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8.1国家财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72458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8.1国家财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8.1国家财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8.1国家财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8.1国家财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教案:8.1国家财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财政教案课题名称国家财政教学时间一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2.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3.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和具体获取渠道以及影响因素4.知道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具体用途5.理解并掌握财政的作用6.了解财政收支的关系能力目标1.初步的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以及辩证的认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 标1.感受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的原则,增强我们爱国主义情感。2.关心国家的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增强主人翁的意识3.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教

2、学重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1.财政的作用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3.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认真备课 收集资料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并根据本课上的知识收集相关资料。 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和资源导入新课探究问题设计:1、根据上述感受,想一想,国家主要通过什么手段为百姓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2、国家的这些资金投入是怎么实现的?是财政部长个人确定的吗?教师引导,并通过展示全国人大会议上财政部长作预算、决算报告来说明预算、决算的实现、监督作用。师生共同探究明确了概念:学生思考回答走进新课一、财政及其作用通过刚才导入的分析得出财政的

3、概念及其本质1、 财政的含义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进行日常收入支出前首先需要做什么工作?2、 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教师点评: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叫做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叫做国家决算。3、 国家财政的作用(通过PPT上所展示的事例归纳出财政的三个作用。)根据导入积极归纳财政的概念。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制定收入、支出计划。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归纳财政的三个作用。PPT展示。二、财政收入与支出(一)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的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那么这些形式和渠道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6“相关链接”想一想,财

4、政收入有哪些具体渠道?)2、财政收入的形式:根据国家筹集资金的具体渠道的不同,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以“蛋糕”为例边进行多媒体的展示边分析。)(1)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基础性的因素。(2)分配政策。(二)财政支出1、含义: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设置分组问题讨论“如果你是财政部长,关于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你有何建议?”)展示财政支出具体用途:2、财政支出具体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三)财

5、政收支的关系: 财政收支的三种情况:收支相等、收大于支,支大于收,即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简单分析各种财政收支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学生然真阅读,获得答案。根据书本65页的材料,计算出税收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然后得出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认真讨论,阐述自己的计划并分析理由认真思考,积极发言PPT展示,结合学生的发言和教师的讲解三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国家财政的有关知识,知道了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相关常识,明确了财政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学会观察和分析国家财政措施中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并能积极支持国家财政工作。认真把握本课知识点,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支持国家工作。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