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73285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晋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晋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晋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季延中学2018秋高二理科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发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说哲学研究的时间还没有到或已经晚了,就像说享福的时间还没有到或已经晚了一样。”伊壁鸠鲁把学习哲学和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是因为( ) 哲学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根本观点和方法 哲学告诉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知识和方法 哲学为人们提供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 哲学以认识世界为目的,让人们不断

2、感悟真理 A B C D( )2有两个人在沙滩上散步,海风吹过,一块石头从沙子中凸现出来。一个人说:“多么神奇的石头!它一直在这儿,而我们今天才发现它。”另一个人说:“我们无数次走过这里,从没有看见它,它以前从来就不存在!今天发现了它,从此它就在这儿了!”两人就此开始了长久的争论。两人的争论涉及到 决定各种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的问题 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关系的问题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划分标准的问题 人与世界相互关系中的首要问题 A B C D( )3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古希腊德谟克利特)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

3、的特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 C D( )4“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下列观点与之相对立的是 物是观念的集合 水是万物之始基 绝对精神主宰一切 天地为万物之本 A B C D( )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下列观点能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A B C D( )6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非常重视学习马克思

4、主义哲学,他在给一位朋友写信中说:“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智慧的源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 B C D( )7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表示,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态势仍在延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我国发展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济运行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

5、取更好结果。确定恰当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人们可以随意选择生产力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否定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A B C D( )8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狐假虎威 水滴石穿 精忠报国 葵花向阳 A BC D( )9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表明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主观能动性和

6、客观规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A B C D( )10台湾作家林清玄曾写过一首禅诗: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见雪,智者观白。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会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人的意识能动地反映物质 不同意识对事物所起的作用不同 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A B C D( )11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洗完头后自然风干比用吹风机吹干更好。英国剑桥大学微电子学博士蒂姆摩尔博士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发现,洗完头后自然风干比用吹风机吹干更伤头发,因为头发吸水后会膨胀,如果头发持续肿胀并慢慢晾干会导致头发角质层裂开,形成永久性损伤。这说明 实践活动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认识是在推翻已有真理的基础上发展的

7、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理性认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ABCD( )12继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后,高考改革稳步推进。2017年已有30省份公布高考改革方案。未来的高考如何考,学校如何教,高校如何招,引发了人们对于高考的重新审视。这说明 高考改革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高考改革涉及方方面面,认识具有反复性 关于高考人们难以形成共识,真理具有多样性特征 高考改革的实践是人们对高考重新审视的唯一动力 A B C D( )13下列四句理财名言分别体现的哲理依次为理财名言体现的哲理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扩张股票有涨有落,但打着信心标志的股票将让你股海畅游100% 理财

8、资金 = 50% 稳守 + 25% 稳攻 + 25% 强攻积极性投资时,要把可承担风险比重作为资金分配参照意识调节控制着人体生理活动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相结合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要把握联系的条件性A B C D( )14聚焦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可以清晰感受到时代脉动。以下这20个新词新语分别摘自本届政府四年来的工作报告: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新词新语具有鲜明的年代特征,说明意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从重视改革红利到关注数字经济,说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从2014到2017,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处于不断变化中 政府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符合整

9、体论思想A B C D( )15读右图,人们发现,面对母语或自己非常熟悉的语言,大脑往往能自动纠错,把英语中的字母顺序打乱也会得到类似的效果。这里的“自动纠错”A是人脑自然而然的无条件反射 B是基于对事物间联系的把握C说明要素之间的关系优于整体D关注到了整体与要素之间的区别和对立 ( )16王夫之的思向录内篇写道:知所不豫,行且通焉。下列观点与该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A B C D( )17早在美国大选结果公布之前,根据竞选双方旗帜订单量,浙江义乌某旗帜工厂的老板预测特朗普将在美国大选中

10、胜出;无独有偶,浙江金华某面具厂家老板依据特朗普与希拉里面具的订单数量做出同样的预测,甚至主动加大了特朗普的面具生产,最终果然大赚一笔。这表明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事物间存在偶然联系和臆造的联系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A B C D( )18为了便于交流思想,某班级创建了微信群“思古论今”。大家在群里提出问题,分享见解,激烈辩论从哲学角度看,微信群建立了人际之间的新联系 改变了社会关系的客观性创造了社会交往的新规律 丰富发展了人的社会关系A B C D( )19“我们对雾霾的形成机理和成分确实还没有完全搞透,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无论是研究大气的,还是研

11、究土壤的,各相关力量都要组织起来,进行跨集中攻关,真正打一场蓝天保卫战,让大家都看到更多蓝天!”李克强总理的观点主要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促进实践发展研究雾霾的根本目的是揭示雾霾产生变化的客观规律性雾霾的成因并不单一,研究雾霾要全面把握事物的联系研究雾霾成因的目的是治理雾霾A B C D( )20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从最早的强调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首先就要放得开;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管得好才能真正放得开;再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服好务市场主体才能助其茁壮成。这个过程中,政策一步步完善,实践一步步推进,确保改革有序进行。由此可见 政策的完善程度决定了改革的进程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我国政府具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品质 客观事物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A B C D( )21国产大片战狼2最终票房高达56.81亿人民币,不仅是华语票房最高的国产电影,而且是挤进了世界前60名票房最高电影。战狼2火爆的重要原因是契合了当前国民的爱国热潮。从唯物论角度看,这符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认识指导实践的发展 物质决定意识 客观与主观要统一ABCD( )22有人长期跟踪对比喝红酒和不喝红酒的人,发现喝红酒的人更健康,于是得出红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