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语法词类活用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811561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语法词类活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古汉语语法词类活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古汉语语法词类活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古汉语语法词类活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古汉语语法词类活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汉语语法词类活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语法词类活用(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汉语语法,2010年2月,一、古代汉语词的分类,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 虚词主要有介词、连词、语气词。 半实半虚的词:副词,二 词类活用,1、什么是词类活用? 2、词类活用的类型 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 3、词类活用的条件,二 词类活用,1、词类活用的定义: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 注意区别词类活用与兼类: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经常性的,而活用是临时性的。 兼类,指一

2、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词本身固有的,一个词的各种兼类用法都是固定的,经常的,不是临时的,偶然的。,如:“疾”作为一个兼类词,在“时操军众已有疾疫”(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赤壁之战)里是名词,当疾病讲;在“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列传)里是动词,当妒忌讲;在“疾雷不及掩耳”(三国志魏书牙帝纪)中是形容词,作急速讲。“疾”同时兼有名、动、形三种词性,不是临时运用的结果,是“疾”本身固有的经常存在的现象,不是偶然发生的现象,所以不是活用而是兼类。,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如:“从左右,皆肘之。”这句的“肘”本是名词,而在这个语言

3、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动词的用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这只是活用。,文言文中为什么经常词类活用?,A、早期没有为一些行为动作专造动词。如:衣(“穿”早期是穿透的意思)。 B、为了表达的丰富与新颖。如:春风又绿江南岸。,2、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动词的活用,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如果带上宾语一定是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 荘公寤生,驚姜氏。(左传郑

4、伯克段于鄢) 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动词的活用,有时不及物动词的宾语可以省略.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 )也。(论语季氏)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荀子天论)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 )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动词的活用,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较为少见,及物动词本身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例如: 武丁朝诸侯。(孟子公孙丑上) 使动用法 孟子将朝王。(孟子公孙丑下) 一般动词,欲因此降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使动用法 涉间不降楚。(史记项羽本纪) 一般动词,中古以后人们曾经把用做使动的某些及物

5、动词改变读音(破读): 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饮yin4 饮余马于咸池,總余辔于扶桑。(屈原离骚) 饮yin4,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 食si4,见xian4,动词的活用,动词用为名词 动词在句子中,只有动作意义,而动名词在句子中,明显地表示出人或者是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子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候动名词前面会有“其”或“之”。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蝉山记) “出”和“入”都是动词活用为名词,分别有“生产出来的粮食”和“家里的收入”的意思。“至”是动词活用为名词,有“到达的人”的意思。,形容词的活用

6、,形容词的活用包括三种情况:用作一般动词,用作使动和意动。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畏我。(韩非子说林上)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列传)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史记项羽本纪),形容词的活用,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庄子齐物论) 是以君子远庖厨。(孟子梁惠王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使动,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汉书艺文志)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

7、州),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小国寡民) 今先生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战国策苏秦连横约纵) 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 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形容词的活用,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论)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韩非子五蠹)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晁错论贵粟疏),形容词的活用,时充国年七十,上老之。 (汉书赵充国传) 帝壮其节。(后汉书班超传) 信数与萧何语,何

8、奇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名词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包括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名词用做一般动词。普通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踵门而告文公。(孟子许行) 樊增数目项王。(史记鸿门宴)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贫者籍地而卧,春气动,鲜不疫矣。狱中杂记 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蔺列传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晋师军于庐柳。(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方位名词也可用做一般动词,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史记项羽本纪)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史记孙膑) 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徐宏祖游天都),名

9、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今欲并天下,治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战国策苏秦连横约纵) 吴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友风而子雨。(荀子赋云)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名词作状语,表示方位和处所: 舜勤于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 童子隅坐而持烛。(礼记檀弓上) 河渭

10、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夸父逐日) 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三国志华佗传)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表示对人的态度,“当作” 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史记项羽本纪) 君为我呼入,吴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表示比喻,可用名词前加介词去理解,译成“象什么似的”: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苏秦连横约纵)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5、名词作状语与词类活用的区别:,名词作状语并不是词类活用

11、。教材说是“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它放在词类活用这一节里来谈。”,就古代汉语而言,作状语是名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现象,所以不能算临时性的活用。,使动和意动的异同,相同: 1、句法结构相同,都是动宾关系。 2、两种用法都可以由名词和形容词的活用形成。 区别: 1、所表达的含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现实或者能够实现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或意念,客观不一定如此。 2、出现的范围不同。意动仅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只有使动用法。,为动用法,凡动宾结构中,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既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也不能用“使

12、动”或“意动”去解释,而是要在动词和宾语间加进一个适当的介词,和宾语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或补语,才能正确理解该动宾结构的语义关系。主语为宾语发出动词表示的动作,即主语为宾语而动。 邴夏御齐侯。(左传成公二年) 墨子见歧道而哭之。(吕氏春秋疑似) 父曰:“履我。”(史记留侯传),词类活用的条件,依据语法功能辨识词类活用,可以从句法功能和搭配功能两个方面考虑:,1、 句法功能:看该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句成分。 例如:名词在叙述句中不能充当谓语。如此,则叙述句中出现在谓语位置上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因此,凡是形容词或名词后面出现宾语的,则该形容词或名词已经活用为动词了。,2、 搭配功能:根

13、据语法功能,某些词类只能(或不能)与某些词类搭配使用。,如连词“而”只连接谓词性成分,因此名词用“而”连接,则往往活用为动词;代词“所”后面的实词必定是动词,因此形容词或名词如果出现在“所”后面,则活用为动词;代词不受任何词修饰,因此代词前面如果出现其他词的话,那么该词很可能已活用为动词。,词类活用的条件,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非并列结构,又非偏正结构,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A、形成动宾结构,前一个名词活用。例: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蠧)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晋军函陵,秦军泛南。(左传僖公三十年) B、形成主谓结构,后一个名词活用。例: 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14、) 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史记留侯世家),词类活用的条件,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例: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妾请母子俱迁江南,无为秦所鱼肉也。(史记张仪列传)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 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战国策秦策) 形容词用在“所”字后面多用作意动用法。,词类活用的条件,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 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史记甘茂列传) 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厌其源,塞其渎,江河可竭。(荀子修身)

15、 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庄子盗跖),词类活用的条件,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 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江水又东,径巫峡。(水经注巫山巫峡)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史记滑稽列传),词类活用的条件,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活用为动词。例: 于是为郭隗筑宫而师之。(战国策燕策) 推食食我,解衣衣我。(史记淮阴侯列传)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 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战国策齐策)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史记管晏列传),词类活用的条件,6、名词后面有介词结构作补语,该名词活用为动词。例: 晋师军于卢柳。(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吕氏春秋上农) 请句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欲士。(国语越语),词类活用的条件,7、名词用“而”连接,活用为动词。例: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荀子天论)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盐铁论相刺),词类活用的条件,8、形容词和名词连接,并不修饰名词,则该形容词多活用为动词。例: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石闻坚在寿阳,甚惧,欲不战而老秦师。(资治通鉴肥水之战) 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词类活用的条件,9、如果形容词和名词之间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