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爱情心理问题与调适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814594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爱情心理问题与调适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学生爱情心理问题与调适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学生爱情心理问题与调适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学生爱情心理问题与调适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学生爱情心理问题与调适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爱情心理问题与调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爱情心理问题与调适(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大学生爱情心理问题与调适,一、爱情内涵的心理学阐释 (一)爱情的概念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爱情主要涉及生物因素、精神因素和社会因素。男女双方培育爱情的过程,称为恋爱。按进程一般又可以分为初恋期、热期、恋爱质变期(失恋或结合)。,(二)爱情的形式 心理学家(LEE,1974)研究认为,现代青年男女的爱情关系,有六种常见的形式: 浪漫式:将爱情理想化,强调外在美,追求肉体与心灵融合的境界。 游戏式:视爱情如游戏,只求个人需要的满足,不负责任。 占有式:对其所爱,极具占有欲,对方稍有怠慢或忽视,就心存猜疑妒忌。 伴侣式:

2、在缓慢的过程中由友情逐渐演变成的爱情,温情多于热情,信任多于嫉妒,是一种平淡而浓厚的爱情。 奉献式:信奉爱情是付出而不是索取的原则,甘愿为期所爱牺牲一切,不求回报。 现实式:将爱情视为彼此现实需满足,不是理想的追求。,大学生学习心理,(三)爱情三角形 有的学者认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以及承诺(决策、承诺)三部分组成的三角形。 (四)爱情的心理结构 1性心理 个体心理发展是与性的生理发育和性的社会文化影响密切相关的,并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1)异性疏远期。一般在1214岁 (2)异性向往期。一般1516岁 (3)异性接近期。一般从1618岁 (

3、4)恋爱期或爱情产生期。18岁以后,大学生学习心理,2爱情价值观 爱情价值观是人的价值观在爱情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涉及什么样的爱情有意义、什么样的婚恋生活幸福,以及选择什么样的婚恋对象等等问题。由于爱情价值观对爱情行为所具有评价、指导和选择作用,使其在爱情心理中占有重要位置。 3爱情道德观 爱情道德观是个体反映在婚恋中所必须遵从的社会首选规范的观念系统。爱情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特定的交往方式,必定受到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制约,要求相爱双方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爱情道德观对个体婚恋行为起着重要的规范和制约作用。,大学生学习心理,二、大学生恋爱心理及存在的问题,(一)大学生恋爱现象的特点 1普遍性

4、大学生恋爱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是一个永恒的热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低成功率 我们所讲的成功率,是以最终结合即结婚为标准。最终不能结合的恋爱至少对于一方而言是痛苦的。大学生恋爱的成功率不高。 3低年级化 有研究,大学新生入校不久即陷入恋爱漩涡的学生人数并不在少数,大二则是恋爱的高峰期,而到了大三、大四年级,恋爱的学生相比比较理性。 4公开化 以前恋爱的大学生惟恐被别人知道,而现在有些学生恋爱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校园里的各个角落、自习室、图书馆、甚至教室里,大学生成双成对的现象屡见不鲜。 5世俗化 有两种含义:一是大学生恋爱中性的成分增多,二是恋爱的非责任化倾向如不严肃、不认真、游戏恋爱等有增多

5、趋势。,大学生学习心理,(二)大学生恋爱现象的原因 1青春的本性使然 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使大学生恋爱成为一种必然现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都被称为缺失需要,即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的心理健康应付受到损失。而通过恋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因此,失恋才会对大学生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 2社会大众文化的刺激和示范 多种媒体对于恋爱的描写和渲染对大学生有着过多的影响,刺激着学生的性意识和恋爱意识,校园里过多恋爱现象存在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成人社会对大学生恋爱的宽容 中学生谈

6、恋爱被称作是早恋,被学校、社会、家长多方面限制,但作为大学生恋爱,更多的是默许甚至认同,使大学生没有了“该不该谈恋爱”的顾虑。,大学生学习心理,大学生学习心理,1爱情与友情 2学会拒绝 3失恋的痛苦及其调适 ()适当运用酸葡萄心理,对自己无法得到的东西,降低好感和对自己的重要性,调控自己的消极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不要总是责备自己,而是用“还好”、“幸亏”之类积极的暗示语言。如“幸亏现在分手,等以后岂不更糟”?“天涯何处无芳草”。 ()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失恋这件事情转移到自己比较感兴趣、能够分散注意力的事情上去,冲淡内心因失恋而造成的挫折感和压抑感。 ()升华。把失

