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72186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解析版】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解析版】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解析版】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解析版】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等高距均为20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河流岸边A处的居民观察日出最佳的时间(地方时)可能为A.3月21日6时左右B.6月22日5时左右C.9月23日5时左右D.12月22日6时左右2.图中河流的流向为A.东北流向西南B.西北流向东南C.西南流向东北D.东南流向西北3.图示河段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含沙量大B.春季有凌汛现象C.流量年际变化大D.全年流量比较稳定【答案】1. B 2. A 3. D【解析】【1题详解】读图A东北方向为水域,对日出没有明显阻挡,观察日出效果最好。根据所学

2、知识3月21日和9月23日分别为春分日前后、秋分日前后,日出方向为正东,图示A地正东地势较高,观察日出效果不好,故AC错误;12月22日为冬至日前后,该地日出在东南,东南地势较高,观察日出效果不好,故D错误;6月22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前后,日出在东北方向,观察日出效果最好,故该题选B。【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河流分布在山谷中,山谷等高线地势向高处弯曲,可以判断沿河流东北地势较高,西南地势低,所以河流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故该题选A。【3题详解】读图,该河段海拔低,地势低平,流水侵蚀作用弱,河流含沙量小,故A错误;根据材料该河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没有结冰期,所以没有凌汛现象,故B错误;该河段上游分

3、布有湖泊,湖泊能够调节径流,故该河段的径流变化小,流量稳定,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D。【点睛】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秋分日)有日出日落的地区,日出在东北方向,日落在西北方向;冬半年(秋分日次年春分日)有日出日落的地区,日出在东南方向,日落在西南方向。河流有凌汛现象的条件:一是有结冰期,二是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村是晒秋文化的起源地。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农历六月六晒秋节开始,九月九晒秋节达到顶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4.篁岭晒秋时节控制该地的主要天气系统为A.西南季风B.亚洲高压C.副热带高压D.亚洲低压5.该地的传统民居屋顶呈现倾斜,其主要功能是A.为了节省建筑材料B.有利于冬

4、季清扫屋顶积雪C.有利于通风散热D.有利于多雨季节排水【答案】4. C 5. D【解析】【4题详解】根据材料篁岭晒秋节时期天气应为炎热干燥、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西南季风、亚洲低压易带来多雨的天气,故AD错误;亚洲高压控制的时间为冬季,根据材料晒秋节为6月到9月为夏季,故B错误;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天气炎热干燥,多晴朗天气,故该题选C。【5题详解】屋顶呈现倾斜利用的建筑材料更多,故A错误;篁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高温多雨,冬季温和,降雪稀少,故B错误;热带地区房屋采用高脚屋利于通风散热,故C错误;屋顶倾斜便于多雨季节排水,故该题选D。下图为英国泰晤士河口(英国东南距海岸20公里之外)某风电

5、场内单个风电机组示意图,该风电场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海上风电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6.该风电场风电机的扇叶朝向为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7.该风电场建立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英国年降水量减少B.影响空中飞机飞行C.陆地风向发生改变D.危及低空飞行鸟类【答案】6. C 7. D【解析】【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英国泰晤士河口位于西风带,盛行西南风,当风电机扇叶和盛行风向垂直时,发电效率最高,故该风电场风电机的扇叶应朝向西南方向,故该题选C。【7题详解】根据材料英国降水量受西风的影响,海上风电场位于英国东南部海域,对西风不产生影响,陆地风向不会发生改变,故AC错误;从示意图可以看出,风电机组的叶片

6、最高仅为110米,不会影响到民航飞行,但对低空飞行的鸟类产生影响,故B错误,所以该题选D。下表中甲、乙为欧洲西部某地(50N,5E)和南美洲西部某地(45S,72W)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8.甲地降水量远比乙地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西风带来丰富水汽B.靠近海洋水汽充足C.沿岸暖流增温增湿D.山地阻挡多地形雨9.乙地7月气温高于甲地1月气温的主要原因是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B.甲地白昼时间长C.乙地沿岸有暖流流经D.乙地受东南信风影响10.乙地全年降水量冬季较夏季更丰富的原因主要是A.气压带风带的移动B.暖流影响C.地形阻挡D.冬季西风更为强劲【答案】8. D 9. C 10. D【解析】

7、【8题详解】根据表格甲乙两地的月均温分布状况,甲地7月均温低、乙地1月均温低,可以判断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根据甲、乙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两地位于西风带,受盛行西风的影响,甲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受安地斯山脉阻挡,处于西风的迎风坡,乙位于欧洲西部,地势起伏小,所以甲降水量比乙丰富;甲乙两地都位于西风带,靠近大陆西海岸,故AB错误;乙沿海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而甲沿海有秘鲁寒流流经,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D。【9题详解】根据上题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乙地7月和甲地1月都为所在半球的夏季,纬度相差不大,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相当,故AB错误;乙地降水主要受西风带影响,故D错误;乙地西部沿

