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一酝酿中的变革习题人民版选修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22011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一酝酿中的变革习题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一酝酿中的变革习题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一酝酿中的变革习题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一酝酿中的变革习题人民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一酝酿中的变革习题人民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一酝酿中的变革习题人民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一酝酿中的变革习题人民版选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专题九 戊戌变法一 酝酿中的变革1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决定性因素为()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B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D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由于特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妥协性,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上层,

2、他在宣传变法主张时,不敢公开打出自己的旗帜,而是借助于儒家思想,这就形成了他思想的特点。答案:D2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有了新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内因有()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中国无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A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的爱国救亡运动。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新”,并且从内因来找,所以排除;与史实不符。答案:B3近代竹枝词反映了历史的变迁。“陆家宅辟轧花场,土法泽机迭改良。人力终输蒸汽力,天然淘汰慨乡庄”。该竹枝词记载的史实最早应出现于(

3、)A19世纪二三十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C19世纪八九十年代 D20世纪初期解析:材料中“土法泽机迭改良。人力终输蒸汽力”表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B项正确。答案:B4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培养实用人才 B创办新式学堂C变革科举制度 D实行政治民主化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新思想,题目中谈到的是变法重在人才教育和官制,所以作者强调的是政治层面,正确选项是D项。答案:D519世纪末,中国的近代化出现新内容,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导致这种转变的内在原因是()A帝

4、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解析:解答本题时紧扣“内在原因”,通过排除法分析,A、B两项是外因,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创建于1905年,在当时还未出现。答案:C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近代企业发展情况统计表时间类别厂矿数资本额 (千元)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甲午战前商办534 70422. 4官督商办、官办1916 20877.6甲午战后商办6312 46570官督商办、官办185 34530据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整理材料二据统计,19世纪末,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

5、,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材料三19世纪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办有一家机器面粉厂,他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1)材料一中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近代企业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政治上产生了什么影响?(2)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答案:(1)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出现一个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影响:民族资产阶级要求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2)一是无法与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竞争,随时有

6、破产和倒闭的危险;二是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基础巩固1以中学比附西学是晚清“西学东渐”中常见的现象。下列著作中,最能体现该现象的是()A四洲志B天演论C孔子改制考 D文学革命论解析:四洲志是清代中期的著作,没有体现以中学比附西学,故A项错误;天演论是晚清时期全面翻译西方的著作,不符合题干中“以中学比附西学”的要求,故B项错误;孔子改制考是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将中国儒家思想同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的产物,因而符合“以中学比附西学”的要求,故C项正确;文学革命论是民国时期的著作,故D项错误。答案:C2鉴于“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康有为提出“非易其衣服,不能易

7、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其“改易服饰”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社会思想的近代化B增强民族自我意识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解析:从材料“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可见康有为的“改易服饰”是为变法新政服务的,选择A项。答案:A3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解析: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挽救民族危机,维新派、革命派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分别提出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8、的主张。B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D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A在甲午战争之前。答案:C 能力提升41894年夏历七月,御史安维峻弹劾康有为“非圣无法,同少正卯,圣世不容,请焚新学伪经考,而禁粤士所学”。这是因为此书()A否定了孔子圣人的地位B动摇了顽固派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C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D批判了专制主义的君主制度解析: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说明几千年以来人们信奉的儒家思想不是孔子开始提出的思想,是后世不断修订的,并没有否定孔子的圣人地位,相反康有为把孔子奉为改革的先师,故A项错误;新学伪经考动摇了长期以来的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因此也就动摇了顽固派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因此遭到他们的攻击,故B项正确;在

9、新学伪经考中并未直接批判封建的伦理道德,故C项错误;新学伪经考并没有对君主专制进行批判,且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B5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主张通过“商战”,发展民族工商业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提倡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提出了维新变法的施政纲领ABC D解析:早期维新派尚未提出维新变法的施政纲领,排除,答案为A。答案:A6“和议将定,时适会试之年,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以万数千计,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上述事件发生于()A1894年 B1895年C1898年 D1901年解析:“和议将定”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以万数千计

10、,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是指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发生在1895年,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7梁启超变法通议说:“夫政法者,定国之本也故今日之计,莫急于改宪法。必尽取其国律、民律、商律、刑律等书而广译之。”此材料主要意在()A推进中国法制改革 B推进共和宪政建设C推动公民参政议政 D广泛借鉴外国法律答案:A8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A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家)B对外赔款量(单位:千万两)C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D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解析:洋务运动在1895年甲午战争后已经破产,因此不会出现1907年前后的增长,故A项错误;对外赔款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11、,特别是1901年辛丑条约赔款数量前所未有,与该图统计不符合,故B项错误;1898年百日维新前,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社团大量建立,1905年开始的预备立宪掀起立宪风潮,立宪派政治团体大量建立,故C项正确;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增加,清政府对外贸易顺差值应该是不断减少,与该图统计不符合,故D项错误。答案:C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谭嗣同仁学材料二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

12、天演。吴汝纶天演论序材料三图1 孔子改制考封面图2 北京强学会旧址图3 时务报(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的异同。(2)结合材料三的三幅图片和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并举例说明。他们的维新变法活动有何影响?答案:(1)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不同点: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2)方式:著书立说;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著书如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组织学会如维新派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如维新派创办时务报中外纪闻等。还有上书,办学堂,讲学等

13、方式。影响: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有为认为,孔子学说被误解、歪曲、篡改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始误于荀学至拘陋,中乱于刘歆之伪谬,末割于朱子之偏安。”谭嗣同认为,儒家的变质始于荀子,继荀子之后败坏孔学的先后有叔孙通、刘歆、韩愈、程朱。宋恕则认为,自汉以来,儒家实亡,此后的所谓儒学实际上是“阳儒阴法之学”。张锡勤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稿材料二康有为把十九世纪末中国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变法维新的思想、愿望和要求,挂上孔圣人的招牌,把孔子说成是“与时变化”、创立“选举”等制,想望“民主”

14、之“太平”,用自己的观点阐释儒家经典,使人们相信,“变法维新”,就是遵循孔子的“立法”,孔子也就成为变法维新的祖师。由于康有为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孔子,奴隶制社会的孔子资产阶级化了。他认识到,与其打倒孔子,反而不如神化孔子,改造孔子,为我所用。“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于是他重搬儒术,利用当时迷信孔子的心理,把孔子乔装打扮,拼命神化。万平试论康有为变法维新的体制蓝图(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等维新派关于儒家学说的主要观点。据此指出这一时期维新派对孔子和儒家的态度。(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是如何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孔子。他这样做的目的和原因是什么?答案:(1)观点:抨击孔子之后的儒家学者篡改了孔子的学说;导致后来的儒家学说严重变质和败坏;汉以后的儒家学说用的是儒家之名,行的是法家之实。态度:尊崇孔子,批判后儒。(2)塑造:康有为等把资产阶级的选举、民主等,都附会到孔子身上;把封建时代的孔子打扮成维新的改革者。目的:想要托古改制,在孔子的旗号下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理念。原因: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这样做可以减少变法阻力;由于中国社会保守势力强大,这样做还可以维护自身安全。认识不够深刻全面,没能做到内心外行,表率化人。对照党章和焦裕禄等先进模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