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www.3edu.net)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814543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www.3edu.ne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www.3edu.ne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www.3edu.ne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www.3edu.ne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www.3edu.ne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www.3edu.ne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www.3edu.net)(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仁为本以礼治国,孔子思想,二、政治: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礼治”。,三、修身:“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伦理思想:“仁”,“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对学生喜欢“循循善诱”等。,五、品德:“温、良、恭、俭、让”,孔子:(前551年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我国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检查识记,1论语是一部体散文集,是孔子的和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论语包括学而为

2、政八佾里仁等共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精警诫人。宋儒把论语和合称为“四书”。,语录,门人,再传弟子,20,大学,中庸,孟子,2论语中主要人物孔子,名丘,字,是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春秋时著名的家、家,是家学派的创始人。曾长期聚德讲学,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 人,身通六艺者 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 者尊奉为至圣先师。,仲尼,思想,教育,儒,私人,三千,七十二,俟,音 莫,音 甫,音 哂,音 相,音 铿,音 沂,音 喟,音 雩,音 冠,音,s,m,f,shn,xing,kng,y,ku,y,gun,听读标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

3、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因为,介词。,年纪比你们大,不要,如,连词,表假设。 或,不定代词,有人。 知,了解。,动词,做,闲居,平时,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轻率急忙的样子,比及( b)等到,正道,是非准则。,笑,五谷不熟曰饥,蔬菜不熟曰馑。这里泛指荒年。,指侵略的军队,夹,迫近,形容词活用于名词,勇气,“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方圆,纵横,或者,使动用法,使富足。,至于,等待,“赤!尔何如?”

4、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或者,端:名作动,穿礼服。 章甫:名作动, 戴礼帽,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小官,诸侯相见曰会; 诸侯同朝见天子曰同。,“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同“稀”,稀疏,铿的一声。尔:象声词词尾。,起,放下,通“暮”,何妨,才能,此指为政的才能。,介词短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风,动词,吹风,乘凉。,名作动,弹奏,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5、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长叹的样子,罢了,(yu)赞同,谦让,指示代词,那,同“欤”,语气词。,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 1、鼓瑟希( ) 2、莫春者( ) 3、唯求则非邦也与( ),二、词类活用 1、端章甫( ) 2、鼓瑟希( ) 3、风乎舞雩( )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 5、曾皙后( ),稀,暮,欤,名词作动词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名词作动词 弹奏,名词作动词 吹风、乘凉,方位名词作动词 落在后面,

6、三、文言句式 、毋吾以也: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这一句省略了成份,还原为“毋以吾而不言也。”,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则何以哉,、加之以师旅,5、为国以礼( ),6、尔何如(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要前置, 即“则以何哉”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介词短语后置句,即“以师旅加之”, 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介词短语后置,固定句,四、古今异义(古 / 今) 1、比及三年 ( ) 2、且知方也 ( ) 3、如五六十 ( ) 4、如其礼乐 ( ) 5、异乎三子者之撰 ( ),到 / 比较、紧靠等,正道、正理

7、 / 方向、对方、方法等,或者 / 如果,至于 / 如果,才能 / 写作,研读全文,解决疑问。,本文开头,孔子是怎样鼓励弟子们讲述自己的志向的?(用原文回答) 答:,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是怎样鼓励曾晢讲述自己的志向的?(用原文回答),答: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子为什么笑子路?是不是否定他的志向? 答:,子路说的是国家大事,是一种大英雄、大政治家的事业;但要有文化基础,要有学问修养,不应该那么简单;可他大言不惭,一点都不谦让,自认为很行,孔子才笑他。至于他说的那个治理国家的理想并没有错,孔子并不否定;只是笑他太自满、太轻率。,孔子“

8、吾与点也”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答:,尽管子路、冉求、公西华的志向彼此不全相同,但他们都偏于直接从政治方面着手。但曾皙就不同了,曾皙不讲从政,而是刻画一个场面,描写一个师生暮春郊游的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从富有诗意的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了他的理想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最高境界,集中而形象地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引起孔子的无限赞叹。,、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你认为儒家学派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什么?能否用文中出现过的一个字来概括。,礼是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之一。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婚、丧、祭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

9、德规范等。,礼,、孔子的四个弟子中,你最喜欢的是谁,并说明理由。,孔子墓,分角色朗读课文,四子言志,子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侧重强国),-鲁莽直率,好胜自负。,冉有:,可使足民( 侧重富民),-敦厚谦逊,不卑不亢。,公西华:,愿学焉,愿为小相(侧重礼治),-委婉谦恭,善于辞令。,曾皙:,暮春者“浴”“风”“咏”(教化治国),-从容洒脱,豁达自得。,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千乘(chng)之国 因之以饥馑(jn) B以俟(s)君子 风乎舞雩(y) C端章甫(f) 愿为小相(xing)焉 D夫子喟(ku)然而叹曰 夫子何哂(shn)由也,练习,A,shng,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

10、项是( ) A摄(夹)乎大国之间 比(比较)及三年 B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何伤(妨害)乎 C吾与(赞成)点也 宗庙会(诸候相见)同 D其言不让(谦让) 孰(谁)能为之大,A,比(b):到;比及:等到,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D,智,暮,稀,4下列划线的字词不是名词活用的一项是( ) A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B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C三子者出,曾皙后 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端: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用作动词:穿着礼服;章甫:布制礼帽,名词用作动词:戴着礼帽。,名作动,吹风,乘凉,方位名词作动词,走在后面,D,你一定行的!,6下列各句中的“如”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如(假如)或知尔,则何如哉 B如(至于)其礼乐,以俟君子 C宗庙之事,如(至于)会同 D方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或者,C,7在括号内解释下列句中的“方”或“与”。 A夫子喟然而叹曰:吾与( )点也 B方( )六七十,如五六十 C唯求则非也邦与( ) D可使有勇,且知方( )也,与,赞同,方,纵横,通欤,反问语气词,是非准则,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