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习题人民版选修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22023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习题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习题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习题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习题人民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习题人民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习题人民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习题人民版选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专题二 商鞅变法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A法家政治改革的影响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解析:变法运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适应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需要。答案:B2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据此可知,李悝主张()A精耕细作B奖励耕织C土地私有 D重农抑商解析:根据材料“治田勤谨,则亩益(

2、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可知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采取精耕细作的方式才能增加农业产量,故A项正确;奖励耕织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土地私有制度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商鞅明确主张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不是李悝,故D项错误。答案:A3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指导思想是()A农商并重 B重农抑商C重商主义 D无为而治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指导思想是重农抑商,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答案:B4“孝公用商君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务本”主要是指()A建立县制 B什伍连坐C奖励耕织 D焚烧诗书解析:从材料可知其“倾邻国”“雄诸侯”是

3、“务本”之故,即对农业的重视。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要求。答案:C5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限制特权的是()A“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B“燔诗书而明法令”C“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D“集小乡邑聚为县”解析:“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说明按军功授爵,使贵族阶层失去了特权,故A项正确;“燔诗书而明法令”促进了思想的统一,故B项错误;“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C项错误;“集小乡邑聚为县”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答案:A6有学者认为,商鞅的强国之术堪称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最残酷和严厉的一种,是一次激进的国家主义试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能得甲首一者,赏

4、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级除庶子一人,乃得入兵官之吏。商君书境内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战国的风气,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制度原因造成虽然容易在短期内奏效,但国家政令的贯彻执行,如果仅能仰仗于予富予贫、予贵予贱以及施用严刑峻法的权力,人民的守法就只能是出于恐惧和贪欲。程念祺商鞅的为人为政和战国风气(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军事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在秦国争霸过程中的作用。(2)据材料二,归纳商鞅法制思想的主要内容,这种法制思想在秦国实行的效

5、果如何?(3)据材料三,说明商鞅的“强国之术”对民风有何影响。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你对商鞅变法历史影响的认识。答案:(1)特点:奖励军功,对杀敌立功者重奖。作用: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在与六国的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2)严刑峻法,邻里连坐。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3)影响:功利之风盛行。认识:使秦国由弱变强,为统一奠定基础;形成重利轻义,好战嗜杀的血腥世风,容易导致暴政。基础巩固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A普遍推行县制B实行连坐法C按军功授予爵位 D奖励耕织解析:推行县制,取代分封制,国君直接任免官员,使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强化了中央集权。答案

6、:A2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B各诸侯国为争霸注重生产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解析:封建制度在战国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答案:A3商鞅变法以农求富,以增强经济实力,下列图片所示内容与之无关的是()解析:由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B项反映的是军事方面的内容,与增强经济实力、以农求富无关。答案:B能力提升4.下列关于下边漫画中政策的表述有误的是()A是商鞅变法时首倡的B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C是历代封建王朝所奉行的基本国策D保护了小农的利益,有利于整个封

7、建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析: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答案:D5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主要适应了哪些阶级或阶层的要求 ()新兴地主阶级自耕农阶层奴隶主阶级商人阶层A BC D解析:解题关键是要抓住商鞅变法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措施不会适应奴隶主阶级的要求,不会鼓励工商业发展,适应商人阶层的要求,错误。故选A。答案:A6根据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状况的了解,A处应填()A铁器牛耕的使用 B“相地而衰征”的实行C各诸侯

8、国的变法 D宗法分封制解体解析:根据所学,春秋战国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为开垦荒地,扩大耕种面积和兴修水利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出现了大量的私田。与之相伴,出现了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剥削方式,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走向瓦解。答案:A7商鞅提出:“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其主张得到秦孝公的支持,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的主要出发点是 ()A增强秦国国力B商鞅的主张符合法家思想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势所迫D借变法打击贵族势力,巩固统治解析:在诸侯争霸的背景下,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以便在争霸中处于优势,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选A。答案:A8

9、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勤奋劳作,努力耕织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英勇善战,争立军功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A BC D解析:商鞅变法时期秦国实行的是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及“燔诗书而明法令”等政策。故符合题意。答案:C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即贵族层、统治者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权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这种庞大的宗族共同体便构成了西周、春秋时期贵族社会最根本的社会组织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庭形态,除了宗法贵族集体大家庭之外,另有庶民、奴隶等个体家庭,但无经济、政

10、治上的独立性,尚被包容于宗法大家庭以及各类共同体(如村社)外壳之中。 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材料二“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休息、居住)者为禁”“始秦戎翟之教(当初,秦国的习俗和戎狄一样),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史记商君列传(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前家庭制度的特点。(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政策导致了家庭制度的什么变化?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庭制度改革对秦国的影响。答案:(1)主要分为宗族大家庭和个体小家庭;宗族大家庭是贵族社会最根本的社会组织;家庭关系复杂;个体小家庭尚未取得独立地位。(2)变化:个体小家庭取代集体大

11、家庭(分解大家庭、分居立户),家庭结构更简单。影响:移风易俗,保证国家租税收入和赋役征派,促进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推动秦国崛起。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商君书材料二商鞅是历史上提出和实践“法无等级”的第一人。商鞅提出“法无等级,法不阿贵,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他为了让民众都懂法、信法,出奇招,“南门徙木”,重金买“信”。摘编自鲁力谈商鞅变法(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商鞅的强国理念及实践效果。(2)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成效显著的原因。答案:(1)理念:农战兴国;轻罪重罚(严刑峻法)。效果:秦国国力增强,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取信于民;法无等级(法不阿贵)。认识不够深刻全面,没能做到内心外行,表率化人。对照党章和焦裕禄等先进模范典型,感觉自己对党性锻炼标准不高、要求不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