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人物梁启超的评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92668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历史人物梁启超的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历史人物梁启超的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历史人物梁启超的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历史人物梁启超的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历史人物梁启超的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历史人物梁启超的评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巨大的人物,但对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过去很多人批判他是保皇派和反革命直到近几十年才对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予正确的评价。我对梁启超先生的评价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奇才,并归纳了他对近现代中国的十四大贡献。一、梁启超是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最早将西方的民权,民主自由思想系统地介绍到中国。促使了国人的觉醒,使国人产生了近代化意识。以戊戌变法为界,中国思想此前是封建正统思想,此后是启蒙思想兴起。他将民权思想引进实务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开创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新阶段。他的启蒙思想还影响到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具有国际意义。二、梁启超先生坚决不妥协地反封建专制,倡导民

2、主宪政,开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思想自由化和法律制度化的新时代。三、梁启超是中国杰出的宣传家梁启超先生把报刊作为宣传思想的阵地,先后创办了中外纪闻、实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闻报、大中华、申报等有重大影响的报刊。他的文章反映了当时最科学的思想,广受知识分子的欢迎,影响广泛。他将西方的哲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和法学等当时先进的学科和学说介绍到中国。四、梁启超是世界史上罕见的社会活动家和杰出的政治家梁启超先生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主将,君主立宪的倡导推动者,革命共和的大力鼓吹者和立宪派领袖。后任进步党党魁,熊希龄主阁时任司法总长兼财政总长。袁世凯称帝,他愤然拒绝重金收买,发表著名文章异哉,所

3、谓国体问题者公开讨袁,与蔡锷等组织护国运动。一战后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会外顾问,极力主张力争国权。他事先探听到日本欲接管山东这一帝国主义图谋,及时将消息传回国内并在报纸上发表,引发了标志中国民主革命转入新阶段的五四运动。五、梁启超是坚决反帝的旗手梁启超组织领导了公车上书反对签定马关条约。发表文章瓜分危言揭露帝国主义欲瓜分中国的野心。坚决地反对日本的二十一条。六、梁启超是中国杰出的教育家由于过去对他主要是大力批判,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没引起国人的重视。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是:(1)倡导教育救国,提出培养人才是基础的教育救国论。(2)兴办学堂等教育机构,主张废八股,设立京师大学堂和国内各级学堂。他率先引进

4、西方学制和管理制度,制定教育方针。(3)设立图书馆,他先后设法组建了京师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松坡图书馆,组织建立了中国图书馆学会。(4)实地讲学,早年在东莞办学,后任万木草堂学长,主讲于实务学堂。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为清华题写了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5)教育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主张首先教学生做人,次则传授知识,贯彻“立志,爱国,成才”的教育理念。他的九个儿女中有八个出国留学,又都学成归国,其中三个是院士。他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近代教育奠定了基础。七、塑造国民精神梁启超毕生致力于倡导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精神 ,引进西方先进文化。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首先提出改造国民懦弱性的学者,主张

5、塑造新智新力的新国民,只有这样中国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八、梁启超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梁启超先生把当时几乎所有的西方社会科学都介绍到中国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推广。他广泛研究中国历史,指出二十四史只是为帝王作谱牒,提出了新的史观。因此我们可以说梁启超先生是中国旧学的终结者,新时代中西结合新文化的开创者,是划时代的文化人物。九、首创思想解放,反对儒训梁启超开创了中国学术的新时代。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人并不是李大钊,而是梁启超先生。早在1902年梁启超就发表文章宣传这一学说,李大钊是在梁启超创办的申报供职期间受他的影响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十、学术著作颇丰,学术观点价值高据上海社

6、科院研究梁启超著述的学者说,梁启超的已出版学术著作约有1400万字,未录入著作的约是2000多万字,可见他的文章之多。梁启超最早提出中国处于由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观点,并设想了过渡社会的发展模式渐进的,分阶段的。在这种观点影响下他主张实行开明君主制,反对激进的暴力革命。他认为开明皇帝是改革的重要人物,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梁启超反对跨越论,主张把中国实际与国外经验结合起来,反对照搬外国的经验。他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开明君主专制,经济上反对节制资本,提倡大力发展民族资本来增强国力,反对激进的社会主义。回望他的思想观点同党的十五大制定的 “社会发展的速度,力度要与社会的承受度相适应”的