7、恋的痛苦转化为全身心投入到一项有意义的事业中去,把失恋作为失去自己前进的动力。 ()失恋问题总是令人痛苦,但人的修养和理智要做到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命,失恋不失志。,(三)如何处理大学生恋爱遇到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学习心理,4克服单相思的苦恼 5选择的困境及调适 (1)不知道该不该谈恋爱,这类大学生往往自己还没有介入恋爱,但看到很多同学都在谈恋爱,就产生了自己是否也应该谈恋爱的想法,并产生各种困惑; (2)自己爱上了别人,但不知道对方是否好爱自己,想表白心迹,又怕遭到拒绝,左右为难; (3)对方向自己发出爱的信号,但自己并无意向,却也不知道如何拒绝对方,特别是面对那些好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求爱者

8、,不知如何处理; (4)在恋爱过程中,发现对方并不适合自己,而对方依然爱自己,不知道如何提出分手才会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6避免轻率恋爱现象。,大学生学习心理,(一)处理好恋爱中的几个关系 (二)增强恋爱的责任感 (三)把握好恋爱行为的分寸 (四)避免网恋,三、处理好恋爱的几个问题,大学生学习心理,1爱情与学业 学生应当发学业为主,以事业为重,对大学生来说真正的爱情应该成为激发学习热情、事业发展的动力。如果把爱情与学业对立起来,或因为爱情而荒废了学业,则可能会失去未来发展的动力,最终也会失去已有的爱情。 2爱情与人生 爱情是神圣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因此不能被爱情蒙蔽了双眼,把爱情视为生活

9、甚至生命中的唯一,忽视与同学的交往,忽视对周围事情的关注,正确的观点,是要在纷扰恋爱的困境中把握人生的方向,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十分重要。 3爱情与婚姻 爱情是美满婚姻的前奏,但爱情的结果不一定是婚姻。这一事实使大学生备受困扰。健康的心态应是:既要有追求爱情的勇气,又要有承担爱情责任的准备,把爱情的成为自己成长、成熟的财富。,(一)处理好恋爱中的几个关系,大学生学习心理,(二)增强恋爱的责任感,(三)把握好恋爱行为的分寸,大学生学习心理,1“网恋”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超越型的虚幻网恋 超脱型的浪漫网恋 游戏型的欺骗网恋 实用型的现实网恋 精神型的柏拉图式网恋,(四)避免网恋,大学生学习心理,

10、第一,“网恋”需要占去大学生很多的宝贵时间,不但影响学业,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第二,“网恋”双方缺乏真正的了解,也没有任何现实的感情基础,这样的关系是脆弱的,情绪化的,非常容易破裂。 第三,你的网恋对象的身份是隐藏的,有的情况是自己的“恋人”居然是骗钱劫色之徒,轻则失身,重则失去宝贵的生命。 第四,网恋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负担。 第五,有的同学沉溺于网恋中,减少了他们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使他们变得性格孤僻,甚至造成人格分裂。,2网恋带来的危害,大学生学习心理,学生要积极参与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避免沉迷网上聊天消磨时光,避免搞网恋寻找精神依托等不良行

11、为,自觉做到不光顾黄色网站,不浏览不良信息,不侮辱欺诈他人,不轻易约会网友,不沉溺虚拟空间,争做文明的网民。,3如何摆脱网恋,第四节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与调适,求职择业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一方面,就业意味着大学生活的结束,另一方面,就业是步入社会,走向自立,迈向新生活的起点。,大学生学习心理,1注重知识的学习,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1)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2)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 (3)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 2自觉加强能力锻炼和培养 大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包括以下方面: (1)掌握现代信息知识的能力 (2)学习能力 (3)创新能力 (4)团队协作能力 (5)表达能力 (6)适应能力 (7)动手能力 (8)交际能力 (9)管理能力 (10)决策能力,一、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提高择业竞争力的基础,大学生学习心理,(一)正确认识社会 1正确地看待社会就业问题 2认识避免情绪化 3避免消极的人生态度 (二)正确认识自己 1自我剖析 2通过比较来认识自己 3通过咨询来了解自己 (三)做好心理准备 1永远充满自信 (1)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2)要积蓄自信的资本 自信要有扎实的基础、良好的素质做资本,以雄厚的实力做后盾。如果具备了真才实学,就自然会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 2提高受挫承受能力,二、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调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