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园亭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817276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0.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拙政园+园亭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拙政园+园亭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拙政园+园亭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拙政园+园亭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拙政园+园亭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拙政园+园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拙政园+园亭(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拙政园,园亭,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中国四大园林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园林建筑,以亭的变化为多。亭是一种只有屋顶而没有墙的小屋,玲珑轻巧,一般由屋顶、柱身和台基三部分组成。在园林中可点景、观景,又可供人小憩、纳凉、避雨。,1 天泉亭,拙政园 东部之古迹纪念性建

2、筑。亭八角尖攒顶,原先亭内有古井,相传为元代大弘寺东斋遗物,人说此井不枯,犹似天泉,今借以名亭。亭位于芙蓉榭西北的大草坪中,草为紫薇草,浓绿如茵,草坪四周绿树相绕,景物较为疏朗,适宜于游憩、娱乐活动。亭北为缓坡土山,山上广植黑松,以创造平岗松林的风景意境。为配合八角形的亭子造型,建筑内部亦置一只八角形仿古木台,窗格、短墙上也均饰有八角形的图案。在拙政园东部,唯此亭为多边形,因立于空旷之地,此亭体量较大,但从远处看来,仍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景点。,2 荷风四面亭,亭名因荷而得,座落在园中部池中小岛,四面皆水,湖内莲花亭亭净植,湖岸柳枝丝丝婆娑,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亭中有抱柱联:“四面荷花三面柳,半

3、潭秋水一房山。”用在此处十分贴切。动人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使这座岛上的小亭愈发显得多姿多彩,亭亭可人。风吹墙动,绿浪翻滚,清香四溢,色、香、形俱佳。春柳轻,夏荷艳,秋水明,冬山静,荷风四面亭不仅最宜夏暑,而且四季皆宜。若从高处俯瞰荷风四面亭,但见亭出水面,飞檐出挑,红柱挺拔,基座玉白,分明是满塘荷花怀抱着的一颗光灿灿的明珠。同时,小亭四面贴水,位置低平,绰约立于池中央,与高处的雪香云蔚亭相映成趣,是整个水景画面的中心。,3 待霜亭,位于园中部池中东岛高处的六角景亭。循梧竹幽居北侧游路西去,跨过一座三曲平桥,便踏上池中东岛。岛为土山,沿岸用黄石砌成自然式驳岸,小径穿越地势较低的岛南部北部则是陡坡

4、,高处的深树丛中立此一亭,使小岛之景顿生颜色。当年文徵明王氏拙政园记中就记有这一景点,现亭名“待霜”二字便取自碑记。待霜亭所处位置甚佳,东、西、南、北四面隔水与梧竹幽居、雪香云蔚亭、绣绮亭和绿漪亭互为对景,正是:“处处有水处处景,翠竹绿树四相围。”,4 雪香云蔚亭,位于园水池西边山岛之巅,系一古朴雅健的矩形方亭。雪香,指梅花。云蔚,指花木繁盛。此亭适宜早春赏梅,亭旁植梅,暗香浮动。周围竹丛青翠,林木葱郁,绕溪盘行,颇有城市山林的趣味。此小亭高踞一园之上,似乎与云相映,四周植梅多本,冬春开花,冷香四溢,故名。池中山岛,全以自然景为胜,四望一片郁郁苍苍,极有野趣。雪香云蔚亭是主厅远香堂隔水的主要对

5、景,它既是赏景的好去处,又是重要的点景之笔,在拙政园中部的风景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 绿漪亭,又名劝耕亭,位于拙政园中部大荷花池的东北角,东边山岛之背面,小亭又是分隔东部和中部长廊之端头。这里北倚界墙,南瞰水池和东边山岛。亭西沿着池北的土岸,一溜排着的桃红柳绿伴着小路直通西部,靠界墙则是竹林掩映,极富江南水乡的野趣。绿漪亭是这一带唯一的小筑,亭方形攒尖顶,小巧而端方,使人想起水乡路旁的休息小亭。原先东边亭柱上曾挂有一方板刻:“诗经曰:绿竹漪漪。唐张率诗:戢鳞隐繁藻,颁首承绿漪。此处有水、有竹、有鱼,故名。亭西沿池栽植垂柳、梅花、碧桃,花时灿烂如锦,南岸山林屏障,隔绝繁华,北面翠竹丛丛,

