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verse元界白皮书(中文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772266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9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etaverse元界白皮书(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metaverse元界白皮书(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metaverse元界白皮书(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metaverse元界白皮书(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metaverse元界白皮书(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etaverse元界白皮书(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etaverse元界白皮书(中文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元界白皮书 穿越智能资产,数字身份和价值中介 来到虚拟现实世界 摘 要 关于区块链 区块链简史 域名币 Namecoin 和点点币 Peercoin 比特股 Bitshares 以太坊 Ethereum 公有链和许可链 区块链发展路径 Metaverse 元界 虚拟现实 Entropy(熵)-元界的代币 智能资产 Avatar-数字身份 Oracle-价值的中介 技术部分 共识算法 POW 挖矿 HBTH-DPOS 新的交易类型 跨链的虚拟机(Virtual Machine) 潜在的风险和考虑 不断增加的区块链体积 挖矿的中心化问题 成功带来的风险 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 元界是基于公有区块链

2、技术开发的去中心化的平台, 涵盖了数字资产和数字身份。 元界 最初是由维优的团队组织开发和维护的,是在 MIT 许可协议之内进行开发的项目。当元界 项目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其代码将被开源公布在 GitHub 上,地址是: https:/ 关于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来源于比特币系统,正是由于这项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更改账本的特性, 比特币系统才有能力解决一些问题,诸如交易造假、双花等。很多人都认为比特币系统是区 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 比特币系统毫无疑问是一个精巧的发明,而背后神秘的创造者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 ,曾将比特币系统定义为“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在过去七年的潜移

3、默化中,比特币周边的生态系统从疑云中成长起来,如今比特币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了 100 亿美元。 众所周知,比特币不仅仅是一个新的现金系统,它同时也有区块链属性,并通过区块链 技术来保障比特币的去中心化账本。更重要的事实是,比特币系统让我们确信:物理性的资 产可以被,也必将被数字化。区块链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以密码学的方式维护了一个 不可篡改的账本, 从而让多方在无需建立信任的环境中进行自由的价值互动或交易, 这种模 式可以给银行业、保险业、医疗业、物流业等众多行业带来重大变革。 区块链简史 区块链技术和概念的发展伴随着对比特币系统的解构和重构。 细数从数字加密货币到区 块链概念的进程中各个重

4、大里程碑,我们发现域名币、点点币做出了非常基础的贡献,而比 特股和以太坊分别带来了两次影响更大的概念升级。 域名币和点点币 域名币是首个从比特币分叉出来的应用项目, 它被设计并执行的目的是在原有的电子现 金系统中加入“去中心化域名”的概念(可以认为是数字身份的前身) ,并且采取了与比特 币合并挖矿的方式保障节点网络的安全性。 如果所有的区块链都需要设计一种新 POW 机制的挖矿算法、 或者需要共用一套存在挖 矿中心化问题的 POW 机制、 并且需要部署硬件矿机作为网络的全节点的话,那么区块链的 发展将落后现在很多年。点点币系统提出了不同的共识算法概念,也就是后来非常著名的 POS 权益证明机制

5、,在 POS 机制提出之后,关于区块链系统的新的尝试才能以低成本的方 式不断涌现,共识机制的微创新也持续地在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比特股 比特股是站在 POS 共识机制的巨人肩膀上成长起来的项目,并在之后将共识机制改良 成为 DPOS 权益代表证明。在比特股上,新的概念被不断提出来,包括更加突出数字身份 的项目 Keyhotee,以及通过定义多种交易类型,可以更简便地登记、发行数字资产等。比 特股主要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概念,并为了实现良好的交易体验,重新改进了出快的速度,达 到秒级出块,相应地也牺牲了一些系统的稳定性。 以太坊 与点点币和比特股不同,以太坊项目在早期采取 POW 的共识机制保障

