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白露-秋分)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822278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四节气养生(白露-秋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二十四节气养生(白露-秋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二十四节气养生(白露-秋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二十四节气养生(白露-秋分)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二十四节气养生(白露-秋分)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十四节气养生(白露-秋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四节气养生(白露-秋分)(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十四节气养生,白露秋分 上海望族国宾医疗中心,白露之意,白露是典型的秋天节气,从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明显;农历言:“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此时太阳黄经为165度,由于天气已凉,空气中的水气每到夜晚常在树木花草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礼记月令篇记载这个节气的景象“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是说这个节气正是鸿雁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白露养生,难经记载:“人赖饮食以生,五谷之味,薰肤,充身,泽毛。”这是两千年前古人对饮食营养作用的评述。可见饮食的滋养不但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当食物中的营养素(中医称之为“水谷精

2、微”)转化为人体的组织和能量时,更是满足生命运动的物质保证。 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曰“安身之本必资于饮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白露饮食,合理安排饮食可保证机体的营养,使人体的五脏功能旺盛、气血充实,如内经所言:“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即人体正气旺盛时,邪气就没有机会侵袭肌体,自然也就会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体内缺少某些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激素、生物酶、等等就会导致疾病。,饮食与疾病,现代医学研究: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缺少就会引起肝功能障碍;缺少某种维生素就会引起夜盲症、脚气病、口腔炎、坏血病、软骨病等;若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缺少钙质

3、会引起佝偻病,缺少磷脂会引起神经衰弱,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缺铁会引起贫血,缺锌和钼会引起身体发育不良等。 只有通过食物的全面搭配,或有针对性地增加食物成分才能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 中医前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用动物肝脏预防夜盲症, 用海带预防甲状腺肿,用谷皮、麦麸预防脚气病,用水果和蔬菜预防坏血病的记载。,白露防秋燥,白露为典型的秋季气候特点干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我们讲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 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

4、解秋燥多有良效。 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更容易接受。,秋燥防肺病,自古有燥令伤肺之说 ,这个时节的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 ;秋燥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 . 温燥: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 . 凉燥:则见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 无论温燥还是凉燥,其结果都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可表现为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阵发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带血的痰等一系列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干燥症”。,秋燥防肺病,“肺主一身之气,要防治干燥症,关键在于养肺。”入秋后,当温度和湿度发生较大变化或人体遭病毒、细菌感染时,其鼻咽部刚开始先是黏膜皱缩而感觉干燥

5、,继而因充血而有痛感,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由于鼻咽部黏膜表面的蛋白结构发生了变化,气管喉头黏膜发病而咳嗽不止,称为“燥咳”。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酿成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使肺部更受伤。此外,由于肺的功能受到抑制,机体可能出现供氧不足,可造成皮肤瘙痒、毛发枯萎等,还可出现便秘症状。,食疗防秋燥,根据中医“燥则润之”的原则,在出现鼻燥、唇干、咽痛、干咳时,除了要多喝水多吃果蔬、避辛辣食品刺激之外,一日三餐也可适当煮些滋阴养肺的粥来喝;也可视个人症状选则滋补肺阴、清除燥热的食物如:银耳、百合、银杏、莲藕、莲子、菱角等药材或食物.,推荐食疗方法,1、白梨蜂蜜:大白梨1个,蜂蜜50克。

6、将白梨去皮、核,取蜂蜜置于梨心中,放入碗中蒸熟服食,适于秋燥所致的干咳少痰者食用。 2、百合银耳粥:鲜百合50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将百合洗净切碎,银耳用温水发开后,洗净切碎,与大米同煮为粥。滋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适用于干燥秋季食用。,秋分之意,“斗指己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太阳黄经为180度,按旧历说,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秋分特点,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

7、寒暑平。” 在天文学上,则把秋分作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确切地说,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秋分和春分,人的气血一半在外,一半在里;秋分的时候气血从外往里收,春分则气血从里往外走,此季节应该出去活动,有助于气血内外交换。,秋分农忙,常言,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秋分阴阳,秋

