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4单元 单元能力检测(四)(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72151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卓越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4单元 单元能力检测(四)(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卓越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4单元 单元能力检测(四)(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卓越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4单元 单元能力检测(四)(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卓越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4单元 单元能力检测(四)(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卓越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4单元 单元能力检测(四)(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卓越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4单元 单元能力检测(四)(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卓越学案】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4单元 单元能力检测(四)(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能力检测(四)(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太空经济”方兴未艾“神七”顺利升空,中国人漫步太空,举世瞩目,举国欢庆。欣喜之余,人们不禁要问:“航天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其实,航天技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许多便利,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且不说因为有了气象卫星,每天的天气预报越来越准,方便了百姓的出行和日常生活。单是减轻了灾害性天气危害这一项,每年不知挽回多少经济损失!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道路交通和通讯中断。危急时刻,是卫星在第一时间传回灾区图片,对了解灾情、科学制定救灾方案起

2、到了关键作用。自从我国有了资源卫星,国外卖给我们的遥感图片的价格就一降再降,让国内无数用户直接受益。人们的衣食住行,哪一样没有航天技术的贡献?防寒服等因为用上了航天技术而变得更轻薄,保暖效果更好。人们餐桌上的食物因为有了航天育种技术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而更有营养,同时因为少使用了化肥和农药而更健康,更安全。采用航天技术制作的建筑材料防水抗震性能更好,更节能。有了卫星导航仪,人们的出行可以避免堵车、少走弯路而变得更快捷,更方便,更高效。1961年,美国“阿波罗”计划开始实施。到1972年结束时,“阿波罗”花掉了美国人240亿美元。但谁都没有想到,240亿美元随后就孵化成了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阿波

3、罗”带来了高达几千亿美元的民用市场。当年“阿波罗”飞船登月的时候,开发了4 000项专利。现在都转为了民用,包括人们穿的旅游鞋、生产网球拍的材料以及冬天御寒穿的羽绒服等。此后,精明的美国人将航天科技运用得出神入化,一个又一个新的产业开始形成。在空间站或航天飞机上建立的专门试验装置,成功地研制出了半导体、光学玻璃、各种合金、陶瓷和超纯蛋白等新产品新材料。美国1984年在航天飞机上生产了一种用于电子显微镜、微过滤器的聚苯乙烯乳胶小球,几年后这种小球就形成了年产3 000万美元的产业。1982年以后,苏联太空人在天上成功地生产了流感疫苗。美国太空人4次生产出预防突发性心梗的药品。航天科技作为代表当代

4、最高水平的高新技术,对其他高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示范效应,一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能产生无法估算的经济效益。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甚至惊呼:“太空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技术创新将成为太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所谓“太空经济”是指包括各种太空活动所创造的产品、服务和市场。发射卫星、载人飞船等太空活动,如今已不仅是拓宽人类视野、彰显国力的伟大事业,更是一条具有广阔潜力的经济发展之路。据报道,去年全球太空经济收入总额再创新高,达到2 510亿美元。太空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实现“健康”增长的助推剂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动机”。事实已经证明,谁抓住了“太空经济”的机遇,谁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赢

5、得主动。1下列关于“太空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空经济”需要技术创新,有了技术创新,“太空经济”也就有了持续发展的动力。B发射卫星、载人飞船等太空活动,既能拓宽人类视野、彰显国力,又是一条具有广阔潜力的经济发展之路。C现在太空经济势不可当,它已完全成为全球经济实现“健康”增长的助推剂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动机”。D“太空经济”是指各种太空活动所创造的产品、服务和市场。解析:选C。此项说法与文意不符,原文是“正成为全球经济实现健康增长的助推剂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动机”,不是“已完全成为”。2下列各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航天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现在人们的衣食

6、住行,哪一样也离不开航天技术。B“阿波罗”虽然花掉了美国人的巨额资金,但不久就得到了高额回报。C航天科技如果一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能产生无法估算的经济效益。D美国生产的聚苯乙烯乳胶小球和苏联人生产的流感疫苗,都依靠了航天技术。解析:选A。此项说法太绝对,原文只是说“人们的衣食住行,哪一样没有航天技术的贡献?”没有说“哪一样也离不开航天技术”。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如今谁能抓住“太空经济”的机遇,谁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B中国的“神七”飞天将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C以后我们可利用航天技术来预测天气,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们的危害。D中国“神七”飞天

7、让世界惊恐不已,他们担心中国将“神七”技术应用于军事。解析:选D。此项说法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属于主观臆断。二、(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16分)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

8、,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0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4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3分)答:_答案:报道19

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盛事。5本文报道的顺序有什么特点?(3分)答:_答案:按照时间顺序报道,记录了7时45分、子夜时分和0时40分等三个主要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6在画线句中,时间的表述为什么要具体到“零4天?”(4分)答:_答案:精确地记下英国统治香港的时间,一方面写出了我们百年的屈辱史,一方面又突出了中国人为香港回归作出的不懈努力。7画线句的深刻含意是什么?(6分)答:_答案:现实场景。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历史轮回。“从海上来”标志着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国统治

10、,回归祖国。作者没有使用任何修饰性的语言,然而就在这平淡朴实的描写中,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20分)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

11、,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譬如讲芦柴棒吧,她的身体实在瘦得太可怕了,放工的时候,厂门口的“抄身婆”(检查女工身体的女人)也不愿意去接触她的身体:“让她扎一两根油线绳吧!骷髅一样,摸着她的骨头会做噩梦!”但是带工老板是不怕做噩梦的!有人觉得太难看了,对她的老板说:“譬如做好事吧,放了她!”“放她?行!还我二十块钱,两年间的伙食、房钱

12、。”他随便地说,回转头来对她一瞪:“不还钱,可别做梦!宁愿赔棺材,要她做到死!”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做平均,两年来在她身上已经收入了二百三十块了!8作者认为在中国的东洋厂能够飞跃地庞大的原因有哪些?(4分)答:_答案:第一,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第二,吸收廉价劳动力。9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了大量的数字,这些数字是为了说明什么?(4分)答:_WWW_答案:作者通过东洋厂三十年前后数字的对比,向我们揭示了东洋厂发展之迅速,规模之壮大,而这一切的取得都是建立在压榨中国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从而向读者揭示出工厂的规模越大压榨就越惨烈的可怕现实。10作者在描写包身工的生活时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既有对包身工群体的描写,又有像“芦柴棒”这样的个体刻画,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答:_资*源%库答案:使读者对包身工的了解全面、具体而深入;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震撼读者的内心。11从抄身婆和带工老板的对话中,我们能看出什么?(6分)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