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变法习题人民版选修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22132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变法习题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变法习题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变法习题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变法习题人民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变法习题人民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变法习题人民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变法习题人民版选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二 王安石变法1下表中两位历史人物的言论,共同指向王安石变法措施中的()人物言论王安石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苏辙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以夺富民之利A.青苗法B保甲法C均输法 D市易法解析:结合材料中的“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以邀倍息”“贷者常苦于不得”及“破富民以惠贫民”可知体现的是变法中的限制高利贷,由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的青苗法,故A项正确;保甲法是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闲时练

2、兵战时入军,与题干不符,故B项错误;均输法是政府设发运使,“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采购物资,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市易法是政府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2从关注民生的角度看,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的目的是()A加强百姓的户籍管理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D增加农民的劳作时间解析:加强百姓的户籍管理是保甲法的作用,故A项错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不属于民生角度的历史作用,故B项错误;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符合关注民生的角度,故C项正确;方田均税与增加农民劳作时间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3王安石制定的“强兵”之法有()设明法科保马法设军器监将兵法A

3、 BC 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设明法科与科举制度的改革有关,因而不属于“强兵”之法,故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保马法、设军器监、将兵法都与军事有关,故正确,所以选择D符合题意。答案:D4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出:“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这说明王安石()A继承了古代墨家的思想B主张读书人要以天下为己任C具有注重实用的教育思想D反对诗赋取士和经义策论解析:墨家思想是立足于小生产者,而不是材料所提到的“天下国家之用”,故A项错误;题干强调实用性,而非强调以天下为己任,故B项错误,C项正确;诗赋与经义也可能实用,王安石对此不一定反对,故D项错误

4、。答案:C5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是()以整顿吏治为中心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给北宋的统治者带来了转机目的都是巩固封建统治秩序A BC D解析: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而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中心。答案:B6王安石是一位理论上的先行者,希望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

5、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司马光争论的焦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王安石为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而推行的措施。(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3)据材料三,指出王安石的教育理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围绕这一理念在科举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王安石主张任用熟于“理财”的人,而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分歧在于要不要“理财”。第二

6、小问,依据教材内容,归纳王安石变法富国之法的内容。第(2)问,从材料中关键信息“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概括即得。第(3)问,第一小问,材料三中“为天下国家之用”,强调注重实用。第二小问,依据教材内容,归纳王安石变法取士之法的内容。答案:(1)焦点:要不要“理财”。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2)原因:宋代商品经济活跃;王安石的思想有前瞻性。(3)理念:注重实用。措施:废除明经科(废除诗赋取士),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基础巩固1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要()A克服危机维护统治B

7、提高军队战斗力C使人民生活富裕 D增加政府收入解析: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根本目的是要维护封建统治。答案:A2在王安石变法中,对农民的春耕、秋收具有明显保护作用的是()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 D均输法解析:青苗法针对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出现的困难分两次借钱或粮食给农户,使之免受高利贷的剥削,所以对农民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故选A。答案:A3有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与之相应的变法措施是()A农田水利法 B免役法C方田均税法 D市易法解析:关键信息是“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A项农田水利法是政府鼓励开垦荒地

8、和修建水利工程。B项免役法是民户向官府交钱,官府雇人充役。C项方田均税法是重新丈量土地,计算税收。市易法是朝廷在开封设置市易务,平价收购市场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贩赊货,按规定收取利息。因而选D项较合适。答案:D能力提升4“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这一材料说明王安石实行募役法的主要用意是()A打击大商人 B增加政府收入C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D打击高利贷者解析:解题时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再结合所学可知,募役法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答案:C5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表述最准确的是()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9、D增加了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解析: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A、B、D三项表述有误。答案:C6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A增加赋税 B澄清吏治C培养人才 D充实边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本题通过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比较,考查学生对两次改革内容的深度理解。答案:B7人们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是()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B市易法、均输法C青苗法、免役法D保甲法、保马法解析:有些变法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例如,青苗法的实施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在推行过程中也存在一

10、些缺陷:一是有些地方官为追求政绩,强制农民借贷;二是利息偏高,成为借贷者沉重的负担。虽然比起高利贷百分之一百甚至几百的利息,半年20%的利息不算高,但对农民仍是沉重的负担。免役法使得那些缴纳一定费用的人能够从劳役中解放出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史书记载,两浙富户交的免役钱是过去的7倍。但是,免役钱对穷人来说是沉重负担,有些人甚至为支付免役钱而家破人亡。答案:C8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推断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A急功近利B动摇不定C反对变法 D用人不当解析:急功近利强调变法求快

11、求强,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可知宋神宗对变法动摇不定,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不能说明宋神宗反对变法,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用人不当,D项错误。答案:B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王)安石曰:“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故也。”光曰:“善得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宋史司马光传(1)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王安石与司马光的论

12、战各自阐述了什么主要观点?为此,王安石采取什么理财措施?(3)如何评价司马光的观点?答案:(1)目的:摆脱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富国强兵和巩固北宋政治。(2)王安石主张“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是“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为此王安石采取理财措施是: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3)司马光认识到王安石变法触及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由于他代表了这部分人利益,故反对王安石变法。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家传集材料二(司马光说)“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

13、造也。”宋史材料三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梁启超王安石评传(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王安石针对“兵”“农”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例)?这两项改革措施分别是为了改变北宋怎样的局面?(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司马光和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3)分析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持这种态度的主要原因和真实意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归纳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第(2)问要从材料信息中得出司马光和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第(3)问要从梁启超的阶级属性及政治主张来分析。答案:(1)“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等。为了改变北宋积弱的局面。“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等。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的局面。(2)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3)主要原因: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变法维新。真实意图:借用王安石变法阐述自己的变法思想。认识不够深刻全面,没能做到内心外行,表率化人。对照党章和焦裕禄等先进模范典型,感觉自己对党性锻炼标准不高、要求不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