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之道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812976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之道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国学之道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国学之道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国学之道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国学之道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之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之道(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3班 黄增和,开坛讲,道为何物?,让我们从一位古老的人物开始.,中文名: 老子 别名: 老聃,李耳,伯阳 出生地: 苦县(今河南鹿邑) 出生日期: 约前571年(待考) 逝世日期: 前471年 职业: 周朝史官 主要成就: 道家学派创始人辩证 法思想、无为而治、性命双修 代表作品: 道德经,老子,伏羲聪慧过人,相传其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育儿女,成为人类的始祖。,伏羲,其实伏羲并非人首蛇身,而是真正的道家的创始人,人首蛇身即是“道”字的原型,用其表示道。,老子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首句,一:这是老子用以代替道这一概念的数字表示,即道是绝对无

2、偶的。 二:指阴气、阳气。“道”的本身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阴阳二气所含育的统一体即是“道”。因此,对立着的双方都包含在“一”中。 三:即是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第三者,进而生成万物。,“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与根源;“道”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事物变化是阴阳两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庄子,中文名: 庄周 别名: 庄周、南华真人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宋国蒙邑(今安徽蒙城县) 出生日期: 约前369年 逝世日期: 前286年 职业: 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信仰: 道家 主要成就: 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及 发扬者系以道为实体

3、的本 体论、万物齐一 代表作品: 庄子,庄子之道,庄子的道”概念极为复杂,有多层含义: 1、“道”即可以是先于万物产生的基础“气” 2、可以是宇宙万物运行变化的规律 3、甚至可以是人自身的一种精神状态。,道家经典,道德经 庄子 黄帝内经 周易,道家的思想体系虽然是以“道”为核心,但其最基本的精神却在“自然”两字。道家哲学是一种以自然哲学为构架的、以“自然之道”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它的本体论、人生观、政治哲学等都无不主张“道法自然”,体现了鲜明的自然主义色彩。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崂山道德经,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蕴含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意义。

4、它首先提醒我们人类不应只知一味地往前走,无限度地追求人文创造乃至财富、成就、功名、利欲,而无视它们所同时带来的消极性和负面影响,看不到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深刻矛盾性。 此外,道家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一直诱导着人们去探索自然和生命的奥秘,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道家的精神,道家思想是非常富有辩证思维的,道家辩证法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辩证法系统之一。但是,道家辩证法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它并非纯思辩的概念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而是一种以社会斗争和人事经验为真正立足点的“实践的辩证法”。正因为如此,道家思想在社会政治生活和个人生活、处世艺术等方面都表现了胜人一筹的辩证睿智,成为一种典型的“中

5、国的智慧”。,道家的风度,在历史上,道家思想的这种基本精神形成了超越世俗、淡于名利、心怀广阔的道家风度,成为传统知识分子特别是历代隐士的主要精神慰藉,成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走出困境的重要精神信念和精神力量。直到今天,它仍能为我们现代人谋求身心的平衡和心灵的安宁,提供抚平各种挫折、创伤、痛苦、不幸的安慰剂,特别是为继承弘扬中华民族自我超越、深沉持重、胸怀博大的品格和百折不挠、自尊自信、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继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道家的风度,道家人道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表现为对人的个体自由和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与儒墨注重强调人的道德化、社会化的意义不同,道家对人的个体价值和个人自由则

6、予以了更多的关注。 道家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其平等思想。道家大都是在野的思想家、平民知识分子,基本上是普通的士阶层及平民百姓的代言人。这种社会角色使他们有较多的机会体察社会下层人民的疾苦 。,道家的精神,譬如庄子认为,万事万物虽然在表面上千差万别,但从它们的根源看,都是基于同一个“道”,又归于同一个“道”,并没有什么根本差异,所以“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再者,从一定意义上说,道家的全部思想也是以人为中心来论证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的。老子的人生理想寄寓于圣人理想人格中。(无为;不争;慈善待人;主静去躁),道家思想从它产生的时代起,就具有愤世嫉俗的鲜明特色,渗透了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7、。它以否定的目光审视周围的一切,看到了社会历史中普遍的异化现象、揭示了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中的二重性,以及文化价值的分裂,特别是对中国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道德说教、礼仪文化、以及黑暗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根本的怀疑和否定,以激进的态度全方位、多角度地批判了人类文明的负面,实现了一系列的价值转换和价值重估。,道家思想从 “道法自然”的原则出发,推崇人和社会的自然状态,批判人的异化物对人的限制,在消极的外表下,以浪漫的形式,肯定了人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是具有真正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内涵的。它对于填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空白、打破僵死的封建专制主义观念及不平等制度,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自然主义,

8、老子抨击仁义、礼智、孝慈和礼乐教化,主张“绝圣弃知”、“绝仁弃义”、“无为而治”的自然社会。(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道德经第19章 庄子用齐物论从根本上破坏了人们对偶像、权威的崇敬心理,用逍遥游挣脱世俗名利的束缚,追求个性与精神的自由,用自然无为论批判政治礼教对人性的摧残,以终身不仕的行为表示与统治者之间坚决的不合作态度。,庄子的 批判主义精神,庄子后学更是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当时的统治者。“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故“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尖锐地揭穿了统治者及其道德说教的虚伪无耻,深刻地动摇了君权统治的合

9、法性基础。 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中,尽管道家思想在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作为非正统的民间思想存在和发生着影响,但它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时代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形成为一种着力批判官本位文化和不合理现实的异端思想传统,有着警世醒世的巨大社会功能。,谢谢!,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全书5000余字,81章,分道经、德经两部分,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老子在道德经书中,全面系统的阐述了“道”及道家的思想观点与政治主张。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与根源;“道”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

10、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事物变化是阴阳两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并提出“有无相生”、“清静无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各项社会观点与主张。,庄子,又名南华真经,现存33篇, 分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庄子上承老子,下启淮南子, 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它哲学体系博大精 深,其中心思想是“道”。 “道”这个概念极为复杂,有多层含义: 1、“道”即可以是先于万物产生的基础“气” 2、可以是宇宙万物运行变化的规律 3、甚至可以是人自身的一种精神状态。 庄子一书是对老子有关于“道”的最好解读。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风格。他吸收了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极富浪漫色彩。,庄

11、子,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书18卷,分为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 它中国古人关于天地和生命规律认识的大百科全书,以阐述生命规律和医疗理法为中心,全面系统地概述了关于天体运行的阴阳规律,关于地上万物生成的五行规律,将阴阳五行规律应用到人体上,认识到人体结构和机能、病理和病因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提出了系统的养生、治病的理论和方法。 因此,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中华医学宝典,更是一部反映道家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周易,周易,一名易,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周易论的是阴阳八卦中的理、象、数、占。论述的核心问题,是运用一分为二、对立与统一的宇宙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论,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对立与统一的法则,并运用这一世界观,运用八卦预测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各种信息。 周易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很广,它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社会生产到社会生活,从帝王将相如何治国到老百姓如何处世做人等等,都有详细的论述。周易也是我国预测学、信息科学的起源与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