8、海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甲西部沿海有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故该题选C。【10题详解】乙地的降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无关,故A错误;地形和季节无关,故C错误;主要受盛行西风强弱的影响,冬季中纬度南北温差比夏季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西风强盛,水汽更多,所以冬季降水大于夏季,暖流和盛行西风的强弱相关,故B错,D对,所以该题选D。地处阿拉斯加的楚加奇国家森林是美国第二大国家森林。该地区的森林、河流、湖泊、山脉及冰川美景令人终生难忘。下图为该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波蒂奇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波蒂奇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B.雨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冰雪融水12.楚加

9、奇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植被类型是A.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硬叶林13.一年中最适合游客观赏阿拉斯加冰川的时间是A.12-1月B.3-5月C.6-8月D.9-12月【答案】11. D 12. A 13. C【解析】【11题详解】阿拉斯加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降水较少,冰雪面积广,所以波蒂奇湖的补给应主要来自冰雪融水,故该题选D。【12题详解】根据材料楚加奇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阿拉斯加,纬度较高,海拔高,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典型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硬叶林为亚热带植被,故BD错误;落叶阔叶林为温带植被,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A。【1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

10、,阿拉斯加海拔高,纬度高,山区冰雪广布。与其他几个季节相比较,夏季平均气温高,天气暖和,白昼时间长,适合户外活动,故游客观赏阿拉斯加冰川最佳月份为6-8月,所以该题选C。干热岩是一种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埋深数千米,其温度一般大于200。干热岩主要被用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的方式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下列可能为我国干热岩资源富集区的是A.青藏高原B.长江三角洲C.松嫩平原D.黄土高原15.干热岩发电A.季节性强B.技术要求低C.大气污染严重D.有利于改善环境【答案】14. A 15. D【解析

11、】【14题详解】根据材料干热岩是一种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其热量来自于地球内能,所以地壳活跃地区干热岩资源富集,青藏高原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壳活跃,地热资源丰富,最可能为干热岩资源富集区,所以该题选A。【15题详解】根据材料干热岩的利用主要采用人工注水的方式加以利用,技术要求较低,故B错误;在整个过程中处于封闭循环系统,是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储量大、安全性好、热能连续不受季节制约、利用率高、成本低等特点,故AC错误,所以该题选D。下图为晴天我国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该图所示的月份可能是A.1月B.3月C.7月D.11月

12、17.该绿洲可能位于A.吐鲁番盆地B.腾格里沙漠C.呼伦贝尔草原D.鄂尔多斯高原18.关于图中情况捕述正确的是A.第一天9:00-15: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B.第一天0:00-6:00之间地面风从绿洲吹向沙漠C.第二天0:00-6: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D.第二天9:00-15:00之间 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答案】16. C 17. A 18. C【解析】【16题详解】根据材料该区有绿洲和沙漠,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读图,该地一天中气温为14C-34C之间,日平均气温高,应为夏季,故该题选C。【1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地方时14:

13、00左右,图示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北京时间为16:00左右,因此该地和北京时间相差2小时,经度相差30,故该地位于90E附近,四个选项中只有吐鲁番盆地位于90E附近,所以该题选A。【18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白天虚线气温较高,实线气温较低;因为沙漠比热容小,所以昼夜温差大,故虚线表示沙漠,实线表示绿洲。读图第一天9:00-15:00之间沙漠气温比绿洲气温高,沙漠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绿洲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风由绿洲吹向沙漠,故A错误;第一天0:00-6:00之间绿洲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沙漠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风从沙漠吹向绿洲,故B错误;第二天0:

14、00-6:00之间同第一天0:00-6:00之间风向相同,从沙漠吹向绿洲,故C正确;第二天9:00-15:00之间同第一天9:00-15:00之间风向相同,风从绿洲吹向沙漠,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点睛】沙漠比热比绿洲小,吸热放热速度比绿洲快。白天沙漠升温快,气温高,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低;绿洲白天升温慢,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高,所以风由绿洲吹向沙漠;而夜间则从沙漠吹向绿洲。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下图为张掖某处丹霞地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9.组成该丹霞地貌的主要岩石类型为A.变质岩B.沉积岩C.玄武岩D.花岗岩20.形成张掖丹霞地貌四壁陡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D.海浪侵蚀【答案】19. B 20. C【解析】【19题详解】根据材料“丹霞地貌的岩石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根据所学知识砾石、砂岩和泥岩都为沉积岩;且读图组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岩石具有层理构造,符合沉积岩特征,故该题选B。【20题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