的主题并收集资料。 3.资料的整理

2、与分析:分类整理,综合分析、对比分析,归纳区域的基本特征。 4.总结区域特征,揭示区域存在的问题。 5.对比分析和相关借鉴,寻找一条适合本地的开发与整治之路。 6.综合整治的措施:包括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国家的具体政策。 7.分组讨论。 思考讨论归纳区域特征时,需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提示:总结区域的特征一般从自然环境、资源、人口、城市、产业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探究 区域开发与整治的步骤以西部地区为例 主题活动 材料 西部大开发地域范围图。,结合材料探究: (1)依据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以把全国分为哪几个经济地带? 提示: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经

3、济地带。 (2)西部大开发的地域范围就是我国西部经济地带的范围吗?为什么? 提示:西部经济地带包括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10个省级行政区。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包括西部经济地带的10个省级行政区外,还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故两者的范围是不同的。 (3)请以西部地区为例,说出区域开发与整治的步骤。 提示:确定西部开发与整治的地域范围确定研究主题并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总结特征,揭示问题对比分析和相关借鉴综合整治措施分组讨论,撰写专题报告。,名师精讲 以我国西部开发与整治为例,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的步骤,确定西部开

4、发与整治的地域范围内蒙古、陕、甘、宁、青、新、川、渝、黔、滇、藏、桂 确定主题,收集资料主题:如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收集资 料的方法:查阅书刊、上网查询、收看(听)新闻 整理、分析资料列表比较西北、西南地区生态环境的差异, 总结特征,揭示问题列表比较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优势与劣势, 对比分析和相关借鉴借鉴其他区域或国外的相关经验 综合整治的措施, 分组讨论确定各组的研究主题,撰写专题报告,典例剖析 【例题】某校地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研究。 研究课题:区域和发展规划 研究思路: 阶段 阶段 阶段 读图认识什么是不同尺度的区域,确定研究区域收集图文

5、资料,分析该区域的自然特征研究该区域的优势、不足,扬长避短,发展优势 研究结论: 阶段成果: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三山夹两盆,风力作用大;河流稀少,冰雪孕育;山地牧场,繁花似锦;大漠孤烟,黄沙漫漫。 阶段成果:,(1)依据研究阶段成果,推断该区域为图示区域中的 地区。(填代号) (2)请你推断该地理学习小组得出阶段成果所必须使用的有关地图名称。(至少答出四种地图) (3)依据研究思路,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帮助该小组完成研究阶段成果:该区域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是什么?不利条件是什么?其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解析:1.读图析图:第(1)题,“深居内陆”“三山夹两盆”等是

6、关键信息,据此可以判断该区域为甲(新疆)。第(2)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新疆位置图远离海洋,新疆气候分布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新疆地形图三山夹两盆,新疆河流分布图河流稀少,新疆植被分布图山地牧场。第(3)题,根据研究思路,阶段的研究成果应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可从发展特色农业的角度归纳。 2.思路展示:(1)首先,应在收集并分析区域资料的基础上,评价区域发展的条件,进而探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2)其次,研究性学习是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基本能力要求,应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答案:(1)甲 (2)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新疆地形分布图;新疆气候分布图;新疆植被分

7、布图等。 (3)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特色农业。 延伸思考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提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干旱、沙尘暴等问题。,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是在区域出现人口盲目增长、资源供需失调、环境恶化、区域发展差异加大等问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不属于区域开发与整治背景的是( ) A.人口盲目增长 B.环境恶化 C.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D.区域发展差异加大 2.有关区域开发与整治实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从区域角度,协调好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B.合理利用区域资源,获得较好的经济效

8、益 C.尽可能地开发利用区域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D.限制工业的发展,以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解析:第1题,区域开发与整治是在区域出现人口盲目增长、资源供需失调、环境恶化、区域发展差异加大等问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第2题,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实质是从区域角度,协调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答案:1.C 2.A,洞庭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某中学地理小组欲研究其面积的变化情况,搜集了以下资料,据此完成第34题。 材料一 洞庭湖年输沙量。,注:“四水”是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条河流,材料二 洞庭湖面积变化统计图。,3.该小组研究洞庭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

9、合理的是( ) 泥沙淤积 南水北调 气候变暖 围湖造田 A. B. C. D. 4.为改变洞庭湖面积萎缩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有( ) 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是“四水”流域 建设长江下游地区防护林 开展退耕还湖工作 疏浚河道和湖底泥沙 A. B. C. D. 解析:第3题,由图表可知,洞庭湖的面积和容积逐渐变小,一方面是由于输沙量较大,泥沙淤积问题严重,另一方面则是围湖造田造成的。第4题,读图表可知,洞庭湖的入湖泥沙主要来自长江,因此应在长江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其次,退耕还湖、疏浚河湖,也是增加洞庭湖面积和容积的有效措施。 答案:3.B 4.D,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区域调查是

10、为了了解区域的地理特征,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内蒙古地区某高中的学生在学习了荒漠化的相关知识后,打算进行一次调查,目的是分析当地干旱环境是如何形成的,了解当地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 (1)如果你是该次调查的组织者,你将按照怎样的步骤组织调查?请写出调查过程。 (2)调查访问是获取有效信息的最佳途径之一。为及时有效地进行这次调查访问,你认为在调查访问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3)小区域调查的目的是总结区域特征,揭示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你认为总结区域特征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4)分析区域特征,发现区域优势和存在问题的目的是充分利

11、用区域的优势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当地生态环境的治理?,解析:第(1)题,区域调查一般分以下四步:确定位置和范围调查区域背景资料分析原因探讨整治的措施。第(2)题,需要做的准备是拟定调查提纲,准备到相关机构查阅资料时表明身份的证明等。第(3)题,总结区域特征一般从自然环境、资源、人口、城市、产业、历史沿革、文化传统、经济等方面入手。第(4)题,进行国土整治时,要从保护尚未出现问题的区域、对已经出现环境问题的区域进行整治两个角度思考;同时,要从公民意识、法律法规和整治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1)第一步,阅读地图,了解当地的位置、范围和地形。 第二步,阅读中国年降水量图或到气象局查阅当地年降水量,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当地干旱和荒漠化等生态问题的程度和发展趋势。 第三步,结合调查获取的资料,分析当地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第四步,讨论干旱环境下存在的生态问题,并探讨整治措施。 (2)一是拟定调查提纲(包括访问提纲和搜集资料的提纲);二是准备好联系公文、用以证明自己身份的证明等。 (3)自然环境、资源、人口、城市、产业、历史沿革、文化传统和经济等。 (4)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综合实施各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