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基础知识简介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772136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te基础知识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lte基础知识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lte基础知识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lte基础知识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lte基础知识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te基础知识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e基础知识简介(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TE/LTE-A基础 知识介绍,张平 北京邮电大学 2013年6月4日,目录,概述 网络架构 空中接口 MAC层介绍 物理层技术 物理层过程,2,2013-5-20,陆地移动通信标准发展,3,2011-9-30,3GPP组织结构,4,2013-5-20,LTE需求 (1/2),什么是LTE?UTRA的长期演进,Long Time Evolution 满足更低传输时延、提供更高用户传输速率、增加容量和覆盖、减少运营费用、优化网络架构、采用更大载波带宽,优化分组数据域业务传输 容量提升 峰值速率:下行100 Mbps,上行50 Mbps (20MHz带宽) 频谱效率:下行是HSDPA的3-4倍,

2、上行是HSUPA的2-3倍 覆盖增强 提高“小区边缘比特率”,5km满足最优容量,30km轻微下降, 支持100km的覆盖半径 质量优化 时延:用户面小于 5ms,控制面小于 100ms,5,2013-5-20,LTE需求 (2/2),移动性提高 015km/h性能最优,15120km/h高性能,支持120350km/h,甚至在某些频段支持 500 km/h 服务内容综合多样化 高性能的广播业务,MBMS,提高实时业务支持能力,VoIP达到UTRAN电路域性能 运维成本降低 扁平、简化的网络架构,降低运营维护成本,6,2013-5-20,从3G到LTE/LTE-A,LTE与3G技术的区别: 上

3、下行链路分别选择SC-FDMA和OFDMA无线接入方式 同时支持时域和频域的调度 提供点到点和点对多点传输的简单信道结构 简单的RRC状态模式(仅有RRC_CONNECTED和RRC_IDLE) 减少了传输信道的数量(无需专用信道) MAC功能简化,7,2013-5-20,LTE/LTE-A标准化进程,8,2004年底提出,2008年底完成,2008年底开始,2009年底完成,2008年初即提出概念,2011年年底完成,2013-5-20,LTE R8基本特点 (1/2),9,1、良好的抗衰落特性(每个子载波看成是多个平坦衰落的信道) 2、抗多径时延引起的码间干扰(CP的时间间隔长于信道的最大

4、时延扩展) 3、能够灵活地进行多用户调度 4、易实现(DFT快速算法的成熟),1、相比于OFDMA具有较小的峰均功率比(PAPR),适用于功率较小的终端 2、LTE采用基于频域生成的单载波方法DFT扩展OFDM(DFT-S-OFDM) 作为具体实现方法,多址技术,2013-5-20,LTE R8基本特点 (2/2),10,MIMO技术在LTE中得到了充分了的利用,不仅收发的天线数明显增加,MIMO传输模式也更加丰富。 下行MIMO技术 空间复用 空间分集 波束赋型 空分多址 (多用户MIMO) 上行MIMO技术 上行传输天线选择 多用户MIMO,2013-5-20,LTE R9基本特点,11,

5、基于R8的增强,终端定位业务 (LoCation Service),增强下行传输 (引入双流Beamforming),增强的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BMS),家庭基站(Home eNodeB)功能增强,网络自优化(SON),2013-5-20,LTE-A R10 R12基本特点,12,多个小区协同 为用户服务,能有效提高小区边缘的通信质量,增加一些新的 中继节点, 拉近天线和终端的距离,通过增加天线的数量以提高峰值频谱效率,通过对频域进行扩充,进一步 提高带宽,为了满足IMT-A的指标要求,LTE-A的提升和增强主要包括:,2013-5-20,TDD-LTE与FDD-LTE,13,2013-5-

