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788441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维修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汽车维修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汽车维修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汽车维修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汽车维修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维修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维修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ZYKC201102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修订年月:2012年7月16日修订人: 建议课时数: 136 学分:6一、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汽车维修基础二、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本课程具有非常高的综合性,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把多门不同学科的课程融会贯通成为一门课程。其主要功能是为汽车运用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打基础。通过136学时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汽车维修专业课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安全、环保知识;职业道德素养;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必备的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工具和量具,具备对汽车维护、

2、调整、维修的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汽车电气维修、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车身维修、汽车传动系维修打下基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三、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应当体现为学生考虑,选择内容简单实用为原则,涉及到汽车识、读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材料基础,工、量具基本设备的使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液压传动、安全环保的内容。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本课程应当为专业基础课程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

3、业能力,所有内容均以汽车为载体让学生有选择性的学习,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这是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转变,要有力地推动这一转变,需要以项目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内容。在项目课程设计中,项目载体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本课程以实际工作情景设置任务,完成任务均为生产实践任务,体现了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边做边学,加深理论和实践,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学时136学时,学分6学分。四、 课程目标汽车维修基础,以汽车为载体,学习汽车专业基础课程技能,掌握必须的

4、知识要点和各项技能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良好的完全和环保意思。为能胜任汽车维修中级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职业能力目标1.能够简述汽车维修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安全、环保相关知识能够遵守汽车行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能够对各项危害和不安全操做去预判,能主动避免并排除安全隐患。2.能够严格按照“7S”管理要求进行实践操作,并能主动遵守“7S”管理模式。2.能够读懂简单的零件图。能够正确识读汽车装配图,具有看图进行维修的能力。具有分析看图挑选零部件的能力。3.能简述钳工、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 能够取出断头螺栓,具有自配螺母的

5、能力,维修车门锁的基础能力, 维修汽车简单零部件的能力。4. 能够正确选择机油、汽车零部件,能够判断汽车零部件是否失效。5. 能够读懂简单汽车电路图,能够对汽车电路中的简单元件进行测试,并判断其是否故障,能够正确使用万用表。6.能正确使用汽车维修的各项工具,会拆卸轮胎、螺栓、检测平面度。具有测量缸径的基础能力,测量各种汽车零部件的能力。7.能正确使用举升机,熟练使用拉力器、风动工具,吊车、液压千斤顶、扭力扳手等工具。8.能够判断齿轮传动系统、带传动、链传动是否故障,能够对简单故障进行维修,能测试简单液压系统的压力。 五、 课程能容和要求序号工作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参考学时1实训车间环境的认知1

6、、能够简述汽车相关法律、法规2、能叙述安全、环保相关知识能进行7S管理(1.整理: 2.整顿:3清扫:4清洁:5.素养:6.安全:7.节约):1、 能够正确使用带电设备,具有查找用电设备安全隐患的能力2、 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消防栓防护安全3、 能正确穿戴工作服、护目镜,具有保障作场所安全的能力。4.能够正确处理汽车危险性废料5.能够主动打扫卫生6.能够严格按照“7S”标准进行日常整理。42钳工基础操作1 钳工常用设备、工具、量具、仪表的名称、规格、用途和使用方法。能够正确熟练使用钳工工具和设备。2 能够正确使用测量、划线、錾削、锉削、锯割、钻孔、攻丝、套丝、刮削、研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3.了解

7、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4.了解公差配合的基础知识及标注方法。5.识读简单的装配6.为汽车维修中零部件的拆卸和装配打下技能基础1. 能够更换螺栓、取出断头螺栓、2. 能够研磨气门、测量零部件、车门锁安装3. 能够对螺纹攻丝,自制螺帽。4. 能对车身钣金材料进行画线和处理5. 能打磨、抛光、修理部分汽车零部件6.能够识读简单的汽车装配图、零件图6.能安装汽车轴承203工、量具的使用1扳手类2.钳类3.螺丝刀类4其它常用工具5.汽车维修专业工具6.汽车维修常用工具7.塞尺 8.刀口尺9.游标卡尺(各种尺寸测量、判断零部件是否合格的基础技能)10.外径千分尺()11.百分表等1、 能熟练使用各类维修工具;