6、网络不受攻击, 而在近期将通过分叉的方式转变为 POS 的共识机制。这样的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初期整个系 统的安全性问题。 此外以太坊在实践智能合约的概念, 这是以太坊除了对自身公有区块链的 出块特性、奖励机制等作出改进之外,最重要的贡献,通过智能合约和专门开发的 EVM, 以太坊拓展了区块链能够处理的交易类型, 不过所有的交易类型都是通过合约的形式实现的。 公有链和许可链 公有区块链和许可区块链的区别主要体现对待节点的态度以及信任的范围两个方面。 在 公有区块链上,节点接入的门槛很低,我们一般认为每个节点都是不可信的,因此需要以某 种证明机制(POW,POS 或者它们的改良)来选择记账节点,而许

7、可链只对白名单的节点准 许接入, 并可能会设立严格的防火墙。 因此公有区块链的信任机制是面向大众的, 范围很广, 所有参与公有区块链记账和使用的人都在信任的范围之中, 而许可链的信任范围只存在于许 可的节点之间,范围相对较小。 区块链发展路径图 元界 Metaverse 虚拟即现实 Metaverse 一词最早出现在 Neal Stephenson 的科幻小说snow crash 雪崩中 (1992 年) ,在书中描绘的世界,人们拥有自己的化身 Avatar,通过化身在一个虚拟现实 的世界中互相沟通,甚至与电子代理发生关系。 现代的生活就像 Neal Stephenson 在 1992 年描述

8、的那样,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越来越 倚重互联网,人们有大量的时间在线上而非线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频率 也比以前更加频繁, 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可以预见人们会经历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的 转变,越来越多的智能资产的转移将发生在线上,Avatar(数字身份)和中间媒介 Oracle 将成为那时候的经济主流模式。 元界项目的取名受到了 Neal Stephenson 的 Metaverse 的启发。 Entropy(熵)-元界的代币 Entropy(熵) 熵(entropy)的概念借鉴自热力学中对微观粒子混乱程度的描述,它将作为成为元界 Metaverse 的代币,缩写为 ETP。在

9、Metaverse 上 ETP 的发行总量是 1 亿枚,ETP 的最小 单位是 10-8,即小数点后八位小数,类似于比特币的设计。ETP 可以在 Metaverse 上转移 和交易,安全性由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保障(ECDSA) 。 ETP 并不是一种新形式的数字货币,它代表 Metaverse 的股权。因此,ETP 的价格不 会锚定任何法定货币或者加密货币,例如比特币。 ETP 将被用来衡量 Metaverse 上的智能资产的价值,或者作为金融交易中的一般担保 物。与此同时,当使用 Metaverse 系统的过程中需要收费的时候,将是以 ETP 的形式进行 收费,例如创建一种新的智能资产,注

10、册一个 Avatar,或者申请成为一名 Oracle。 ETP 的分发机制 在区块链领域,ICO 的分发机制是一个代币分发的常见和默认方式。2014 年 1 月份, 比特股项目开始了为期 200 天的 ICO;之后的 7 月份,以太坊项目发起了惊人的 25000 枚 比特币的 ICO;之后的 2016 年有 DigixDAO 项目和 Lisk 项目也分别发起了 ICO,还有充 满争议的 TheDAO 项目。 国内的小蚁项目也在 2015 年 10 月成功地众筹筹集了 2100 枚比 特币。 Metaverse 项目的 ETP 将会通过两次 ICO,向外界分发 1 亿枚总量的 50%60%。其

11、中 2016 年 8 月的首次 ICO 会分发 20%30%,而第二次 ICO 将在 Metaverse 的客户端 (钱包)和区块链底层完成之后启动,第二次 ICO 也将分发 1 亿枚总量的 20%30%。 剩余总量 40%50%的 ETP 将通过 POW 机制以区块奖励的方式分发给系统安全的维 护者,这个过程或称为挖矿。 微通胀 ETP 是 Metaverse 这个 DAO(Democratic Autonomous Organization,民主自治 组织)的股权代币。ETP 不是一种流通货币,因此 ETP 不应该有通胀;但是考虑到代币在 使用的过程中的各种自然损耗,包括意外丢失,忘记密码