6、20,TDD-LTE与FDD-LTE,FS 1_帧结构(FDD-LTE),14,2013-5-20,TDD-LTE与FDD-LTE,基于TD-SCDMA帧结构设计,保留三个特殊时隙 DwPTS、GP、UpPTS可灵活配置,支持各种尺寸的小区,提供与各种上下行比例的TD-SCDMA的共存的可能性,FS 2_帧结构(TD-LTE),15,2013-5-20,目录,概述 网络架构 空中接口 MAC层介绍 物理层技术 物理层过程,16,2013-5-20,LTE网络架构,17,2011-9-30,演进后的核心网EPC,演进后的接入网E-UTRAN,LTE网络架构,18,2011-9-30,演进后的核心

7、网EPC MME: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EPC的控制面结点。处理UE和核心网间信令交互的控制节点。 S-GW:业务网关(Service Gateway),EPC和E-UTRAN之间的用户面结点。数据路由前传、移动锚点。用户IP包通过S-GW发送。 P-GW: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连接EPC和Internet。负责UE IP地址分配、数据包过滤和QoS保证。 HSS:本地子载波服务节点数据库(Home Subcarrier Service)。存储子载波的信息。,LTE网络架构,19,2011-

8、9-30,演进后的接入网E-UTRAN 扁平的RAN结构:取消了RNC,由eNB组成;eNB通过S1-U连接到S-GW,通过S1-C连接到MME,降低时延。eNB间通过X2接口进行连接,LTE网络架构,20,2011-9-30,eNB是E-UTRAN侧的S1接入点,MME或S-GW是EPC侧的S1接入点。,逻辑节点、功能实体和协议层之间的关系及功能划分,目录,概述 网络架构 空中接口 MAC层介绍 物理层技术 物理层过程,21,2013-5-20,LTE空中接口,22,2011-9-30,无线接口是指终端和接入网之间的接口,简称Uu接口,通常我们也称为空中接口。无线接口协议主要是用来建立、重配

9、置和释放各种无线承载业务的。(UE-eNB) 沿袭了承载和控制相分离的思想,S1接口也分为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控制面协议:控制无线业务的接入及 UE和网络间各方面的连接控制,用户面协议:实现无线承载业务 的接入和信令的接入,LTE空中接口,23,2011-9-30,控制面协议栈 NAS控制协议实体位于终端UE和移动管理实体MME内,主要负责对非接入层部分的控制和管理 RRC协议实体位于UE和eNB网络实体内,主要负责对接入层的控制和管理(广播、寻呼、RRC连接管理、无线承载控制、移动性管理等) PDCP完成对控制平面RRC协议数据的加解密和完整性保护功能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提供对RRC消息的

10、数据传输功能,LTE空中接口,24,2011-9-30,用户面协议栈 PDCP完成对业务平面数据的加解密和完整性保护功能 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功能。物理层通过传输信道为MAC子层提供相应的服务 MAC子层通过逻辑信道向RLC子层提供相应的服务。RLC子层通过无线承载向上层提供相应的服务,LTE空中接口,25,2011-9-30,协议栈功能示意(用户平面),LTE MAC架构,26,2011-9-30,LTE MAC功能,27,2011-9-30,eNB和UE中MAC实体共有的功能: 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的映射 复用:将来自逻辑信道的MAC SDU复用为传输块,通过传输信道传到物理层 解

11、复用:将传输信道上来自物理层的传输块解复用为逻辑信道上的MAC SDU HARQ实体 eNB和UE中MAC实体特有的功能: 用户无线资源分配:时域和频域、发射层数、天线数、发射功率 通过动态调度在UE之间的优先级处理 一个UE的逻辑信道优先级的处理 传输格式选择 UE中MAC实体特有的功能: 逻辑信道优先级控制 调度信息报告,TD-LTE MAC架构,28,2011-9-30,LTE MAC信道,29,2011-9-30,控制信道 BCCH:广播控制信道,传输广播的系统控制信息(D) PCCH:寻呼控制信道,传输寻呼信息和系统信息改变通知消息(D) 当网络侧没有终端所在小区信息时,使用该信道寻