7、社会发展方针是多么得吻合呀!十一、梁启超首倡道德革命,猛烈抨击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道德。十二、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科学先进的学术观梁启超先生以他高尚的个人情操,渊博的学术,博爱的社会革命活动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高度评价。爱德加斯诺评价他是“中国精神之父”。日本首相伊腾博文称他是“中国珍贵的灵魂”。十三、开创文学革命早在新文化运动之前,梁启超就用语言通俗的新文体写文章,开创了新文体“实物体”,影响广泛。他积极倡导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史学革命,提出了新的史学观点。十四、首倡女学,宣扬妇女解放梁启超先生极力反对妇女缠足,指出了缠足对妇女的残害,对中国社会的毒害。指出天下民之体始于妇女,娘胎决定体质,

8、人最早接受的教育是母亲教育。因此他大力提倡兴女学,男女平等。提出女学是衡量国家强盛的重要指标的著名论断。结论:梁启超先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奇才,划时代的人物和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讨论问答一 、问:请董老师就梁启超的女学问题作一下详细介绍。答:梁启超非常关注女学和妇女教育问题,他的几个女儿也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都有所成就。他与上海的有识之士创办了中国的第一所女学并亲自制定了学校章程,部分章程至今仍在沿用。同学们具体可参考饮冰室合集中论兴女学这篇文章。二 、问:我认为戊戌变法失败于程序问题,应先推翻慈禧的权力再变法,请问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答:我认为变法过于激进。仅在百日内就颁发了100多道变法文

9、令,使各级官吏无法适应。另外大量裁撤机构,使很多官员失业,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实慈禧并不反对变法,前提是中央官吏不得任意罢免,祖宗成制不得任意变更。我认为是变法的速度 和力度超过了社会的承受力,这才是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三 、问:梁启超在政治思想上发生多次转变,请问董老师这和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有什么关系?答:我认为梁启超思想的转变是由于他个人经历,和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关系不大。梁启超受西学影响主张君主立宪。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国外,考察了欧美尤其是美国的民主制度,转而拥护民主共和。当他注意到西方社会的弊端后,认为民主共和弊端横生,还是君主制好,于是同革命派展开论战,主张实行开明君主专制。四、

10、问:请董老师结合梁启超研究的经历讲一下有关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答:过去我们对梁启超主要是批判,说他是保皇派,反革命等,连他的子女都受到了牵连,直到近几年才对他有了较客观的评价,我认为研究评价历史人物应通过他的社会背景,个人学术著作或文集及活动来分析研究和评价。五、问:江门电视台一记者说,董老师我在学习社会发展简史时了解到武装夺权是革命的唯一道路,您是怎么看这个观点的。答:马克思说“革命是新社会的助产婆”但我认为这个助产婆要把握时机,过晚或过早都会造成重大牺牲。因此助产婆重要,新社会的孕育者更为重要,否则她将失业。希语:我希望在坐的各位同学有兴趣研究梁启超,因为他著作丰厚,涉猎广泛,影响巨大,褒

11、贬不一,研究梁启超是很有意义的。笔者感悟作为一名学习历史的研究生,我想我们研究历史应尽力还历史一个真实的面目。梁启超先生认为二十四史只为帝王作谱牒,大量野史的可信度又值得怀疑,这为我们寻求真实的史料带来巨大困难,毕竟董狐笔太少了。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文化劫难也难以数清。焚书坑儒,珍贵史书陪葬,篡改历史,恶前朝美化今代已把们和真实的历史远远地隔开。农民起义,王朝战争,让文化典在刀光剑影和战火中烟飞灰灭。阶级论又使历史贴满了阶级的标签,无数文化遗产毁于阶级斗争,文化学者受尽了灵与肉的折磨甚至死于非命,连后代也成了另类。历史走到了今天,我们给子孙一个什么样的历史,这是我们历史学习研究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