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及启示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814572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及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及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及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及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及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及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及启示(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 基础及启示,张敏生 浙江林学院,前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发挥学生主体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学生发展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心理互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一 大学生心理互助概述,从广义上说:泛指发生在所有大学生之间 的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等互相帮助的活动。,(一)大学生心理互助含义,从狭义上说:特指受过一定专业心理助人技能培训的学生心理互助员(如班级心理委员),在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同学当中开展心理帮助活动。,心理互助实质是一种同伴教育。,心理互助内容主要是大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般适应

2、性心理问题。,心理互助采用的主要技术是倾听与面谈,接受宣泄,接纳与尊重,理解与共情,支持与鼓励,解释与疏导等等。,(二)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特点,自发性 友谊性 相互性 义务性 时效性,(三)大学生心理互助的意义,有利于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乐于助人的优良品格 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助人自助”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二 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现状,(一)大学生心理互助组织类型,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 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小组 学生会心理健康部 班级心理委员 寝室心理联络员(观察员) 其他,(二)大学生心理互助工作的成效,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 提高了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3、的敏锐性 增强了广大同学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 促进了心理互助员自身成长,(三)大学生心理互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定位不明确,开展工作不顺 选拔不规范,基本素质不一 培训不系统,专业知识不足 活动不科学,作用发挥不够 队伍不稳定,上下联系不紧,三 大学生心理互助的理论基础及启示,(一)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 (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简称GS理论),1.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Harris)于1995年首次提出。,GS理论的核心假设,社会化是一种高度情境化的学习模式。个体在家庭内的习得行为与在家庭外的习得行为是

4、两个独立的系统。家庭外的系统最终超越了家庭内的系统,成为人格永久的一部分。,GS理论认为:,同伴群体一旦形成,就成为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场所。个体从群体学习社会文化,形成自己的群体文化。对那些违背了群体规则的个体,同伴会给予严厉惩罚。个体正是在自己的群体中完成社会化。,2.GS理论的启示,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与同辈群体交流,受同辈群体影响明显。 大学生之间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有相近的爱好、兴趣、思想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因此容易沟通交流,便于开展心理互助。 大学生之间的心理互助,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完成正向社会化的过程。,(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西

5、方心理学新思潮。主张心理学必须关心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主观性、意愿、观点和情感。心理学家应该研究对个人和社会有意义的问题,研究人的价值、创造性和自我实现。,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友爱、合作等是人类的本性。渴望得到爱,并把爱给予别人,就会使人产生良好的归属感,感到集体的温暖。(罗格.梅) 当给人提供了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和机会时,人能不断地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人的潜能便能得以实现。(马斯洛)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具有四个核心要素:人的责任、此时此地、个体的现象学、人的成长。(伯格) 人们之间的交流接触极有利于人的正常生活,促进自己与他人的成长和发展。(罗杰斯),2.对大学生心理互助的启示

6、,大学生都充满友爱、富有同情心,都有帮助别人的愿望和行为,也有得别人帮助的心理需求。 给大学生创造一种和谐、互助的氛围,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互助员要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在助人中提升自己。,(三)社会支持与社会交换理论,1.社会支持理论,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外学者开始对社会支持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70年代初,精神病学文献中引入了社会支持概念。现在,社会支持已成为一个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概念。 一般意义上说,社会支持指人们从社会中所得到的,来自他人的各种帮助、同情和资源的给予。,根据文献研究,社会支持的内容可以分为五种:,物质性支持 情感性支持 尊重性支持 信息性支持

7、同伴性支持,社会支持作用机制假设有三种:,主效应模型 缓冲作用模型 动态模型,2.社会交换理论,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理论。它由美国社会学家乔治.霍曼斯创立,主要代表人物为美国的布劳、科尔曼、埃默森等人。,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的六个命题:,成功命题 刺激命题 价值命题,剥夺与满足命题 攻击与赞同命题 理性命题,3.该理论的启示,大学阶段,大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大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心理健康水平就会相应提高。 大学阶段,大学生同辈群体是主要的交往对象,也是主要的社会支持源。 社会支持不是单方面的,它符合社会交换理论、大学生心理互助,具有双方的互惠性,

8、利人利己,促进共同成长。,(四)亲社会行为理论,1.亲社会行为理论相关内容,亲社会行为一词由美国学者维斯伯格(weisberg)首次提出。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有不同的定义。大致有两种倾向:,以拉什顿(Rushton)为代表的广义界定。他们并不考虑行为的动机,只强调行为的目的是使他人受益,这样行为不仅可以是纯利他的,而且行为本身也可以利己。 艾森伯格(Eisenberg)为代表的狭义界定。他们认为行为的动机本身就是纯利他的,完全忽略自身利益,行为的目的是无条件使他人受益。,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三个阶段): 对他人需要的注意确定助人意图阶段意图和行为建立联系阶

9、段,2.对大学生心理互助启示,大学生心理互助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对行为双方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奉献行为。弘扬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对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营造优良校风等等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大学生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亲社会行为,是增强积极情感体验、提高积极情感的最好方法,是克服孤僻、自卑、害羞、嫉妒和社交恐惧等消极情绪的有效途径。,(五)社会学习理论,这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理论,它的创造人是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关于行为的习得过程,榜样示范,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与之匹配的

10、行为,2.交互决定论,三元交互决定论模型,P,E,B,3.自我调节理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 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4.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预期,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5.社会学习理论的启示,观察学习在大学生的行为获得中具有极大作用。心理委员的榜样作用,能引导和造就一个榜样网络,加速学生之间的心理波及,促进学生的良好心理互激。 营造团结和谐、民主宽松

11、、平等宽容的良好心理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行为。 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能促进大学生心理互助行为的进程与坚持。,(六)来访者中心疗法,这是由罗杰斯于20世纪4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与咨询方法。,1.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基本内容,来访者中心疗法主要观点是任何人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成长的潜能。只要给来访者提供适当的心理环境和气氛,给来访者无条件积极关注,他们自己就能产生自我理解,最终成为完善功能的人。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主要特征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问题”为中心;在咨询过程中,强调咨询者与来访者都要全然的投入,咨询者是来访者的友伴,以一种真挚、尊重、信任、了解和温暖的态度陪伴着来访者,让他在毫无焦虑的情况下,自由表达此时此地的感受,探讨自己和体验自己。,2.来访者中心疗法启示,心理委员在心理互助中要充分相信受助同学有自我发现、自我帮助、自我完善与自我独立地去解决问题的潜能。 心理委员在心理助人时,要高度重视与受助同学良好平等关系的建立。 心理委员要获得心理助人的良好效果,必须要有良好的助人态度,要做到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要学会同感,努力提高心理助人的技巧与能力。,欢迎批评指正 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