12、呼终端 CCCH:公共控制信道,当终端和网络间没有RRC连接的时候,终端级别控制信息的传输使用该信道(D & U) DCCH:专用控制信道,用于终端和网络间存在RRC连接的时候专用控制信息的传输(D & U) MCCH:多播控制信道,用于UE接收MBMS业务时的控制信令使用(MP, D) 传输信道 DTCH:专用业务信道,针对单个用户的点到点的业务传输信道(D & U) MTCH:多播业务信道,用于UE接收MBMS业务时的传输信道(MP, D),目录,概述 网络架构 空中接口 MAC层介绍 物理层技术 物理层过程,30,2013-5-20,Resource Block 频率上连续的12个子载波

13、, 时域上对应1个时隙。这是LTE里调度的最小单元。 Resource Element RB内各个时频单元,以(k,l)来表征,k为子载波,l为OFDM符号。 Resource Element Group 4个RE为一组,用于表征下行控制信道映射、交织等操作,31,2011-9-30,LTE 物理单元,LTE 多址技术 (1/3),传统FDM/FDMA技术 频分复用,将较宽的频带分成若干较窄的子载波进行并行发送 缺点:需要大量的独立的调制/解调器;频谱效率低 OFDM技术基本原理 利用IFFT/FFT实现了调制/解调的功能 通过实现子载波正交解决了频谱效率低的问题,32,2011-9-30,L

14、TE 多址技术 (2/3),下行多址方式 OFDMA OFDM技术优势 频谱效率高 带宽扩展性强 抗多径衰落:OFDM将宽带传输转化为很多子载波上的窄带传输,每个子载波上的信道可看作平坦衰落信道 频域调度和自适应:OFDM的子载波可灵活调度和分配;且根据不同频带特性自适应选择不同的调制编码方式 实现MIMO技术较简单 OFDM技术缺点 PAPR(峰均功率比)问题:OFDM将很多子载波的信号叠加在一起,当信号相位相同时,会引起很高的峰值功率 时间和频率同步问题,33,2011-9-30,LTE 多址技术 (3/3),上行多址方式 SC-FDMA 具有单载波特性,峰均功率比(PAPR)较低,降低了

15、对终端线性功放的需求 带宽灵活分配 可大量重用LTE下行技术,34,2011-9-30,LTE MIMO (1/6),MIMO多入多出: 提高信道容量及频谱利用率 利用多天线来抑制信道衰落,35,2011-9-30,传输分集 (Transmit Diversity, TD) 主要原理就是利用空间信道的弱相关性,结合时间/频率上的选择性,为信号的传递提供更多副本,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从而改善接收信号的信噪比。 空间复用 (Spatial Multiplexing, SM) 也是利用空间信道的弱相关性,其主要原理是在多个相互独立的空间信道上传递不同的数据流,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峰值速率。但其性能却

16、很大程度受到天线空间相关性的影响,随着天线相关性的增大,性能有很大程度地恶化。 波束赋形 (Beamforming, BF) 一种应用于小间距天线阵列的多天线传输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空间信道强相关性,利用波的干涉原理产生强方向性的辐射图,使得辐射方向图的主瓣自适应地指向用户来波方向,从而提高信噪比,提高系统容量或覆盖范围。,SFBC - 空频编码 在相邻子载波上传输相互正交的符号 接收端利用正交性恢复信号,36,2011-9-30,LTE MIMO (2/6),CDD - 循环延时分集 目的:得到多径分集或频率分集 方法:人为制造信道的频率选择性 实现:对不同天线的同一频域符号乘以不同的相位偏移,37,2011-9-30,LTE MIMO (3/6),Beamforming 波束赋形 原理:利用空间信道强相关性对发送信号进行加权,使辐射方向图对准用户来波方向 只有相位加权,没有幅度加权 加权值由用户的位置决定,与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