6、顺小径西行,但见芦苇摇曳,别有一番乡村风味,故又名劝耕亭。”由此可知,小亭和枇杷园一样,是当初阐发拙政含义的重要景致。,6 嘉实亭,枇杷园内南界墙前一座小亭,取宋人黄庭坚“江梅有嘉实”诗意而名之。小亭为矩形,尽管面积很小,但设计上颇有特色。一是利用其南面界墙的一段作为背景,墙前栽翠竹,点松皮石笋,这是古代园林理论中称的“藉以粉墙为绘也”。其次,为了使游人在亭中细赏这幅竹石小景,造园家在亭南壁墙上开了一个很大的空窗,正好框住后面的青竹美石,空窗的大小、位置均经过周密推敲,使这幅立体风景画呈现出最完美的构图。它的两侧挂有一联:“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乃是集古人诗句而成。亭旁植有多株枇杷,相传为

7、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所栽,点出了小亭及小园的欣赏主题。,7 绣绮亭,枇杷园北边假山上的长方亭。绣绮亭是拙政园中部水池南边唯一的山巅亭台,这里向北可观望大荷花池及水中两座山岛,南看便是洁静的枇杷小园,西边与远香堂互为对景,东向则是海棠春坞等几组建筑。 山下湖石围成的自然形花坛中种植多本牡丹,每当阳春三月,姚黄魏紫,娇艳欲滴,登亭四望红花绿叶,烂漫如锦,正合杜甫“绣绮相辗转,琳琅愈青荧”的诗意,故名。小亭造型很是清秀美丽,四角起翘轻盈又舒展,台座、柱身及屋顶之间的比例恰到好处,充分表现了古典园林小筑之美。,8 涵青亭,又名钓鱼台,位于拙政园东部兰雪堂之西的水池南,紧靠园林南界墙,是一座平面为凸字形的

8、倚壁面水的小筑。据明王心一归田园居记,“涵青”原为水池之名取自储光羲“池草涵青色”之诗句。 此处景观较为开朗,池之北为连片草地,一条石板小路弯曲穿过草地,渐渐斜上高坡,通向进入中部景区的门亭。涵青亭又是连结东部与中部游览路线上的主要观赏对象。由于这一区域以坡地、草坪、花树等自然景观为主,风格比较平和疏朗,于水池对岸,点缀一座平面独特,屋顶多样变化的风景建筑,具有很强的点题作用。特别是这一景区,以动观为主,在曲径上漫步,涵青亭各个侧面的造型能无遗地逐步呈现在面前,确能使游人获得移步换影的美感。,9 得真亭,小沧浪水院西北隅的景亭,二条游廊交汇于此:东北是小飞虹廊桥,南边水廊由小沧浪水阁而来;西向

9、,游廊曲折通向玉兰堂。亭北向,与水中之荷风四面亭遥遥相望,而造型别具一格的香洲又在假山之后大片花木丛中隐现不定。 晋左思有诗云“竹柏得其真”,当年园主借松柏以自喻清高。亭正中,悬有一面大镜,四周山水花木悉映入镜中,颇有“镜里云山若画屏”的境界,自然之真趣于镜中得之。亭子由于要接续廊桥,故于矩形平面之前凸出一个方形小披屋,大亭作歇山顶,小披屋则是攒尖顶,两者相加,使亭的轮廓变化多样。,10 放眼亭,拙政园东部假山上的矩形景亭。其位置在涵青亭正北,隔水池,草地互为对景,两者一北一南,一方一凸,一高一低,一山一水,互对互衬,是中国古典园林灵活应用艺术辩证法的佳例。此区地域开阔,建筑无多,亭下假山土石

