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人教版地理课后巩固训练(十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72773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人教版地理课后巩固训练(十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人教版地理课后巩固训练(十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人教版地理课后巩固训练(十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人教版地理课后巩固训练(十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人教版地理课后巩固训练(十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人教版地理课后巩固训练(十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萧县中学2019届高三人教版地理课后巩固训练(十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八)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许多古诗词中描述了我国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请根据甲、乙两图及其中的古诗回答12题。1甲、乙两图反映出的地理环境分别是()A甲山高水阔,常绿阔叶林茂密乙河口地带,鱼米之乡B甲春寒料峭,野渡无人乙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C甲北雁南飞,叶落草枯乙一种喀斯特地貌D甲丘陵春深,溪水奔流乙水乡江南,丘陵广布2形成甲、乙两地区域特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A海陆位置不同B气候和地质作用不同C海拔高度不同 D人类活动不同(2018南京一模)自然植被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带性。读2050年我国东部自然植被分布预测图,回答34题。3

2、与我国目前自然植被分布相比,2050年出现的变化有()A热带季雨林面积缩小B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下移C寒温带针叶林面积缩小D植被地带性分异规律消失4自然植被分布随时间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 B差异性C区域性 D开放性(2018潍坊二模)下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回答56题。5南半球缺失的植被类型序号及其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A海陆位置 B海陆分布C海陆分布 D地形6关于北半球的植被类型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类型主要为畜牧业B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C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植被具有叶大、根深的特点(2018

3、南京二模)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该山地南坡属于()A阳坡和背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迎风坡8图中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A高山草甸 B高寒荒漠C针阔叶混交林 D高山针叶林(2018辽宁协作校上学期期未)大高加索山脉,全长约1 200 km,最宽处达200 km,山势陡峻,具有完整的垂直景观带谱。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 642 m)是欧洲第一高峰,位于俄罗斯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321,东经4226。据此完成910题。9大高加索山脉从基带开始的3个垂直自然带依次是()A常绿硬叶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B温带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C

4、常绿阔叶林带高山灌丛带高山草甸带D针叶林带高山草原带高山草甸带10厄尔布鲁士山高山冰川带的分布类似于()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丙地此时炎热干燥。读图完成1112题。11若a表示洋流流向,b表示盛行风向,c表示昏线, d表示等温线,则其中绘制错误的是()Aa BbCc Dd12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A BC D二、综合题(共52分)13(2018武汉模拟)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在新疆,天山被称为垂直的牧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生活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

5、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材料二天山自然带示意图(图甲)和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图乙)。(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6分)(2)天山天然草场资源地广、质优、种类多,试分析其原因。(8分)(3)简述天山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并简单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12分)14(2018上海静安二模)阅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及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非洲气候分布图。材料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1)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点。(4分)(2)A、B两地纬度相差很大,但属于同一自然带,分析其原因。(10分)(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

6、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2分)答 案1C2.B第1题,甲图中的“叶正稀”反映的是落叶林景观区,“一行飞”指的应是北雁南飞,反映的是秋天叶落时节的景象;乙图中的“兴安”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由此可推断出乙图中景观为桂林山水,是喀斯特地貌区。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甲图反映落叶林景观,乙图是桂林山水,导致两地景观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和地质作用不同。3C4.A第3题,从2050年我国东部自然植被分布预测图可知,到2050年植被分布仍然呈地带性分异,热带季雨林分布的纬度比目前要高,说明其分布范围扩大,则说明气候比目前变暖了,故寒温带针叶林面积缩小;气候变暖,山地常绿阔叶

7、林分布应该上移。第4题,气候的变化导致自然带分布范围的变化,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5B6.A第5题,图中是热带雨林带、是热带季雨林带、是热带草原带、是热带荒漠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温带荒漠带、是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由于相应纬度没有陆地分布而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南美洲大陆南部东岸有巴塔哥尼亚沙漠,属于温带荒漠带。第6题,依上题分析,所在地区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湿润,无高温期而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多发展畜牧业。7D8.B第7题,图中显示山地南坡雪线分布的海拔较低,则南坡为迎风坡;同时南坡7月等温线分布海拔较高,则南坡为阳坡。第8题,图中7

8、月等温线为3 、有雪线经过,则间为雪线以下的高寒荒漠带。9B10.C第9题,大高加索山脉基带主要位于温带草原气候区域,自然带为草原带。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降水先增加后减少,有向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高山苔原带高山冰雪带的变化过程。第10题,厄尔布鲁士山西坡地处西风带迎风坡,降水较多、雪线较低。11C12.B第11题,读图可知丙地位于非洲最南端,为地中海气候,此时炎热干燥,说明为南半球的夏季。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则图中c表示晨线,而不是昏线。第12题,甲地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同时受沿海暖流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乙地位于南非高原,地势较高,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所

9、以两地自然景观差异大。13解析:第(1)题,自然带差异可从自然带多少、具体类型及分布海拔角度比较。第(2)题,注意问题包括三方面:地广、质优、种类全,可从气候及地形角度分析。第(3)题,结合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即可回答,注意气温变化是其转场的根本原因。答案:(1)北坡自然带种类丰富,有云杉林带,南坡缺失云杉林带;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于北坡;北坡的雪线较南坡低。(2)天山地处中纬度地区,光热充足,气候适宜牧草生长;山地面积广大,草场分布区域广;海拔高,终年积雪,冰雪融水丰富,为草场提供充足水源,牧草繁茂;从山麓到山顶,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别大,牧草种类依其地区、季节不同而有差异,种类繁多。

10、(3)冬季,牧民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春季转暖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秋季转冷,向海拔较低的(荒漠)草原转移;冬季在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过冬。评价:转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海拔的草场资源;同时也保护了草场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草场可持续发展。14解析:第(1)题,由非洲气候分布图中可明显看出气候呈对称性分布,则自然带也必然对称分布。第(2)题,A地受大气环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带;B地热带雨林的形成是“地形雨洋流”作用的结果。第(3)题,注意本题实际上是三个问题:自然带完整、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北坡高度差异、雪线高度南北坡差异等三个现象的原因,运用相关知识不难回答。答案:(1)非洲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2)A、B两地同属于热带雨林带。原因:A地受赤道低气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B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3)乞力马扎罗山所处的纬度低(赤道附近);海拔高,相对高度大。由于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水分条件要优于北坡,因此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和草原带分布的海拔上限南坡高于北坡;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雪线的重要因素,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高度低于北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