8、2、 能拆、装汽车部件;3、 能熟练使用塞尺、刀口尺、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4、 能够测量平面度5、 能够完成测量缸径和端面跳动的基础能力。6、 能够测量汽车上常用零部件(内径,尺寸等)7、 能够简述测量火花塞间隙和其它各类零部件步骤。8、 能够简述轴颈测量、高精度要求测量的步骤。9、 能熟练使风动工具、拉力器.等拆装工具。444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的认知1. 四杆机构2. 齿轮传动3. 带传动4. 链传动5、凸轮机构5. 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6. 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1. 能够对汽车传动系统进行简单维修判断2. 具有汽车变速器拆装和检测的基础能力3. 能够算出简单的传动比4. 能够判断汽车皮带传动

9、的简单故障5. 能简述调整发动机正时的步骤6. 能够检测自动变速器和液压助力系统的基础能力7. 具有自动变速器维修的基础能力285汽车材料的认识1. 汽车常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2.燃料的牌号、性能及应用。3.润滑油(脂)的牌号、性能及应用。4.汽车常用工作液的牌号、性能及应用。5.汽车轮胎的规格、分类、组成及应用。6.轴承的类型、结构与代号。7.螺栓的种类与代号。1. 能够初步判断汽车总成和零部件的材料属性。2、能够对汽车金属材料进行简单的热处理。2. 具有判断材料是否失效的能力3. 能够分辨汽车机油、液、润滑脂的是否失效4. 能够正确选择更换简单的汽车螺栓、轴承126

10、万用表的使用1基本电路。2.电磁感应。3.正弦交流电基础知识。4.电功与电功率基础知识。5.电路基本元件的名称与代号。6.常见电子元件的名称与代号。7.万用表的使用8.简单电气元件的测量1、 能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2、 能认识、分辨各类常用电子元器件;3、 能使用万用表判断电气、电子元器件好坏4能够根据电路图查找简单汽车电路28六、 实施建议6.1教材编写1 打破传统的学科教材模式,把多学科融会贯通,教材以课程标准和行业从业标准为依据。2 教材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将本课程分解成为各个技能点和知识点,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3 按照知识点和技能点串接的教材,

11、一切以学生够用为原则,结合岗位实际要求,提炼知识点和技能点,贴近生产。4 应当图文并茂的教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为目的。5 建议选择,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带有多媒体信息化的教材,建议教材与仿真实训软件配套使用。6.2教学建议1、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所必备的额技能,汽车维修中级工的知识技能要求,注重能力基础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2、 本课程建议多以“工作过程”来进行教学,便于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提升课堂效率。3、 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操作一定要与汽车相关联,形成汽车维修基础技能的培养,与汽车维修中级工的要求相一致。4、 教师教学建议多采

12、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点与技能点进行融会贯通。5、 教学中尽量以实物为载体,做到有的放矢,打好基础技能。6、 建议小班化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保证教学质量。7、 建议教师因材施教,制定不死板的教学标准,尽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6.3教学条件以40人为一个教学班配置序号设备名称数量1钳工工具(套件)3021扳手类2.钳类3.螺丝刀类4其它常用工具5汽车维修常用工具6.塞尺 7.刀口尺8.游标卡尺9.外径千分尺10.百分表各30套3机械拆卸、安装工具。10套4变速器整车发动机台架15套5辆10台5机油轴承汽车轮胎各种螺栓8种4种8种6万用表各种电子元件汽车

13、常用电子元件30支6.4课程资源(1)注重实训指导手册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2)注重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教学仪器、多媒体仿真软件等常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共享,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建议与数字化资源库相配套使用。(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络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

14、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6.5教学评价序号典型工作任务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分值1实训车间环境的认知个人自评30%评价学生完成相关任务过程中的执行情况,完成相关任务效果,小组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1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40%2钳工基础操作个人自评30%15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40%3工、量具的使用个人自评30%3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40%4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的认知个人自评30%1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40%5汽车材料的认识个人自评30%1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40%6万用表的使用个人自评30%25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40%七、 其它说明本课程标准主要适用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附执笔人: 审核人:制定(修订)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