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812850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 以作品产生的大致年代先后为序,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一、流水(古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不必再多说什么了。 高山流水的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后分为高山、流水两曲。“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后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经常被后人演奏者多为流水。 此曲曾入选美国70年代的“旅行者2号”飞船的太空唱片,在太空中播放,向外星文明展示人类文明的精华。此太空唱片的使用寿命据估计超过地球的年龄,也就是说在地球毁灭之后,这首曲子仍然存在。,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二、阳春白雪(琵琶),

2、战国时楚人宋玉在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者弥寡” 看来,所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者,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的对立了。可惜后世只传下了这首“阳春白雪”。此曲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三、十面埋伏(琵琶),此曲描写的是韩信以“十面埋伏”在垓下大败楚霸王项羽的战争场面。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3、的意境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四、广陵散(古琴),东汉蔡邕的琴操中记载有与此曲相关的历史故事: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因为韩王铸剑,违了期限,被韩王所杀。聂政为父报仇行刺失败,但他知道韩王好乐后,遂毁容,入深山,苦学琴艺10余年。身怀绝技返韩时,已无人相识。于是,找机会进宫为韩王弹琴时,从琴腹内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他自已当然也是壮烈身亡了。 近代琴家杨时百,其所编琴学丛书的琴镜中就认为此曲源于河间杂曲聂政剌韩王曲。此曲听来隐隐有英雄气,盖非无因。 虽然西晋嵇康临刑前弹奏此曲,并叹曰:“广陵散于今绝矣!”其实此曲并未失传。现在普遍认为明人朱权的神奇秘谱所载的曲谱为真本

4、。,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五、梅花三弄(古筝、洞箫合奏),关于此曲的来历,一般认为是源自世说新语中的一个故事。世说新语任诞载:桓伊(字子野)善吹笛,王微之(字子猷)早闻其名,但两人从未谋面。一次王徽之乘舟将发,这时岸上过来一队车马,从人告诉他车中坐的就是桓伊。于是王徽之邀请桓伊演奏。桓伊下车,坐胡床吹笛,奏三调后即离去。随后,客主两人乘车上舟各奔前程,从头至尾,不交一言。而这首梅花三弄,据说就是桓伊当时演奏的曲子。 此曲另有筝、小提琴等演奏的其他版本。但依在下浅见,表现孤傲的梅花,恐怕还是洞箫更合适一些。而且在中国传统的神话中,仙人大多也是吹箫的,这与梅花身份的高洁正好也是一个映衬。,国乐

5、精华之十大名曲,*),六、阳关三叠(古琴),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而谱写的一首琴歌。王维这首诗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广为流传,并收入伊州大曲作为第三段。唐末时人陈陶曾写诗说:“歌是伊州第三遍,唱着右丞征戍词。”后来又被谱入琴曲,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流传下来的各种版本基本都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七、春江花月夜(古筝),春江花月夜又名夕阳箫歌、浔阳夜月。大概得名于唐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所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情景,在此曲中用细腻、委婉的旋律得到了完美的表达。海外华人中此曲享有盛名,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八、

6、渔舟唱晚(古筝),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曲,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乐曲描绘了江南水乡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直至月光如水、万家灯火的动人画面。有关乐曲的由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一种认为是30年代中期古筝家娄树华根据明、清时期的古曲归去来加以改编而成的,另一说法是山东古筝家金灼南早年将家乡的民间传统曲双板等乐曲改编而成的。,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九、良宵(二胡),此曲由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及教育家刘天华先生(1895-1932)作于1927年,原名除夜小唱。1927年除夕,刘天华的几个学生到他家过年,那晚他心情特别好,再加上受到除夕欢乐气氛的感染,即兴拉弦作曲

7、,一气呵成。,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十、二泉映月(二胡),二泉映月的曲作者叫华彦钧(1893-1950),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人。他从小随做道士的父亲在道观里长大,道士们做道场用的乐器竹笛、三弦、二胡、琵琶等乐器他逐渐地全都学会了。十五、六岁时,他已成长为无锡道教界一名出色的乐师。1928年,他双目失明,人们从此习惯地叫他“瞎子阿炳”。由于社会动乱,生活无着,道产也变卖一空,他开始了流浪的卖艺生涯。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在这种比乞丐强不了多少的流浪卖艺中度过的。 阿炳演奏的许多乐曲,都是他自编的,二泉映月就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乐曲就像他悲惨一生的真实写照,作品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

8、伏,意境深邃。 1950年暑假,当时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杨荫浏(1899-1984)、曹安和(1914-2004)两位音乐家,携带学院刚刚买到的一台进口钢丝录音机回到家乡无锡,找到久仰大名的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要为他的演奏录音。当时阿炳已经多年不演奏乐器了,手头也没有乐器,杨荫浏就从乐器店现买了琵琶、二胡各一把,阿炳练习了三天之后,录下了二泉映月等两首二胡曲和三首琵琶曲。 第二年当他们再去看望阿炳时,这位饱经沧桑的民间音乐家已经因病去世了,他们录制的二泉映月等乐曲,成了阿炳仅存于世的绝响。当年为二泉映月这首乐曲录音后,杨荫浏问起这首乐曲的曲名,阿炳说这首乐曲没有名字,是他随便拉的。杨荫浏又问他常在什么地方拉,他说在街头,也常在惠山的亭子上拉。因为惠山脚下有一泓美丽的泉水,名为“天下第二泉”,杨荫浏说,那就叫二泉映月吧!此曲的曲名就从此而来。 据中央音乐学院终生院长赵沨先生回忆:“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是: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中央音乐学院第一次听到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时泪流满面的情况,并且以东方人所特有的那种虔诚的态度来说:这种音乐只应该跪下去听,并且真正的从椅子上顺势要跪下去,当我枝着他的手又把他扶在座位上之后,他又哺哺地向我说: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