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循环练25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72627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循环练25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备考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循环练25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备考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循环练25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备考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循环练25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备考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循环练25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循环练25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循环练25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循环练25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至于今日的文学批评,也将视线投射到文学之外的领域,将心思花费在影视、电脑动漫、网络游戏、新闻时评、性别观念、商业广告等方面。时尚的批评家不再愿意潜心地进行文本细读,而热衷于东拼西凑、颠三倒四的理论移植,擅长于_、大而无当的趋势分析。文学批评成了与文学毫不相干甚至与文学沾点边的自言自语,而一些所谓的批评家则成了文化掮客和吹鼓手,奴颜婢膝地充当文化权力与文化资本的帮忙、帮凶以至帮闲。在各种欲望急剧膨胀的消费环境里,商业的鞭子驱赶着各种势力,选择最简便、最省力、最快捷的方式,从“文学”身上榨

2、取最大利益,不惜以扭曲“文学”的方式将“文学”贱卖。也就是说,当利益成为至高无上的目标时,文学自身的审美特质与内在规律就被弃若敝屣,上演着一幕幕_的闹剧,人们需要的仅仅是“文学”的名义,()。让文学回到文学自身,在这个年代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形形色色的力量_,在文学的领地里横冲直撞。但是,这种_的局面毕竟不能长此以往,否则会导致文学生态的严重失衡。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学批评成了与文学沾点边甚至与文学毫不相干的自言自语,而一些所谓的批评家则成了文化掮客和吹鼓手,奴颜婢膝地充当文化权力与文化资本的帮忙、帮凶以至帮闲。B文学批评成了与文学毫不相干甚至与文学沾

3、点边的自言自语,而一些所谓的批评家则成了文化掮客和吹鼓手,奴颜婢膝地充当文化权力与文化资本的帮忙、帮闲以至帮凶。C文学批评成了与文学毫不相干甚至与文学沾点边的自言自语,而一些所谓的批评家则成了文化掮客和吹鼓手,奴颜婢膝地充当文化权力与文化资本的帮闲、帮忙以至帮凶。D文学批评成了与文学沾点边甚至与文学毫不相干的自言自语,而一些所谓的批评家则成了文化掮客和吹鼓手,奴颜婢膝地充当文化权力与文化资本的帮忙、帮闲以至帮凶。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学内核犹如明珠一样的,已经被污浊的商业动机蒙上了厚厚的尘埃,变得黯淡无光B而犹如明珠一样的文学内核已经被污浊的商业动机蒙上了

4、厚厚的尘埃,变得黯淡无光C污浊的商业动机已经把犹如明珠一样的文学内核蒙上了厚厚的尘埃,变得黯淡无光D污浊的商业动机已经让犹如明珠一样的文学内核变得黯淡无光,蒙上了厚厚的尘埃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穿凿附会本末倒置鸠占鹊巢鱼龙混杂B穿凿附会买椟还珠占山为王鱼目混珠C牵强附会买椟还珠鸠占鹊巢鱼目混珠D牵强附会本末倒置占山为王鱼龙混杂4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各班级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为了进一步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校学生会定于10月18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届时在孔子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盛誉

5、的孙荣教授将光临指导,并向各班奉送其最新研究著作。请各班班委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知他们一定务必按时到会。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和_。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_和_,可分别改为_和_。5把下面的四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古丝绸之路始于公元前200年的西汉,先后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而形成。古丝绸之路是商品贸易、技术交流、文化交流的通道。古丝绸之路是沿途国家共同的财富。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启示。答:_二、古代诗歌阅读、默写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9分)秋杪江亭有作刘长卿寂寞江亭下,江

6、枫秋气斑。世情何处澹,湘水向人闲。寒渚一孤雁,夕阳千万山。扁舟如落叶,此去未知还。【注】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后,前往南巴的途中。6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开头选用“寂寞”一词,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写作这首诗歌时的情绪,这种情绪贯穿全诗。B“江枫秋气斑”写了江枫经霜变红的过程,但因内心愁苦,作者丝毫感受不到自然之美。C颔联触景生情,诗人由眼前舒缓闲适的湘水引发联想,对不公正、险恶的世情感慨万分。D尾联中写诗人乘坐的小船像落叶一样漂泊而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借“落叶”表达漂泊无依的愁苦。7诗歌的颈联为什么要写“孤雁”和“千万山”?请简要分析。(6分)答:_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

7、缺部分。(6分)(1)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用“_,_”一句揭示出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地浪费掉。(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_,_。”(3)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其中用细节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_,_。”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持续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分水岭,标志着大唐盛世的终结,也是陆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终结,自此,这条连接亚欧的商贸通道,逐渐衰落,终于湮没。“