12、,或者持有人自然死亡,这将使得 ETP 存量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在以太坊的白皮书中,Vitalik Buterin 提出来一个代币丢失 率的预测,他认为每年将有约 1%的丢失率。为了保障系统代币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并且让 Metaverse 能够容纳更多的数字资产, 我们设计了一个线性微通胀的经济模型。 在 POW 阶 段结束之后,每年将由系统发行 4 百万 ETP 投入到系统中进行流通,并且不难预见的是, 最初几年的通胀率约为 4%,然后这个通胀率将越来越小,等到达与 Vitalik 预测的 1%年损 耗相等时,将保持动态平衡。 智能资产 比特币的维基百科词条中提到, Nick Szabo在他

13、1997年的研究中提出了“智能资产” 的概念,实际上维基犯了一个错误,Szabo 只是定义了一类嵌入了智能合约来实现特定契 约条件的资产。 在以太坊的项目中, 智能合约的概念被过度地强调出来, 数字资产必须依靠智能合约才 能存在。这样的设计是有违直觉的。 在元界中, 我们要重新强调数字资产的重要性, 依赖性顺序是智能合约需要数字资产才 能工作,而不是反过来。如果我们将面向对象的编程模式来类比就会发现,数字资产是一个 面向对象的类 class,而合约是 class 类里面的方法。 与以太坊的设计不同,元界的数字资产将沿用比特币系统的 UTXO 方法(未交易输出 Unspent Transacti

14、on Output) ,数字资产将保留一个域空间和一个地址/数字 ID 身份。任 何交易都将由一组输入和输出定义, 并且带有当前数字资产的所有者和之前交易者的私钥签 名,由以上这些元素共同组成新的 UTXO。 这样设计的结果是,元界上的数字资产将像比特币一样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接收和发送, 只有当更复杂的交易模式需求出现的时候,才会需要智能合约。 Avatar-数字身份 一个人无法像现实生活中持有黄金实物那样在物理上持有线上的智能资产, 智能资产的所有 权需要通过个人对数字身份的掌控、再由数字身份以数学上不可伪造的方式持有。Avatar 作为一个线上身份的象征,可以代表人们在区块链上持有智能资产。

15、 创建一个 Avatar 远不止给你的公钥加上一个别名,就像身份证、手机号不是你的姓名的别 名一样,其他有应用价值的信息也将集成在 Avatar 中,并以密码学的方式保护起来。这些 信息将可以通过零知识证明的技术向其他人展示需要透露的部分,并且要经过 Avatar 所有 者同意(私钥签名) 。在比特币系统中我们通过公私钥对可以匿名持有比特币,但是在现实 生活中,大多数活动需要我们提供各种程度的个人信息,例如,如果你需要加入一个女企业 家的俱乐部,你需要提供年龄和性别这两个基本信息。 在 Avatar 背后,可能是一个真实的人,也可能是 AI(人工智能) ,或者是物联网(IOT)中 的一台机器,

16、或者是一个公司、组织。 一个 Avatar 可以拥有多种类型的智能资产, 一种智能资产也可能由多个 Avatar 共同拥有, avatar 和智能资产是多对多的关系。这种关系看起来比较复杂,但是这是现实生活中真实 的所有权关系,同时在元界区块链上,这些关系被确权并且得到了加密技术的保障。 在智能资产之上,特定的(金融)应用场景可以起舞:交易、借贷、租赁,还有抵押等。 Oracle-价值中介 举 Alice 和 Bob 的例子说明, 在一个简单的预测纽约天气合约中需要多少 Oracle 中介?答 案是至少 3 个:一个天气数据输入的 Oracle,一个小组的仲裁 Oracle,以及一个起担保作 用的 Oracle。 区块链技术声称要去中介化,或者叫“消灭中间人” ,目前看来还只是天方夜谭。价值的中 介仍然有重要作用, 未来还有相当长的时间有重要作用。 他们就像是虚拟和现实平行时间的 虫洞,离开他们,两个世界的沟通就会出现障碍,因为就目前而言,两个世界的价值评判标 准和逻辑还无法全部量化写成代码,更别谈实际应用了。 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