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葫芦岛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72270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发】葫芦岛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物理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首发】葫芦岛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物理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首发】葫芦岛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物理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首发】葫芦岛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物理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首发】葫芦岛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物理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首发】葫芦岛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物理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发】葫芦岛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物理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

2、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没有施力物体B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可能存在力的作用D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的作用力在前,乙对甲的作用力在后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动,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此时长木板受到的地面摩擦力大小为( ) A2mgB1MgC1(Mm)gD2mg1Mg3如图所示,圆弧形货架摆着四个完全相同的光滑小球,O为圆心。则对圆弧面的压力最小的是( )Aa球Bb球Cc球Dd球4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改变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发现

3、当30和45时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恰好相等,则物块A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BC D5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A在第8s末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B在第4s末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C在第2s末到第4s末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最大D在第4s末和第8s末在同一位置上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木块P和Q,水平力F推动两个木块做匀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受3个力,Q受3个力BP受3个力,Q受4个力CP受2个力,Q受5个力DP受4个力,Q受6个力7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N和3N,不计弹簧秤、细线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则弹簧秤所受的合力和弹簧秤

4、的读数为( )A0、3N B7N、3 NC0、6N D7N、6N8如图所示,建筑工人通过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将一重物缓慢吊起,在此过程中,如果不计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则( )A绳子的张力逐渐变小B绳子的张力先变大后变小C人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变小D人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变大9三个共点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下列每一组力中合力可以为零的是( )A2N,3N,4N B4N,5N,10NC10N,12N,21N D10N,10N,10N10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传送带与水平方向成角,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下列关于此过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重力、摩

5、擦力、支持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C由于惯性,物体不需要摩擦力的作用就能向上匀速运动D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mgcos11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依次经过a、b、c、d后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Aa1m/s2Bvc3m/sCvb2 m/s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12如图所示,电灯悬挂于两墙壁之间,更换水平绳OA使连接点A向上移动而保持O点的位置不变,则在A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 )A绳OB的拉力逐渐增大B绳OB的拉力逐渐减小C绳OA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6、D绳OA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6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2)某同学由实验测得某弹簧的弹力F与长度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弹簧的原长L0_cm,劲度系数k_N/m。1

7、4(6分)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1)其中的两个实验步骤分别是: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记下细绳的方向。请指出以上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A中是;B中是。(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实验中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两个分力F1、F

8、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_(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事实的。15(8分)如图所示,直杆长L10.5m,圆筒高为L23.7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0.8m处。现让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试求:(取g10m/s2)(1)由释放到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经历的时间t1;(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t。16(8分)如图所示,在与水平地面成37角的大小为F60N的拉力作用下,质量为m10kg的物块沿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试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g10N/kg,sin370.6,cos370.8)17(12分

9、)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取g10N/kg,sin370.6,cos370.8,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2)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3)若物体乙的质量m24kg,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则欲使物体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物理答案1【答案】B2【答案】A3【答案】A4【解析】当30时物体处于静止状

10、态,静摩擦力和重力的下滑分力相等,即f1mgsin 30;当45时物体沿斜面下滑,滑动摩擦力f2FNmgcos45,由f1f2,解得,故B正确。【答案】B5【答案】D6【解析】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物体P、Q一起匀速滑动,则对P,受重力与支持力;对于Q受力分析:重力、地面支持力、P对Q的压力、水平推力、地面给Q的滑动摩擦力,共5个力。因此P受到两个力,Q受到5个力,故C正确。【答案】C7【解析】物体B处于静止状态,所以B受力是平衡的,即弹簧右端受到的力大小为3N;又因为弹簧秤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弹簧秤受力是平衡的,弹簧右端受到的拉力是3N,虽然A的重力是10N,但因弹簧受力平衡,A端绳受的力是3N

11、,而弹簧秤的合力为零;弹簧秤的示数是钩上的拉力或是一端受到的力,所以示数为3N,故A正确。【答案】A8【解析】以滑轮为研究对象,设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2Tcosmg,随角的增加,绳的张力增大,A对、B错;以人为研究对象,可知人受重力、绳的拉力及地面的支持力,由共点力平衡可知:TNG,绳的拉力增大,故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C对、D错。【答案】C9【答案】ACD10【解析】对滑块受力分析,受重力、静摩擦力、支持力,故A正确,C错误;根据平衡条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为mgsin,故B正确;物块受到的是静摩擦力,不是滑动摩擦力,故D错误。【答案】AB11【解析】物体在a

12、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0,加速度为a,则从a到c有,物体从a到d有,解得:a0.5m/s2,v04m/s,故A错误;根据速度公式,可得vc3m/s,故B正确;从a到b有,解得m/s,故C错误;根据速度公式,可得vd2m/s,则从d到e有,则xde4m,从d到e的时间s,故D正确。【答案】BD12【解析】以O点位研究对象,处于平衡装态,OA和OB两绳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画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A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绳子OB上的拉力逐渐减小,OA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故B、D正确。【答案】BD13【解析】(1)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否则弹簧会损坏

13、,故A正确;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要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使钩码的重力等于弹簧的弹力,要待钩码平衡时再读读数,故B正确;弹簧的长度不等于弹簧的伸长量,伸长量等于弹簧的长度减去原长,故C错误;拉力与伸长量之比是劲度系数,由弹簧决定,同一弹簧的劲度系数是不变的,不同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同,故D错误。(2)由FL图象和胡克定律结合分析知,图象的斜率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当F0时,即横坐标的截距为弹簧的原长,所以据图所知,横截距为10cm,即弹簧的原长为10cm;图象的斜率N/m50N/m。【答案】(1)AB (2)10 5014【解析】(1)实验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采用的方法是作力的图示

14、法,作出合力和理论值和实际值,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果。所以,实验时,除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外,还要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以便确定两个拉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作出拉力的图示。步骤A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步骤B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2)由于误差的存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可以与橡皮条拉力的方向有偏差,但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结点的拉力即F与橡皮条拉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F1和F2的合力理论值一定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故甲符合实验事实。【答案】(1)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2)甲15【解析】(1)设直杆下端到达圆筒上方的时间为t1,有:解得:t10.4 s。(2)直杆上端离开圆筒下方时间为t2,有:解得:t21 s 所以tt2t10.6s。16【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并分解如图:竖直方向上:FNFsinG水平方向:FfFcos又FfFN联立得:FN64 N,0.75。17【解析】(1)对结点O,作出受力图如图:由平衡条件有:解得:,。(2)对于乙物体:摩擦力大小,方向水平向左。(3)当乙物体刚要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联立解得: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