8、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是唐代诗人元稹行宫中的两句。这些宫女们,再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西来的香料与珠宝了。因为“安史之乱”,唐朝不得不将驻守西疆的四镇边兵东调长安,一时西北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北上占据河陇,回鹘亦南下控制了阿尔泰山一带,同时西边的大食亦加强了中亚河中地区的攻势,这三股力量又彼此争夺与混战,从此,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丝绸之路,“道路梗绝,往来不通”,杜甫写诗哀叹:“乘槎消息断,何处觅张骞。”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著有一本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这是一本关于唐代文化交流史的名著,他写道:“在玄宗时代,人们可以随处听到龟兹的琵琶,但到了九世纪,这一切就成了梦想。”陆上丝路

9、的中断,直接影响了唐朝的文化和社会。爱德华谢弗分析说,为什么唐代传奇和笔记小说中,与山海经所记述的珍怪一样的奇珍异物大量涌现,因为“从九世纪初期开始,唐朝的国际时代、进口时代、融合时代和黄金时代,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于跨越大海、翻过大山而来的珍奇物品的渴求,都已经不可能轻易地得到满足了。”在九世纪的时候,真实的新奇物品已经无法到达唐朝境内了,唐人只能杜撰虚构出怪异荒诞的贡物。到了元朝,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陆上丝绸之路再度繁华,丝路上的重要国家花剌子模,因为劫杀蒙古商队、侮辱蒙古使臣,甚至遭遇了灭国之灾。但随着元帝国的土崩瓦解,这条路又陷入没落。河西走廊上的敦煌,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恢宏壮美的

10、莫高窟洞窟,是当年走向远方的商旅祈求平安的精神驿站,从晋朝到南北朝,再到唐朝,都有,但是没有明朝的洞窟和壁画,因为到了明朝,这条路已经没人走了,后来被人遗忘,一直到了近代。事实上,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有一个历史兴替,安史之乱后,陆路衰落,海路开始发达,后者在宋、元时代以及明前期始终保持兴盛,遗憾的是,明朝“寸板不许下海”的禁令,清朝的“禁海令”和“迁海令”海上丝路也日渐衰落,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全球重心转向了西方。中国人因为丝绸之路形成的世界观、大格局,彻底倒退了。(摘编自关山远丝绸之路与中华国运)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安史之乱”是大唐盛世的终结,

11、是陆上丝绸之路的终结,这条商贸通道自此走向衰落。B吐蕃、回鹘、大食三股力量的彼此争夺与混战,使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C唐代传奇和笔记小说中,大量涌现像山海经所记述的珍怪一样怪异荒诞的奇珍异物,直接原因是陆上丝路的中断。D元朝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使陆上丝绸之路再度繁华,花剌子模因此遭遇了灭国之灾。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二段引用元稹的诗,描述宫女的生活,是为了说明丝绸之路对唐人社会生活的重要性。B文章第三段引用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的著作,丰富了文章内容,说明了陆上丝路在唐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作用。C文章第四段提到莫高窟洞窟中没有明朝的洞窟和壁画,证明了明朝

12、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已经没落了。D文章分析了唐代陆上丝路没落的原因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后来陆上丝路再度繁华与没落的现象,论证了丝绸之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就不会将兵力东调长安,也就不会失去对西域的控制,陆上丝绸之路可能也不会衰落。B九世纪,由于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人们不太可能随处听到玄宗时期龟兹的琵琶,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来的香料与珠宝。C如果明朝没有“寸板不许下海”的禁令,清朝没有“禁海令”和“迁海令”,那么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就不会衰落。D丝绸之路的衰落,使中国人因之形成的世界观、大格局彻底倒退了,可见开放、交流非

13、常重要。循环练25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1.D两处错误:“与文学毫不相干甚至与文学沾点边的”语序不当;“帮忙、帮凶以至帮闲”语序不当。2B联系上下文。3C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勉强比附。穿凿附会:生拉硬扯的解释,把讲不通的道理硬要讲通或不相干的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占山为王:比喻独霸一方,称王称霸。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4极高一定或务必发扬弘

14、扬奉送赠送解析:(1)“盛誉”是指极大的声誉,极力称赞,或好的口碑的意思;“极高”与“盛”重复,去掉“极高”。“务必”指一定,必须的意思;“一定”“务必”重复,保留一个即可。(2)本题主要考查敬词和谦词。发扬改为“弘扬”;奉送改为“赠送”,奉送是敬辞,谦敬失当。5示例一:始于公元前200年的西汉,先后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而形成,作为商品贸易、技术交流、文化交流的通道并留给我们许多宝贵启示的古丝绸之路是沿途国家共同的财富。示例二:始于公元前200年的西汉,先后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而形成,作为商品贸易、技术交流、文化交流的通道并成为沿途国家共同的财富的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启示。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首先,要确定作为长单句的主干语句,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