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印度和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811027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印度和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5课-印度和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5课-印度和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5课-印度和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课-印度和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课-印度和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印度和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印度和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1、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随增长。,3、十月革命鼓舞了亚非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4、战后,战胜国又重新瓜分殖民地造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2、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为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圣雄甘地,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印度的社会生活受到了冲击。大战结束后,英国殖民当局继续强化对印度社会的控制。 1919年3月英国法官罗拉特颁布一项法案:规定总督有镇压之权,殖民当局可随时宣布戒严;不经起诉可逮捕、搜查和监督任何

2、一个印度人;不加审讯就可判刑;警察有权解散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等。,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背景,进一步激化了印度人民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斗志,一、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导火索,1919年,英国殖民统治者制造阿姆利则惨案,阿姆利则惨案:1919年4月19日,印度旁遮普省阿姆利则市发生了英国统治者镇压印度人民的大惨案,379人被杀,1200人受伤。事后英军的统帅戴尔竟然宣称,停止射击的原因是因为子弹打光了。这起惨案震惊了全印度,点燃了印度人民仇恨的怒火,成为印度历史上一个转折点。,史料纵横:阿姆利则惨案,(1)导火索,(2)过程,目的: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追求印度民族的独立,一

3、、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手段:非暴力方式,阿姆利则惨案,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英高压殖民统治 (阿姆利则惨案),不合作范围: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发展为全国性抗英运动,1922年出现暴力冲突甘地停止非暴力运动,第二次 (19291930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英国对印实行“食盐专卖法”,1930年“食盐进军”达到高潮,发展为全国性的反英斗争,释放甘地,撤消取缔国大党禁令,允许人民煮盐,甘地停止不合作运动,第三次 (二战期间),二战爆发,明确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1947年蒙巴顿方案出台,印巴分别独立,为了抵抗英国的经济侵略,甘地号召所有印度人拒绝使用洋布

4、,而改穿土布衣服。甘地本人身体力行,他在后半生中一直穿着土布衣服。甘地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纺线,纺车因此成为甘地的象征。,甘地民族主义经济思想,“古老的传统工具、犁耙和纺车培育了我们的聪明才智,为我们带来了幸福。如果人类发明创造生产牛奶、奶酪和牛类工具的时代到来,那么我们现在必须回到我们的祖先使用简陋工具的时代。” 甘地,一方面以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维护印度的民族经济,体现其争取民族自治的民族主义精神;但另一方面其反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1)导火索,(2)过程,目的: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追求印度民族的独立,一、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手段:非暴力方式,(3)评

5、价,积极性:挑战了英国的殖民制度,猛烈冲击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为印度的民族解放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局限性: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阿姆利则惨案,二、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及改革,凯末尔,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现代土耳其之父。 1934年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授予“阿塔图尔克”的荣誉之姓,意为“土耳其之父”,1914年土耳其参与一战,因战败而濒临灭亡的边缘; 1920年协约国将色佛尔和约强加给土耳其,对帝国加以分割,除首都外土耳其仅保留小亚细亚中部的一块领土。,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1

6、)背景,一战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过程(1920-1923年),1920年,成立独立运动领导机关大国民议会; 领导国民军大败希腊侵略军; 与协约国签署洛桑和约,国家独立和基本主权得到承认; 1923年,成立土耳其共和国,二、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及改革,1、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废除苏丹制度,实行政教分离,以西方为蓝本制定法律,废宗教法,国家主义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工业,教育和宗教分离,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推行字母改革),废除种种陈规陋习,1、凯末尔领导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2、凯末尔改革和现代土耳其的兴起,(1)内容,(2)突出特点,西化(现代化);世俗化,3、评价,使土耳其实现民族独立,推动了民族复兴和并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但是其忽视了对传统文化上的继承。,二、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及改革,发生的直接原因不同。印度是反对英国殖民当局的高压政策;土耳其是反对协约国帝国主义对土耳其的瓜分。 反对的对象和任务不同。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它进行的是反帝斗争;土耳其是半殖民地,在反帝的同时还进行反封建斗争。 斗争的手段不同。印度主要是实行“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斗争;土耳其进行的是武装斗争。 结局不同。印度的反帝斗争最后走向低潮;土耳其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始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对比印度和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归纳它们的不同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