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习题班模块四教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787866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知识与能力习题班模块四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习题班模块四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习题班模块四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习题班模块四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习题班模块四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与能力习题班模块四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知识与能力习题班模块四教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三、中学教学 1、教学的意义与本质 (1)已考统计 2011:无 2012上:无 2012下:无 2013上:教学的任务 2013下:无,三、重、难点冲破,模块三、中学教学 1、教学的意义与本质 (2)重点突出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认识的间接性 认识的交往性 认识的教育性 有领导的认识,三、重、难点冲破,典型题目解读 辨析题 教学就是教师系统传授知识的过程。 答案: 错。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上述观点重视了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因此是一种片面化的理解,容易导致“教师中心主义”,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三、重、难点冲破,典型题目解读

2、简答题 简述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答案: 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具体体现为: 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 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认识的教育性。教学中追求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养成。 有领导的认识。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三、重、难点冲破,模块三、中学教学 2、教学的基本规律 (1)已考统计 2011下:教学规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2012上:教学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2012下:教学过程规律 201

3、3上:无 2013下:无,三、重、难点冲破,模块三、中学教学 2、教学的基本规律 (2)重点突出 四大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三、重、难点冲破,典型题目解读 选择题 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表明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律是(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 D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三、重、难点冲破,答案:D 解析:赫尔巴特的意思是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体现了传

4、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三、重、难点冲破,模块三、中学教学 3、教学的环节、方法、组织形式 (1)已考统计 2011下:教学方法(讨论法) 2012上: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启发性) 2012下: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教学原则(循序渐进)、教学手段(直观教学) 2013上:教学方法(实习作业法)、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2013下: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教学组织形式(特朗普制)、教学评价、教学原则(启发性),三、重、难点冲破,模块三、中学教学 3、教学的环节、方法、组织形式 (2)重点突出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练习、实验 教学原则 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授课

5、、班级授课、分组、设计教学法、道尔顿 教学环节(备课、上课),三、重、难点冲破,直观性、启发性、巩固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典型题目解读 选择题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 (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C 解析:这是第斯多惠的名言。表明其启发性原则。,三、重、难点冲破,典型题目解读 简述讲授法及其基本要求 答案: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应尽

6、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 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讲授应有启发性。 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三、重、难点冲破,典型题目解读 选择题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复式教学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答案:B 解析:这是复式教学的定义。,三、重、难点冲破,典型题目解读 材料题 张老师多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今年他调到一个新学校,校长找他谈话时提到要好好备课。张老师理直气壮的说“我教了这么多年数学,课本都背下来了,还用得着备课吗?” 分析以上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三、重、难点冲破,答案: 张老师的观点是错误的。 教师备课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科书、阅读有关的参考书。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兴趣需要、身心发展特点等。在此基础上设计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 张老师只熟悉教科书,未阅读相关参考书,也没有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没有做到备课的基本要求,因此是错误的。,三、重、难点冲破,模块三、中学教学 4、我国当前教学改革 (1)已考统计 2011下:无 2012上: 无 2012下:无 2013上:无 2013下:无 (2)重点突出 无,三、重、难点冲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