10、相间,四周环以河道,形成一不规则的山岛。岛上树木葱郁,小路盘曲,又扼进入中部主景区之要冲,是东部景区的景观重心。因此,立于山巅的放眼亭位置重要,具有很强的点景作用。亭取唐白居易“放眼看青山”诗意而得名。,11 宜两亭,位于游廊南侧的假山上。晚清张氏修筑补园,为了能借赏花园中部的山池景色,便在主厅东侧靠近中部的界墙处垒石为山,山巅构一六角小亭,亭高逾墙顶,放眼东望,可览中部水光山色,而向南看,西部主要的假山亭台景致隔着水池又能完全摄入眼帘。故其名便借用白居易“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之诗意而题作“宜两亭”。我国古园在设计上极重视借景,计成在园冶中总结道,借景有远借、邻借、俯借、仰借、虚借

11、、因时而借等。简洁明了地点明借景主题,使游赏者能立即领悟到艺术家匠心的大手笔当推宜两亭。,12 塔影亭,拙政园西部最南端的临溪小亭。从中部流来的池水经过卅六鸳鸯馆之后,来了一个转折,并突然变窄,成为一条溪流,深深向南流去。两边栽植桃、柳、梧桐等,颇有小溪幽谷的趣味,循廊缘溪南行,可到塔影亭。亭筑于水中,两边小溪相绕,这里是拙政园的最西南处,据说当年园外尚无房屋遮挡,于此可以看到西边北寺塔的倩影,故取唐许棠“径接河源润,庭容塔影凉”之诗意,而名之。(另一说是此亭倒影水中,宛如一座宝塔,故称塔影)亭为八角形,从顶到底及周围窗格均成八角形图案,是园中最精致的建筑物之一。亭旁铺砌了石磴,下可直抵水面,

12、濯足嬉耍,更有如入真涧谷之感。亭南原是张氏住宅进补园的入口,将一条狭长通道处理成别有特色的景区,可见造园家艺术水平的高超。,13 笠亭,在扇亭后的土山上还有一小亭,称“笠亭”。“笠”即箬帽,亭作浑圆形,顶部坡度较平缓,恰如一顶箬帽,掩映于枝繁叶茂的草树中,摒弃了一切装饰,朴素无华。山小亭微,搭配匀称,衬以亭前山水,俨然一戴笠渔翁垂钓,悠然自得。前人曾写词赞道:“花间萝蹬一痕青,烟棱云罅危亭。笠檐蓑袂证前盟,恰对渔汀。红隐霞边山寺,绿皱画里江城。槐衙柳桁绕珑玲,坐听啼莺。”与谁同坐轩和笠亭是两种不同的园林建筑艺术造型,也是在古典园林中较少见的象形建筑。亭、轩结合,浑然一体。,14 与谁同坐轩,小

13、亭非常别致,修成折扇状。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名“与谁同坐轩”。轩依水而建,平面形状为扇形,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鹅颈椅、半栏均成扇面状,故又称作“扇亭”。轩内扇形窗洞两旁悬挂着杜甫的诗句联“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扇亭地处山麓水边,地理位置甚佳,树高而雄,石幢静立,人在轩中,无论是倚门而望,凭栏远眺,还是依窗近视,小坐歇息,均可感到前后左右美景不断。,15 梧竹幽居,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亭, ,俗称“月到风来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此亭外围为廊,红柱白墙,飞檐翘角,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 以往大家所见的亭是圆形,而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方亭。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四个圆洞门既通透、采光、雅致,又形成了四幅花窗掩映、小桥流水、湖光山色、梧竹清韵的美丽框景画面,意味隽永。人站在亭中向外看,犹如四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园林一年四季的风光:南面迎春花代表春天,西面荷花代表夏天,北面竹子代表秋天,东面白墙代表冬天(冬天墙上挂有柱状的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