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1月)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72185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1月)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解析版】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1月)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解析版】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1月)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解析版】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1月)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解析版】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1月)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1月)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1月)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1月)地理试卷 五校联盟命题组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28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1.2017年10月初,国家天文台宣布,“中国天眼”FAST首次发现新脉冲星,其中两颗距离地球分别约4100光年和1.6万光年。在下列各天体系统中,最小和最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A. 太阳系 地月系 B. 地月系 星系 C. 地月系 总星系 D. 河外星系 总星系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天体系统。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为地月系;最高一级的为目前观测到的宇宙的全部指总星系。故答案选C项 点睛

2、: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 2.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 太阳 B. 哈雷彗星 C. 运行中的“嫦娥二号” D. 陨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天体指宇宙间物体的存在形式。陨石是流星体燃烧之后落在地球上的部分,属于地球物质,不属于天体。 考点:宇宙中的地球。 在十字路口处,我们有时能见到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有人注意到同一交通信号灯在前后两天的同一时段的亮度略有差异,你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A. 海拔 B. 电网供电电压 C. 天气状况 D. 交通流量 4. 从太阳辐射角度考虑,我国下列城市中最适合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 A. 成都

3、B. 拉萨 C. 北京 D. 大连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该交通信号灯以太阳能为电源,同一交通信号灯在前后两天的同一时段的亮度略有差异,主要是由于前后两天天气状况存在差异,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流强弱存在差异。 【4题详解】 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因此从太阳辐射角度考虑,选项所给四城市中,拉萨最适合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 5.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能无关的是 A. 煤炭的形成 B. 台风 C. 水循环 D. 火山爆发 【答案】D 【解析】 煤、石油、天然气实际上是地质史上生物遗体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演化而来的,而生物则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能,排除A。太阳辐射为地球上的

4、大气、水、生物等的活动和变化提供了动力,排除BC。而火山活动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 与太阳辐射能无关,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为地球上的大气、水、生物等的活动和变化提供了动力;煤、石油、天然气实际上是地质史上生物遗体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演化而来的,而生物则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能。 6.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 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煤、石油等矿物质燃料是地质时期地球内能的积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植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

5、的主要能源,正确;煤、石油等是历史时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被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转化而形成的,故也与太阳辐射有关,错误;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正确;而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是太阳活动,错误。故正确。故答案选C项。 7.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相对应的点相比 ( ) A.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大 B.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C.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D. 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不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保持同步,24小时转了360,角速度都为15每小时,同步卫星的线速度还要加上地表到卫星的距离,所以二者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选A。

6、考点:角速度和线速度。 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已记录到24个太阳活动峰年,基本是11年左右一次。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8. 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A. 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C. 无线电通讯突然受到干扰 D. 极圈内出现极光现象 9. 在太阳活动峰年,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A.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力 B. 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C. 邮政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D. 加强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畅通 【答案】8. B 9. D 【解析】 【8题详解】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与太阳活动无关。故B正确。 【9题详解】 太

7、阳活动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故D正确。在太阳活动峰年,应减少户外活动时间,故A错误。宇宙垃圾主要是威胁航天器的安全,与太阳活动的影响无关,故B错误。邮政部门受太阳活动的影响小,故C错误。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 10.下图所示的地球自转方向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 【

8、详解】地球的自转方向始终自西向东。侧视图中为自西向东的箭头,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A图正确;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B图正确;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C图正确;西经度数减小的方向是向东的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为向东的方向,故西经度数减小的方是地球自转的方向,D图中西经度逆时针减小,则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D图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的自转方向始终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俯视为逆时针,从南极俯视为顺时针,缩记:北“逆”南“顺”。 11.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9、 根据半球位置和水流方向,判断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水流偏向哪一岸哪岸冲刷严重。面朝水流方向,南半球水流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由此可知,冲刷严重的岸坡是。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 吃月饼,共庆团圆 B. 荡秋千,踏青插柳 C. 放鞭炮,守岁迎春 D. 望双星,鹊桥相会 13. 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A. 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 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C. 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D. 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答案】12. B 13. B 【解析】

10、试题分析: 【12题详解】 由地球公转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判断出d为春分日;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在地球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荡秋千,踏青插柳。 【13题详解】 由地球公转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判断出d为春分日;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由秋分日到冬至日的过程中,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故北半球白昼变短且短于夜;南半球白昼变长且长于夜。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4.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 5月1日 B. 7月1日 C. 8月1日 D. 10月1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对同一地点而言,

11、昼长最长则日出最早,在图示4个日期中,昼长最长的是7月1日,所以,这一天升旗仪式举行最早。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5.当安庆某校钟表上的时间为10月10日上午8:00时,美国东部区时(西五区)为( ) A. 10月 9日19时 B. 10月10日19时 C. 10月9日18时 D. 10月10日下午8时 【答案】A 【解析】 【详解】牡丹江钟表上的时间为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美国东部区时(西五区)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早加晚减”,因此美国东部区时(西五区)为10月 9日19时,故A正确。 【点睛】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两地差几个时区,区时即相差几小时。 16.我

12、国某地有一口深20米的水井,井底每年有且仅有一次被太阳照到,该地可能位于 A. 赤道上 B. 南回归线上 C. 北回归线上 D. 北回归线以北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对于本类试题的解答,一定要熟悉一年中太阳直射现象的分布规律“回归线上1次,回归线之间2次,其余地区无太阳直射”。 【详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运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仅有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已知水井位于我国某地,我国位于北半球,太阳可直射井底时,应是太阳直射的时候,一年之中只有一天,说明此地一年只有一次直射机会,所以此地应位于北回归线上。故C正确,ABD项

13、错误。故选C。 17.下图中,正确表示6月22日昼夜分布状况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选项全球昼夜平分,为春秋分;B选项北半球昼长夜短,且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为夏至;C选项地球逆时针自转,为北极点俯视图,北极地区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冬半年;D选项地球顺时针自转,为南极点俯视图,南极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冬半年。 读下图(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回答下列各题。 18. 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时间为( ) A. 8时 B. 9时 C. 15时 D. 16时 19. 若阴影为9月7日,非阴影为9月8日,甲地时间为( ) A. 15时 B. 9时 C. 3时 D. 12时

14、【答案】18. 19. 【解析】 【18题详解】 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为北极点。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附近为晨线。甲的地方时为9:00。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日期分界线。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00所在经线。若阴影为9月7日,非阴影为9月8日。则甲附近为0:00经线,则甲为3:00。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0.北京时间为21时24分,则此时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两条经线分别是( ) A. 180和0 B. 120E 和180 C. 101W和180 D. 180和159E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日期分界线。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

15、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00所在经线。当北京时间为21时24分,0:00所在经线为159E。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 5,回答下列各题。 21. 上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A. A B. B C. C D. D 22.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 大气逆辐射 B. 太阳辐射 C. 地面辐射 D. 大气辐射 23.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21. D 22. C 23. D 【解析】 【21题详解】 据图中箭头特点可知,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C为地面辐射D为大气逆辐射。故选D。 【22题详解】 据图可

16、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故选C。 【23题详解】 据图可知,通过大气逆辐射把地面散射的部分热量还给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故选D。 24.浙江省新安江水库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一个狭窄河流上出现了一个面积为394 km2的“湖泊”。若在该水库旁建一个度假村,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陆地和水域的热容量的差异,故白天,度假村的气温较水库高,故度假村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而水库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故近地面的风由水库吹向度假村,故正确;而晚上,度假村的气温较水库低,故度假村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压,水库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故近地面的风从度假村吹向水库,故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