8、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阴阳平衡则人健康、有神;阴阳失衡人就会患病、早衰,甚则死亡。所以养生的宗旨是维系生命的阴阳平衡。,什么是阴阳平衡,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 生命里阴阳平衡的含义是脏腑平衡、寒热平衡及气血平衡。其总原则是阴阳协调,实质是阳气与阴精(精、血、津、液)的平衡,也就是人体各种功能与物质的协调。,阴阳平衡的特点、表现,阴阳平衡的四大

9、特点 : 气血充足 、精力充沛 、五脏安康 、容颜发光 。 阴阳平衡的三大表现 : 生命活力强 、生理功能好 、心理承受力强 。 具体就是能吃、能睡、气色好,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应急能力强,对不良情况适应能力好;耐受疲劳强,抵抗一般疾病能力好。,秋分养生,中医也是从阴阳平衡方面出发,将饮食分为宜与忌。有利于阴平阳秘则为宜,反之为忌。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的宜忌,如对于那些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对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分进补;对痰湿体质人应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应忌食辛辣;对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对胃寒的人应忌食生冷食物等。不论是哪种人,其实质

10、都应防止实者更实、虚者更虚而导致阴阳失调。 起居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分养生“五防”,“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天还较热,但夜间已凉意袭人,人们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积极预防疾病。 1、防感冒。 气候变化复杂,早、中、晚室内外温度和湿度相差较大,是感冒最容易流行的季节。 2、秋冻防过头。 “春捂秋冻”,有助于阳气内收,秋天适当地让身体经受寒冷的考验,对机体是一种锻炼,能加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但冻过了头会带来许多疾病,如伤风、关节炎、气管炎、消化道疾病等。,秋分养生“五防”,3、防皲裂。入秋以后,天气逐渐干燥,人的手、脚、脸面若不注意保护就会变得粗糙,皮肤弹性变小,以致

11、产生皲裂。 4、食果防秋痢。秋天瓜果多,带菌多,食用瓜果若不注意卫生,很容易患痢疾,使人腹痛、腹泻、呕吐。 5、防心血管疾病。秋天是心血管病的多发季节,因天气转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心脏血管负担加大,导致血压增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本身血液的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秋分饮食,饮食调养方面要体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做到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方面,中医也是注重调和阴阳的。在食与药的一体营养观中,强调同属天然产物的中药和食物,某些性质,特别是补益或调养人体的阴阳气血之功能

12、本来就是相通的。,秋分饮食,古代医者把乌鸡、羊肉、驴皮、葱、姜、枣等视为阴阳气血之用,或调补胃气之用;而在大量的食谱和菜肴中,又不难发现有很多药材配伍如,枸杞、怀山药、黄芪、茯苓、丁香、豆蔻、桂皮之类。当药食调配得当时,可提高食品保健强身和防止疾病的功效。 中华民族的饮食习惯是在素食的基础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主张食而不偏,量不可过”。,秋分饮食,黄帝内经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古人强调“为养”的基本原则也就是“精细搭配,杂食五谷”。 目前掀起了“五谷为养、修身之道” 。,推荐食谱,五谷糙米粥 【原料】糙米、黑豆、红豆、黄豆、绿豆、青豆、白糖 【做法】 1. 将糙米、黑豆、红豆、黄豆、绿豆、青豆均淘洗干净,分别用冷水浸泡23个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 锅中加入约2000毫升冷水,将所有糙米、黑豆、红豆、黄豆、绿豆、青豆下入,先用旺火烧沸,然后致小火煮45分钟,边煮边搅拌。 3. 待粥软烂后,熄火,加白糖调味,继续焖煮5分钟,即可盛起食用。 【作用】益五脏、养气血、生津液。,推拿手法练习,1、拍法 2、叩法 3、一指禅揉法 4、拿法 5、搓法 6、抖法,谢谢大家!,何海凌 2009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